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3/28 23:36:58瀏覽1280|回應0|推薦0 | |
張莘夫遇害案後,蘇聯改變了不支持中共武力推翻國民政府的政策,轉而向中共大力提供軍火援助。 自1946年3月上旬開始,蘇軍突然開始大規模撤軍,將佔領區移交給中共,東北局勢驟然惡化。國民政府被迫自上海增調陳明仁第71軍開赴東北。 蘇軍撤退之前,將東北的廠礦物資洗劫一空,其匪軍在民間大肆搶劫、強姦,無惡不作,其罪行較之日寇尤甚;中共哈爾濱衛戍司令、林彪的愛將盧冬生亦遭遇蘇軍搶劫,被老大哥一槍擊斃。 為制止東北戰事擴大,力爭和平建國,中國社會各界強烈呼籲國共兩黨在東北停戰。迫於輿論的壓力,3月27日,國共兩黨簽訂《東北停戰協定》。一時間,人民奔相走告,歡慶和平之來臨。 4月14日下午,共軍突襲長春,和平的曙光瞬間化為泡影。國民政府宣佈自北越增調曾澤生第60軍、盧浚泉第93軍開赴東北。 此時,杜聿明因嚴重胃潰瘍于北平治療,東北戰事由鄭洞國代理。鄭洞國命令新一軍、第71軍北上進攻四平,第52軍進攻本溪,保障瀋陽之安全;令新六軍警備瀋陽,第13軍警備北寧線。 戰至4月下旬,四平、本溪兩個戰場均陷於膠著,蔣介石急令杜聿明至瀋陽親自指揮。 時第60軍抵達東北,杜聿明遂令第60軍接管瀋陽防務,令新六軍南下與52軍合攻本溪; 5月3日,國軍攻克本溪。 此時,第93軍亦開抵東北,杜聿明遂令93軍接管瀋陽防務,並保障瀋陽至四平之交通線;令60軍南下與52軍繼續掃蕩遼南;令新六軍北上參加四平街會戰。 5月5日,國民政府舉行還都南京大典。(各部院實際已於3月前全部遷返南京) 新一軍軍長孫立人早在1942年第一次入緬,便與杜聿明發生很大衝突;因此,當1946年1月底決定將新一軍自廣州調往東北後,蔣介石便解除了孫立人部隊長的職務,令其赴美參加聯合國軍事會議(中國代表團團長為何應欽);但無論是梁華盛還是鄭洞國,都無法讓新一軍煥發鬥志,因為軍官們明白,打得越好,孫立人越回不來。 5月10日,蔣介石終於電召孫立人回國指揮新一軍;孫在南京、瀋陽先後拜謁蔣介石、陳誠、杜聿明後,於18日抵達四平前線;國防部長白崇禧亦於17日抵四平。 5月18日下午,廖耀湘新六軍攻佔四平制高點塔子山;稍後,第71軍攻佔梨樹,已逼近林彪指揮部。當晚,林彪下令全軍撤離四平。 攻佔四平後,蔣介石令杜聿明在公主嶺停止北進;林彪在得到北滿增援後,亦準備糾結二十餘萬眾在公主嶺重組防線,再與國軍決戰。無奈孫立人新一軍追擊神速,林彪只得再退往長春。不料,其作戰科長王繼芳卻脫隊向國軍投誠。 白崇禧、杜聿明親自訊問王繼芳,獲悉共軍士氣渙散、草木皆兵,逃兵甚多,王繼芳並提供了共軍長春防衛全盤部署情況。白崇禧當機立斷,命各軍放棄休整,兵分三路,向長春作扇形攻擊,白氏並訓示各部隊須“窮追猛打”。 5月23日,新一軍率先沖入長春; 5月28日,林彪竄往松花江北岸; 5月29日,新一軍攻佔松花江南岸重鎮--德惠; 5月30日,第60軍184師師長潘朔端率部於遼西海城投共; 5月30日,孫立人率新一軍北渡松花江,當晚攻佔扶余,向哈爾濱前進; 6月1日,林彪、黃克誠聯電毛澤東,請求允許放棄哈爾濱、齊齊哈爾,撤往大興安嶺進行遊擊作戰; 6月3日,毛澤東同意東北共軍撤往中蘇邊境; 6月6日,新一軍攻佔雙城,前鋒距哈爾濱僅30公里; 6月6日晚,在馬歇爾的巨大壓力下,蔣介石下達「六月停戰令」; 6月7日,新一軍撤回松花江南岸。 此後,國民革命軍再也未能踏上松花江北岸。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