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馬總統 請萬勿死守法律-再論重整政府防災組織體系
2009/09/17 17:01:53瀏覽984|回應3|推薦1

馬總統「囿於法律」思維 恐不符人民期待

  由於「八八水災」勘災與救災的一團混亂,不但將政府防災救難的老問題完全暴露,甚至因已釀成政治風暴,讓馬政府折損了一整個內閣!

  但是,從馬總統對政府與民間所提的重整政府防災體系建議,仍停留在「《災害防救法》已大體完備」與「從現行運作機制做補強」等的「科長思維」,不但毫不見大破大立的作法與主張,更對許多來自地方、民間與學界的救災經驗與建議,馬總統也因對自身定見的過度堅持,讓自己所提出的回應與說明,幾已淪為誦經唸咒式的「標準答案」與「官樣文章」,恐怕除了自己以外,就算連幕僚都說服不了!

  馬總統殊不知「徒法不足以自行」?《災害防救法》就算再完備,也要因能徹底執行,才能發揮效用?「八八水災」引發讓災民怨聲載道,何嘗又不是現行運作機制已然失靈,甚至失控?至少連馬總統也要在嘉義勘災時,親自電令台北市消防局長熊光華出動救災,就代表現行機制根本已經嚴重「失序」了!

  筆者萬望馬總統,不能在囿於法律,甚至死守法律,必須跳出「科長思維」與「補破網心態」,認真思考政府與民間從實務經驗所提出的建議。

  畢竟,如果現行機制已如「海砂屋」般將傾,或似糾成一團的破魚網,那麼:該拆舊屋起新厝或花錢買新網,就請那麼做!

政府防災組織體系芻議

  新閣近日對重整政府防災組織體系,提出許多規劃與主張,如:

 副閣揆朱立倫:國軍將成立4應變隊 (聯合晚報)

 江想推「災防辦公室」(中國時報)

  而曾任職於「九二一重建委員會」的黃榮村教授,也一再呼籲:

 選舉不能阻礙國土保安 (聯合晚報)

  而筆者也曾撰文,主張將各級政府的「防災委員會」合併消防署或消防局,走向實體化(歡迎參見拙作:幾項防災救難的具體建議:法規與政府組織),即可不必再設置「防災救難署」。

  基本上,筆者依然維持拙作前文的部分看法,不過,再綜合朱副院長與江部長的主張,提出對政府防災組織體系的建議:

一.整合中央相關單位與業務,成立「行政院防災救難委員會(以下簡稱「防救會」)」

 無論是「擴大消防署業務,成為防災救難署」,還是「統合各部會,成立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筆者還是主張:將《災害防救法》所規定的「行政院防災委員會」實體化,改制為「防救會」,功能才最完整,牽動修法與組織整合最小也最快,而且,也最能達到事權統一的功效,這正與朱副院長、江部長與黃榮村教授「整合疊床架屋的行政院災防會報與災防會功能」看法完全相同。

 而且,與其只設立一個僅有協調統整功能的災害防救辦公室,還不如依黃榮村教授「成立直屬行政院的防災救難總署」的主張,由「防救會」整併內政部消防署,如此,「防救會」方能「有將又有兵」,可以迅速出動人員與機具進行救災

 「防救會」除了防範與搶救天然災害外,也應將《災害防救法》所規範的火災、爆炸、公用氣體與油料管線、輸電線路災害、礦災、空難、海難、陸上交通事故、森林火災、毒性化學物質災害等災害,一併納入管制。

  此外,由於空難、海難事故,牽涉兩岸與國際合作與協調,因此建議:「防救會」應將目前以任務編組方式設置,並代表我國與全球各國之搜救中心作為協調窗口的「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TAIPEI RCC)」納入,一併管制國際間所劃定屬於我國的搜救責任海域與空域(即台北飛航情報區-東經121°-124°,北緯21°-29°。海峽中線以西與大陸管轄區域重疊部分,除我國管轄區外,原則以通知方式協調大陸有關單位處理)所發生之災難。

