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28 01:48:41瀏覽675|回應0|推薦2 | |
1926年5月初,應湖南軍閥唐生智的請求,李宗仁派第七軍鐘祖培旅入湘助戰,抗擊直系軍閥吳佩孚的進攻,由此打響北伐第一槍。而李宗仁敏銳的察覺這是國民政府出師北伐,統一中國的大好時機。
1、策動北伐 5月11日,為策動北伐,李宗仁至廣州黃埔軍校拜訪蔣介石,這是蔣、李二人生平首次晤面,此時蔣40歲,李36歲。雙方徹談至深夜,蔣表示贊同北伐,但認為此際時機尚不成熟。此次晤面蔣對李的評價是:幼稚、衝動、執著。李對蔣的評價是:嚴肅、內斂、有狠勁,不易共事;李對於黃埔軍校的評價是:井然有序、革命空氣濃厚、軍事教育學期太短,而以政治鼓動宣傳為主。 而對於共產黨不贊同北伐的原因,李宗仁從善惡兩個角度分析: 善意的:屆時國民革命軍總兵力只有10萬人,而國內各路大小軍閥總兵力達140餘萬,所以國民政府應該休養生息,待實力壯大後再行北伐。 惡意的:彼時共產黨勢力尚小,尚不足以摧毀國民黨;而國民黨北伐一旦成功,必然實力大張,屆時共產黨欲求推翻國民黨就更加困難。 在第四軍軍長李濟深的竭力支持下,及各界社會團體的熱烈響應下,李宗仁的奔走呼籲終於大功告成,1926年6月5日,國民政府正式宣言北伐,並任命蔣介石為北伐軍總司令。 2、出師北伐 為團結李宗仁部隊,蔣介石逾格任命原第7軍參謀長白崇禧為北伐軍代總參謀長兼東路軍前敵總指揮,此舉使得其親信第一軍代軍長何應欽的指揮權實際被架空。 北伐出師後,李宗仁率第七軍四個旅12個團兩萬餘人參加北伐,其餘8個團由黃紹紘指揮,留守廣西。而李宗仁堅持不允許政治部主任共產黨員黃日葵跟隨其北伐,甚至為此不惜與中央黨部及國民政府翻臉,最終北伐軍總司令部出面協調,改任政治面貌一貫反共的麥煥章擔任北伐第七軍政治部主任,而黃日葵則作為留守第七軍的政治部主任。 李宗仁的妻子郭德潔女士則組織了「廣西女子學生北伐工作隊」數百人一同北上,也算開革命風氣之先例。 3、光復湖南 第七軍與第四軍、第八軍作為北伐主力,經過衡陽、長沙、汨羅江、汀泗橋、賀勝橋連番血戰後,擊潰直系吳佩孚20萬大軍,於8月31日晚攻抵武昌。而在賀勝橋之役中,第七軍夏威、胡宗鐸、鐘祖培、李明瑞等旅幾至瘋狂,竟向北洋軍機槍聲最密集處衝鋒,終將敵軍抵抗意志完全粉碎,吳佩孚雖組織大刀隊將退卻的官佐數十人砍頭示眾,亦無法阻止前線的潰敗。 注:1)北伐出師后,第四軍軍長李濟深改任廣東留守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由副軍長陳可鈺率陳銘樞第十師、張發奎第十二師參加北伐,陳濟棠第十一師留守廣東。 2)唐生智附義后,其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 8月9日晚,白崇禧與李宗仁曾在衡陽晤面,李詢問白與蔣共事的觀感,白談兩條: 1、第一軍的軍需補給優於其他軍,白認為有失公允; 2、黃埔軍校畢業的軍官見到蔣,都稱「校長」,而不是蔣總司令,白崇禧覺得很看不慣,而蔣對此卻很樂意。 4、蔣、李義結金蘭 1926年8月中旬,蔣提出要與李金蘭換帖,結為異姓兄弟。在蔣的角度,認為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皆大才,第7軍乃精銳之師,與李結拜後,可將其收為己用。在李的角度,覺得李、黃、白三人從未結拜,仍能精誠團結,可見結拜只是形式;李又擔心結拜後,蔣要求其效忠於他個人,而不是國民政府;但若不同意結義,與蔣之間礙難收場,最終蔣、李二人金蘭換帖,義結兄弟。 今天的國民黨及海峽對岸的共產黨皆稱李宗仁、白崇禧為軍閥,台灣國民黨甚至稱李為「叛逆」。而在唐繼堯大舉東下之際,李宗仁無疑和軍閥勢力合作,獲利更大,掣肘更少,彼時廣東全部國軍亦不過七、八萬人,其中除蔣介石第一軍、李濟深第四軍較具戰力,其他各軍皆戰力低下,李宗仁若和唐繼堯、陳炯明等合流,國民政府必將覆滅無疑。然李宗仁毅然拒絕與唐合作,以兩萬余孤軍與唐繼堯、沈鴻英近十萬大軍捨命血戰;蔣介石東征陳炯明之際,李又全師入粵平叛。次年,首倡北伐,奔走呼號,克成國民革命之大業。 平心而論,在出師北伐之初,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等絕非軍閥,而是忠誠于孫文的三民主義理想,為國民革命之成功勇於犧牲的青年將領。 5、武昌、南昌攻堅戰 1926年9月5日,蔣介石親臨前線,指揮武昌攻城戰,李宗仁對於蔣在槍林彈雨中態度從容,具主帥之風深有好感;而對蔣不察敵情,不顧現實,嚴命限期克城之舉很不以為然。10月12日,蔣又親臨前線,指揮南昌攻城戰,結果重蹈覆轍。 這兩次戰役,蔣給李留下了軍事才幹最多相當於師長的不良印象,與北伐軍總司令應具備的才華相去甚遠。 6、江西光復 1926年9月10日,蔣介石命令第七軍進軍江西,對新直系軍閥孫傳芳作戰。歷經箬溪、德安、王家鋪、九仙嶺四場血戰,第七軍擊破孫傳芳的10余萬主力部隊,為國民政府光復江西奠定了基礎。 11月上旬,江西光復後,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獲得蔣介石之通電嘉勉與重獎,被國民政府及民間宣傳稱為「鋼軍」。 第七軍「江西之戰」主要戰果: 「箬溪之役」全殲孫傳芳三大主力中的謝鴻勳第四師2萬人,擊斃謝鴻勳; 「德安之役」擊潰包括孫傳芳三大主力之首的盧香亭第二師在內共3萬餘人; 「王家鋪之役」擊潰敵第五方面軍陳調元部3萬餘人; 「九仙嶺之役」擊潰盧香亭、上官雲相、李俊義等部3萬人,俘虜敵旅長楊賡和、崔景貴。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