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27 00:33:09瀏覽972|回應0|推薦2 | |
若評說誰是國軍最卓越的統帥,筆者以為當屬李宗仁、白崇禧,又如後起之秀之孫立人。只可惜,國軍本身戰略型將帥本就不多,難得幾位,均不能見容於蔣介石。而這幾位中最具才華的無疑是新桂系領袖、國民政府代總統李宗仁。
李宗仁1908-1913年先後就讀于廣西陸軍小學、陸軍速成學堂,1913-1914年任廣西將校講習所中尉教官,1916年在護國軍林虎第六軍任排長,因作戰英勇,5年後升至統領(相當於團長)。 1922年初,因舊桂系在第二次粵桂戰爭中被陳炯明擊敗,李宗仁不願隨上司開赴廣東,自率所部千餘人進入廣西六萬大山,更主動聯絡其陸小同窗黃紹竑、白崇禧效力麾下,不久兵力增至3000餘人,自立旗號為「廣西自治軍第二路總司令」,時年李31歲。 其後李宗仁部控制了玉林、容縣等7縣市,嚴加整飭軍紀;為提高部隊戰鬥力,開辦玉林幹部教練所訓練連排級軍官,成立士官教導大隊訓練軍士長及上等兵,這些措施為其後新桂系軍隊之戰鬥力奠定基礎。 為了嚴正軍紀,杜絕部隊擾民,李宗仁曾將其同鄉士兵因涉嫌偷盜民財而槍決;更出售步槍一百支,子彈兩萬發以換取軍餉。在當時,不壓榨百姓,而以賣槍的方式籌餉是極其難能可貴的。 1、投奔革命 1923年6月,白崇禧在廣州拜訪孫文,在孫文支持下,黃紹竑以「廣西討賊軍總指揮」的名義攻克桂東重鎮梧州;同年10月,李、黃、白宣誓加入正在實行聯俄容共、改組中的中國國民黨,其部隊改名為「廣西定桂討賊聯軍」,自此,李宗仁等在政治上宣示與舊桂系決裂。1924年初,孫中山委任李宗仁為廣西綏靖督辦,黃紹竑為綏靖會辦,白崇禧為聯軍參謀長。 2、統一廣西 時廣西境內舊桂系軍閥勢力主要有陸榮廷、沈鴻英各有2萬餘人,陸雲高、劉日福、蒙仁潛、陸福祥等各有兵力3-6千人不等,李宗仁部兵力共有6千餘人。 1924年5月23日,李宗仁發表「統一廣西宣言」:多少年來全國同胞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外有帝國主義壓迫,內有軍閥混戰。救國族於危亡,我輩青年革命軍人責無旁貸。我袍澤當上下一心、矢勤矢勇,以救國救民為職志。復興國族,當自統一廣西始。革命大業,肇基於此。本人不揣德薄,願率諸君共赴之。 李宗仁部首先西上,將陸雲高部六千之眾一鼓蕩平;隨後,李以「合纵连横」的策略,至次年4月將陸、沈等舊桂系軍閥悉數消滅,統一廣西。 3、拒唐之戰 1925年1月,就在李宗仁與省內最後一個勁敵沈鴻英決戰之際,孫中山先生在北京病危。滇系軍閥唐繼堯遂與兩廣軍閥陳炯明、沈鴻英、鄧本殷、劉震寰等聯絡,企圖揮師東下,一舉推翻廣州國民政府。時唐繼堯為李宗仁開出上中下三策:上策與唐合作共同打倒國民黨;中策接受700萬銀元的借道費,為滇軍讓路;下策與唐為敵。時桂北沈鴻英部有兵力2萬人,滇軍則有十萬之眾,而李宗仁部僅有2萬餘人。 而李宗仁毅然選擇了拒絕與唐合作。李、黃、白隨即決定只留少許兵力留在省會南寧牽制即將來犯的滇軍,主力北上與沈鴻英決戰。2月23日,李部攻克桂林,擊潰沈鴻英主力;同日,省會南寧亦被滇軍佔領,東下滇軍由唐繼虞、龍雲、胡若愚率領,兵分三路,總兵力近7萬人。 李宗仁在消灭沈鸿英部两万之敌后,自桂林星夜兼程南下,1925年2月至7月,歷經昆侖關、柳州、沙埔、南寧諸役,新桂系終將三路滇軍悉數擊潰,由名將蔡鍔一手訓練、裝備精良之滇軍系統自此一蹶不振。 統一廣西與拒唐諸役,新桂系無一役不是以少勝多,然所向披靡,無堅不摧,充分展示了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的卓越指揮才能。 4、加入國民革命軍 新桂系統一廣西後,擁戴廣州國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1925年10月,國民政府二次東征陳炯明之際,熊克武、鄧本殷、林俊廷、申葆藩等見廣州空虛,遂趁機叛變,組織3萬多叛軍圍攻廣州,國民政府檄調李宗仁部出師解圍,激戰至12月7日,終將各路叛軍消滅。同時,蔣介石之東征軍亦告大捷,陳炯明部完全覆滅。 1926年3月,李宗仁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李宗仁任軍長,黃紹竑任黨代表,白崇禧任參謀長,全軍4萬餘人。當時國民政府下轄七個軍,除第七軍外,其他六個軍之黨代表一職均由共產黨員擔任。 5、李宗仁與中共 李宗仁拒絕國民黨廣西省黨部由左倾的黨中央主建,令廣州政府被迫同意由李宗仁、黃紹竑擔任省黨部正、副主任委員;但作為妥協,李亦接受國民政府派遣共產黨員梁六度、周錫桓、陳立亞等人擔任省黨部常務委員(後在四一二清黨期間,此三人被處決)。共產黨員黃日葵則出任第七軍政治部主任,馬邁耶夫出任俄國軍事顧問,北伐開始後,此二人在李宗仁、黃紹竑打壓下無法正常工作,先後返回廣州。 而蔣介石在廣州先後發動中山艦事變、整理黨務案,逮捕俄國顧問等,李宗仁得悉后深表欽佩。不過,李宗仁也派出一些幹部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