 由於以上業務,涵蓋經濟部、農委會、交通部、環保署、海巡署、陸委會、國防部與外交部等機構,而且,為因應重大災害或涉外機船等事務,防救會亦需協調各相關部會(例如:有國外救援團體前來救災,或是營救海外僑民與漁民),並支援各級政府的救災工作,《災害防救法》雖明定由行政院副院長擔任政院防救會首長,但行政院副院長幾已成為「財經小內閣」負責人,也為免政出多門,影響防災救難,建議修正《災害防救法》,讓實體化的行政院防救會,由專人擔任主委。而且,建議模仿行政院經建會主委兼任政務委員之模式,由防救會主委兼任政務委員,更能統籌全國各類防災事務

 為加強「防救會」的功能,建議將以下單位,改隸「防救會」,以提升與完備防災救難:

 -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此外,藉由修訂《行政院組織法》機會,建議將以下新整合的機關,納入「防救會」:

 -「地質局」

  整合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與中央氣象局所轄的地震測報與研究部門,作為提供地震、山地滑坡(俗稱「走山」,大規模山崩)、土石流,甚至潛在火山運動等地質災變評估測報的單位

 -「災害防救研究所」

  整合依《災害防救法》規定所設置的「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會」與「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以及內政部營建署建築研究所下所轄的「防火實驗室」等防災研究機關,以充實行政院防救會的幕僚與規劃功能

 (以上連結若失效,請參閱筆者於本篇「回應」之電子剪報)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sun571008&aid=3319214

 回應文章

孫塋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副閣揆朱立倫:國軍將成立4應變隊
2009/09/25 16:31

2009/09/14/聯合晚報╱記者孔令琪/台北報導

  兼任行政院災防會主委的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今天上午視察災防會業務表示,政府規劃國軍在基隆、台中、高雄、花蓮成立四個應變隊,今後災害發生,接獲救災命令後十分鐘出發投入救災,未來包括成立災害防救署、行政院專責辦公室等整體防救災,務必確實貫徹執行,並針對救災、防災缺失痛定思痛檢討改進。

  今天簡報內容也提出未來防救災業務方向,包括常設的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專責防救災政策規劃,並指揮國家搜救指揮中心救災;辦公室在北、中、南、東區成立協調中心,負責跨縣市防救災業務協調,災害發生第一時間成立前進指揮所。

  對於未來國軍投入救災部分,依災防會構想,國軍將分別在花蓮、基隆、台中與高雄成立第一、第二即時應變隊,平時接受救災整合演練。第一應變隊人數200人,接獲救災命令後10分鐘出發;第二應變隊人數300人,接獲救災命令後3小時出發。

  朱立倫是在幕僚陪同下,視察災害防救體系運作情形,並聽取災害防救委員會副執行長、內政部消防署長黃季敏簡報。對於消防署擴大業務改稱災害防救署,以及為統合各部會成立的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等整體防救災業務推動,朱立倫表示,整體防災是政府當前施政重點,務必確實貫徹執行,上緊螺絲針對缺失痛定思痛檢討改進。

  朱立倫表示,成立災害防救署是政府既定方向,也是世界趨勢,以符合民眾的需求;至於行政院下成立專責災害防救辦公室,將由政務委員兼任。


孫塋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江想推「災防辦公室」
2009/09/25 16:29

2009-09-17-中國時報-羅暐智、江慧真、曾薏蘋、陳洛薇/專訪

  救災與重建工作是吳內閣的首要任務,新任內政部長江宜樺昨日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協調、指揮、監督機制一定要提升到行政院層級,「災防最大漏洞就是沒有參謀本部」,他構想成立一個「災防辦公室」,進行所有幕僚作業。

  此外,江宜樺也透露,目前行政院正設計一個機制,讓在第一線進行防災工作的縣市長可以跳過國防部,擁有一定的救災兵力指揮權,救災時兵力由縣市首長直接動員,近期會與國防部長高華柱洽談。

  馬英九總統昨日與總統府資政座談時表示,內政部正在從組織面與運作面檢討災害防救體系,政府刻正評估四十三個村落是否能夠繼續居住或需要遷村,結果很快就會出來;他也希望立法院本會期審議通過國土計畫法草案。

  江宜樺昨日表示,現行的災防會報與災防會是「疊床架屋」、指揮系統呈現「多頭馬車」,他構想將災防會報與災防會整併為一,將「災防辦公室」定位在行政院長之下、各部會之上的跨部會幕僚單位。

