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26 17:33:29瀏覽4150|回應0|推薦0 | |
過去聽到「紋身」,人們直覺想到臂膀、胸膛上「龍盤虎踞」的兄弟,大面積的刺青一向是代表江湖的識別標示、「別惹我」的惡霸氣息;但近年提到紋身,有人開始想到明星手腳上小巧的動物、宗教圖騰,展場Show Girl身上如飾品般的美麗圖案,或是電影《賽德克‧巴萊》裡勇士們剽悍又精緻的紋面圖形。 紋身從負面形象轉型,變成流行時尚的一環,可說是西門町紋身大街創辦人李耀鳴Kevin一手促成。Kevin今年40歲,自眷村長大、海專畢業,退伍之後他做過布行業務、送報紙和送貨員,難以忘記從小喜歡畫畫的樂趣,看到西門町都是人潮,24歲決定在西門町獅子林商業大樓創業,擺攤幫人做人體彩繪。當時以特種行業的客戶為主,超過六成的人都問「有沒有真的刺青?」他相信這種結合身體線條、手繪美感的藝術有一定的市場,「西門町人這麼多,怎麼看都是機會!」1999年他正式承租漢中街五十巷的店面、引進紋身技術和設備,兩腳都踩進了刺青領域。 雖然美術天分是自家裡一脈相承,Kevin從小就和姐姐學畫,和美容師媽媽學美甲、美髮,但在民風保守的年代選擇做江湖味十足的人體彩繪、刺青生意,還是經歷家庭革命,「老婆打到公司才發現我辭職,一直罵。媽媽也大力反對,結果兩年沒有回家吃年夜飯!」 剛開始Kevin以豬皮做為練習,一買就是兩大桶、連冰櫃都放不下,每天刺到手痠;當時他也常被「帶出場」,像飲料買五杯就有外送服務一樣,「有唱歌的包廂湊到五個十個,我就去幫忙畫。」拼命精進技術,兩年之後收入穩定、每月約有十幾萬,Kevin和媽媽關係才緩和,老婆也來幫忙刺青生意。 最初三、四年很辛苦,因為特殊客層的關係,Kevin難免被牽扯進江湖事務、遇上兄弟刁難,前幾年花很多時間處理外務。後來他引進歐美風格、推廣祈福的宗教圖騰,每年發表新款設計,也和在西門町辦活動的廠商配合人體彩繪服務,經過媒體報導和大眾口耳相傳,紋身的「江湖氣息」降低,美學和專業層面漸受矚目。 有了藝術界、街區人潮的基本盤,Kevin覺得刺青的境界還可以更高,做了很多事情增加紋身藝術的能見度和廣度,2008年彩繪漢中街,2010、2011年辦世界紋身菁英博覽會,讓旗下刺青師參與電影《賽德克‧巴萊》拍攝等,都是使用媒體撲天蓋地的效應,將紋身觀念傳達給平常接觸不到的人群。 過去刺青界相當封閉,僅限於江湖裡互相傳承,Kevin對外招收學徒、鼓勵開店,因此有了現在的紋身街;近年Kevin爭得紋身協會、職業工會成立,將紋身師納入正常職業,讓目前全台千餘位紋身師傅享有勞健保。一路走了這麼遠,Kevin的腳步還不停歇,「接下來目標讓全台刺青店都能取得營利事業登記證,」他還想建立紋身的教育訓練、證照體系,「讓紋身真正檯面化。」 現在大家到紋身街玩可以真正放心,漢中街有Kevin自費裝的15台攝影機,大大減少治安上的憂慮;刺青師傅使用真空無菌的拋棄式針頭,衛生免煩惱。對於要刺青的顧客,紋身師傅也會花時間聊天了解,希望顧客不是衝動性刺青,對女性、上班族這些有「社會觀感」顧慮的族群,紋身師會建議先用身體彩繪的方式,待顧客回家裡、辦公室,蒐集「民意」和「上級長官」意見後,再行決定也不遲。 走過江湖、也辦過世界級的紋身藝術展覽,Kevin養出粗勇氣息、剽悍外表,身高一米八、體重一百公斤,站出來頗嚇唬人,但壯碩的外表下卻有著相當縝密的心思。Kevin讓新一代師傅有揮灑空間,底下三間刺青店、六位紋身師傅,每個月創作可達到三百幅,Kevin幾乎處於幕後,只有遇到熟客和老朋友才出馬設計。 若你來西門町漢中街五十巷,驚豔於美麗街景、享受人體彩繪的樂趣,也能安心享有紋身的神秘刺激,別忘了幕後這位壯碩、卻又細膩的藝術推手喔。 原文出自欣傳媒網站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