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14 00:05:38瀏覽480|回應0|推薦15 | |
四草這個地名聽起來就很親切. 我父親唸台語時聽起來很像 “ 四嫂 “. 問他也說不出為什麼會這樣唸… 在 17世紀大航海時代, 從鹿耳門往南到二仁溪口的這段台南海濱, 是一大片潟湖 (內海). 現在台南市的安南區, 安平區, 在那個時期其實是內海. 而在內海的外側, 羅列著一連串的沙洲. 這些沙洲, 提供了當初漢人漁民( 捕烏魚 ), 漢人和日本海賊, 以及後來歐爭殖民主義的落腳處. 這些外來文化和族群, 就跟現在四草湖 ( 鹽水溪口 ) 的候鳥一樣, 季節性的在沙洲上來來去去. 很少人會想往內陸發展, 因為內陸居住一群現在還原為西拉雅族的原住民. 這些原住民, 由於文化和對生死觀念的差異, 被視為以獵殺人頭為樂, 無可理喻的蠻族, 番人. 我們很難想像, 這個方圓不到 我相信這些故事, 在文化和種族的均質化下, 大概再也不會出現. 那些冒險犯難的開拓精神, 也許在今天舒適功利的生活習慣沖刷下, 只剩一些嚮往和憑弔… 四草, 原來是台江內海北邊的一個沙洲, 叫北汕尾. 荷蘭人在這裏建堡, 以保護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得以安全開進大員(現安平). 荷蘭人在明朝清朝鎖國主義下, 藉由這個據點將中國貨物轉運到西歐. 而這個據點, 曾經是東印度公司在亞洲交易量的冠軍. 也在這個龐大利益的驅使下, 這些荷蘭商人, 建造龐大的艦隊, 以剝削的方式招募船員, 不斷的航向東方. 船隻由阿姆斯特丹的港口出發, 往南行駛過整的非洲西岸, 繞過好望角, 再往南來到信風帶, 然後在地球上最孤寂的海域行駛數個月之後, 到爪哇島和澳洲沿岸, 才往北折進東南亞海域. 在完全憑藉風力驅動風帆前進的那個年代, 這趟 三百年後, 繁華落盡, 如今, 荷蘭人的堡只剩下竹筏港泥灘上的一個標示牌. 而當年荷蘭艦隊和鄭福松(成功) 的戎克船大對決的轟烈場面, 也只剩大眾廟後方的荷蘭人骨骸塚. 大眾廟原是一個祭拜葬身台江海域船員和商人的小廟. 康熙年間, 朱一貴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清朝後援艦隊開進鹿耳門時, 府城人陳酉為之嚮導. 這個陳酉在事件平息後, 陸續被重用而最終被拔擢為提督 (省級正規軍的最高指揮). 這對原本一個拉牛車送貨的小子而言, 當然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然而人怕出名, 陳酉隨後被誣陷, 心有不平而投海自盡. 其軀體被海浪沖到大眾廟附近, 據說是挺立不倒. 後來皇帝諡封為鎮海大元帥, 成為大眾廟主神至今. 至於朱一貴是什麼人? 他原本是現在高雄內門鄉的一個養鴨戶. 西元1721年時, 由於不滿清朝官員的貪腐, 聚眾攻打官府. 可能當時也沒想到, 這些農民用鐮刀鋤頭和竹棒, 竟然將清軍打得落荒而逃. 於是朱一貴領導的雜牌農軍士氣大振, 在幾天內就攻陷府城, 全台響應者逾 30萬 (當時台灣只有百萬漢人), 而清朝官員紛紛攜家帶眷走避澎湖. 朱在府城建國大明, 登基為王, 年號永和. 只是這個王朝馬上就發生內鬨. 朱一貴與共同起義的下淡水(屏東)粵人 而在同時, 清朝的後援部隊也在鹿耳門登陸. 府城空虛, 朱軍兩頭作戰, 很快的, 剛成立的「大明王朝」就被消滅 . 朱一貴本人逃到台南鄉下, 被鄉民縛繳清軍, 結束不到60天的反清事件. 然後呢? 起兵作亂者, 包括朱, 杜等人當然被逮回北京問斬. 逃亡的「腐敗」官員也遭同樣命運. 而下淡水的居民組的自衛隊, 慢慢衍生成南部客家人的重要民間軍事組織「六堆」. 這個組織, 在後來乾隆時期閩人(又是閩人)林爽文事件 (更精采的故事) 中也扮演重要的平亂支援. 乾隆因此而頒匾. 然後呢? 很有趣的是, 在台灣的閩南人(老實說, 我不知道該用什麼名稱, 反正你知道我在說啥 ) 和客家人看這些 “叛變” 事件, 就有不同的角度. 特別是有一些比較激進的團體, 把這些事件稱為 ”對抗中國的聖戰”. 而客家人則稱因為平亂而折損的人員 “義民”….
也許我不應該再寫下去, 歷史正在進行中. 很多試圖還原的故事根本就不必想得到結果. 因為每個人心中各有定數. 我在安平古堡, 不只一次聽到有人說那個三角塔根本就不是古蹟…旁邊那道磚牆只剩一點點, 有啥好看的? 熱得要命, 去喝冬瓜茶去 ~ ~ ~ 是啊...有啥好看的? 重點是, 那些破城牆, 爛瓦片, 乃至於那些死人骨頭, 是很難要求它們美觀的. 那只是一把鑰匙. 它讓你可以開啟自己心中那扇隨意門, 穿過悠悠的時空, 瞬間回到那個年代, 去和那些傳奇的人物一起探險. 同時, 也用你的心, 去體驗他們的歡喜與悲愁...這才是有趣而值得玩味的~~ |
|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