  不過,災防辦公室的構想,馬總統尚未點頭。馬總統昨日再度找江宜樺討論此事,希望能否不要成立辦公室,從現行運作機制做補強,但江認為,不成立辦公室無法擁有專責人力,他會再跟馬總統溝通。

  江宜樺昨日接受本報專訪,談到救災體制時直言:「災防會報與委員會就是疊床架屋,哪有院長主持一層,副院長又主持一層?這體制根本不合理,不曉得當初為何這樣定?」

  江宜樺表示,災防會報與災防會都是空的,沒有常設幕僚機關,除了準備資料外,更重要的是督促各縣市與各機關的災救計畫的可行性,目前缺乏一個機制去盯,現行由消防署來做,位階太低、做不到,且經過這幾次天災看來,根本禁不起考驗。

  江宜樺說,設立災防辦公室後,會有專責人力進駐,未來遇到災害,行政院長可視災害狀況指派副院長或部長擔任指揮官,災防辦公室就是幕僚單位,直接提供專業意見,讓指揮體係單一化,避免像現在發生重複作業的情形,「幕僚單位不知要跟誰報告,這要改過來!」


孫塋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黃榮村:選舉不能阻礙國土保安
2009/09/25 16:26

2009.09.16.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十年來,台灣歷經921、桃芝風災、七二水災、八八水災,但幾次次大災難過後,國土保安、河流整治似乎又回到原點,災難一再重演。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直言,不能再讓選舉、現實阻礙國土保安,讓天災成為「台灣的宿命」。

  黃榮村從921災後重建思考剛起步的八八水災重建,認為後續的重建工作並不簡單。尤其是遷村、國土保安、河流整治等,因為牽涉災民生計之所在,阻力更大。

  他坦言,921大地震後,當時同樣也面臨國土保安、復育和遷村問題,但重建只要一碰到現實的災民生計和選舉,往往就「卡住」、走不下去。

  比較十年前後兩次大災難,他希望這次的災後重建能有所改變,趁著大家記憶猶新盡快推動,不能再讓類似災難一再重演,成為台灣的宿命。

  他引用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話:「經驗與歷史教導我們:人們與政府從來不曾從歷史學到任何東西…」,提醒台灣社會不要遺忘在921、桃芝、七二和八八水災學到的經驗。否則這句話就像「黑格爾魔咒」般考驗台灣社會。只要不遺忘,「歷史從沒有放棄過不想遺忘的人」。

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921即將屆滿十周年,這場造成2500多人死亡及失蹤的百年大地震,是絕大多數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在921十周年前夕,前921重建委員會執行長、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出書,主張政府應該成立獨立的災害防救總署。

  他強調,災害防救總署的層級,必須是類似環保署、衛生署的獨立署,並納入行政院組織法修訂,未來才能「成事」。也建議行政院八八水災重建委員會,執行長應該由政務委員「全時兼任」。因為未來三年的重建期,事務會非常繁雜,所有921重建碰到的問題,八八水災都會再面臨,執行長必須「全時兼任」才能在三年內完成重建。

  黃榮村說,921大地震隔年,他以行政院政務委員,出任921 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執行長。長達兩年,他幾乎是「周一到周日都在南投」,因為921大地震災區跨越好幾個縣市,除了協調受災縣市,也要協調指揮相關部會重建事宜。

  他認為,八八水災和921大地震的重建工作,有很多類似之處可以借鏡。因為八八水災災區,也跨越好幾個縣市,兩者也都面臨嚴重的國土保安和遷村問題。

  八八水災發生後,馬總統決定不發布緊急命令。黃榮村認為,災防法已經可以涵蓋緊急命令功能,但未來的安置重建一定要好好發揮災防法精神。

  他表示,八八水災的受災民眾,大多是弱勢災民,且受害面積廣闊,大部分在山地和流域等亟需國土保安的地區,未來的重建勢必很困難,重建委員會一定要盡早做好規畫。

  黃榮村提醒,大水和土石流都是盲目的,想流哪裡就流哪裡,而且一定選阻力最小的地方,「就是那些根本不應住人的地方」。

  目前災民、政府、慈善團體對遷村仍有很大歧見。他建議,遷村一定要給予較大誘因,讓災民足以維持生計,才有可行性。而且「要趁著大災變現場還很鮮明的時候來做,說不定還有難得的成功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