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父親的消息......
2013/12/15 08:11:10瀏覽319|回應0|推薦1

已經 22 個年頭過去了,以為 "父親" 這個名詞只是 "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 20131212 的公視新聞中,不經意的看到久違的父親已經失智,並住進了療養院......

憑著新聞裡的訊息,也在網路上找到了曾醫治父親失智症的大夫所寫的文章,描述了父親從開始求醫到病情轉劇的過程.....

 

~~~~~~~~~~~~~~~~~~~~~~~~~~~~~~~~~~~~~~~~ 

伯伯幾年前初次來看診的時候,理著平頭,面皮白皙鬍子刮得乾淨,如果把皺紋熨平應該相當帥氣,他下巴微微上揚,表情有些桀傲,講一口略帶鄉音的國語,劈頭一句就是:「那醫學中心讓我等兩個小時,卻只願聽我講兩分鐘!」

 

是我講了兩分鐘,問了陪他過來的太太,一位薄施胭脂氣質優雅的老婦人,大略知道伯伯記性衰退,應該是輕度失智之後,回了他一句:「好,伯伯,現在開始我聽您講兩個小時。」

 

伯伯當然沒講兩個小時,二十分鐘不到就嘴角揚起地說:「大夫,不好意思,耽擱你這麼久,後頭還有病人呢!」我很想回一句,「不行不行,您沒講完兩個小時不准走!」話到嘴邊又收了回去。 

 

就這樣,伯伯成了我的忠實病患,不再四處抱怨嫌這換那,每次約診都會如期報到,藥也願意吃。「大夫,您覺得我該吃什麼藥,就開!」充滿信任與托付的一 句。看老年門診最常見的狀況,就是老人家愛看病,說這裡痠喊那裡痛,問診半天,領了藥吃沒幾次就扔到一邊,怕傷肝傷腎就是不怕醫生傷心。 

 

「大夫啊,I feel gloomy(我覺得陰鬱),reasoning power(思考能力)不行了。」伯伯從看診初期就經常提起這句話。失智合併憂鬱,該用的藥我都用了,但伯伯依舊開朗不起來,沒辦法接受認知功能下降 的事實。這也難怪,他以前是報社主筆,很會寫文章,如今連要把報紙看完都有些吃力。 

 

伯伯本來就脾氣不好,失智又憂鬱以後,經常對太太大小聲,記性差找不到個人物品就發火,剛吃過藥又要再吃,被太太勸阻又是一陣吼罵。 

 

「唉~,大夫,能不能再調藥?我看他沒垮我先垮了。」太太有時在背後這樣跟我請求。 

 

幾年下來,我看到太太由怨懟不耐,轉而接受,而照顧伯伯久了。隨著病情進展,伯伯已經沒辦法寫字,甚至口語表達都顯得內容貧乏,跟他聊現在總統是誰?對他有什麼看法?當年擎大筆寫社論的他,只輕蔑地哼了一聲,支支吾吾講不出個所以然。於是有一次太太帶了兩本伯伯的文章合輯來,提供我交談的素材。 

 

「伯伯,巴金最有名的著作是哪幾本?」我問。伯伯說他小時候見過巴金,那位中國著名小說家就住在他家附近,我難辨真偽—也無須分辨,失智長者認定為真便為真,硬要灌輸現實只會引發不必要的衝突。 

 

I feel gloomy!」兩三年下來,伯伯依舊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但更陰鬱的應該是太太。有一次太太有日本朋友來家裡拜訪,講沒兩句話就被伯伯把人轟了出 去,直嚷著:「日本鬼子,滾蛋!」還有好幾次伯伯在家裡大發雷霆,安撫不了,太太只好找警察來幫忙。 

 

漸漸地,伯伯那張乾淨的臉龐有了鬍渣,巴金的著作串成的口訣,「家春秋霧雨電火寒夜」,也不能完整背出,臉上的傲氣不見,換成了有些渙散的眼神。 

 

I feel gloomy!」一年前 伯伯最後一次講了這句話,再來的日子裡,他走路緩慢容易跌倒,個人衛生需人打理,太太好幾次回診都問我哪邊的安養中心比較好, 她擔心自己無法再照顧下去了。可是當我費了唇舌說明機構的照顧環境與方式,她又擔心伯伯住不習慣,「一個人離家住到陌生地方也怪可憐的,算了,再說吧。」 

 

後來因為藥物改變有限,改成連續處方拿藥,三個月才回診一次,這期間裡由護理師前往家訪,關心照顧狀況。幾個禮拜前護理師跟我說,伯伯因為肺炎與小中風 住院,出院後身體虛弱無法行走,住進安養中心給人照顧了。聽到這消息,一方面為伯伯感到難過,另一方面卻也替太太鬆一口氣,她終於可以休息了。 

 

我以為從今以後,太太可以再從事她心愛的音樂工作,或者重新找回社交生活,想不到護理師跟我說,伯伯住進安養中心以後,太太每天去看他陪他,似乎不忍心丟下伯伯一個人。 

 

兩個禮拜前,太太來參加老年日間病房舉辦的家屬支持團體,座談空檔,她走過來遞給我一張紙條影本,說是整理伯伯的房間找到的,上頭寫著: 

 

老天爺!請給我至少五年的「平淡人生」,也好報答老妻的老境,沒有別的願望了。 無用的人 — 叩首 

 

太太的眼神裡全是滿足,那是我從未見過的。

~~~~~~~~~~~~~~~~~~~~~~~~~~~~~~~~~~~~~~~~~~~~~~~~~~~~~~~~~~~~

 

22年前,當父親不再與我們母子聯繫,選擇了回到他原來的家。

總以為苦的是母親跟我。

但知道了父親的近況後,卻明白地體會了人生的無常。 

在我的性格裡,隱約有著父親的影子,有些自負也有些自私,脾氣也不算好,但還好都沒我父親嚴重。 

 

若父親的故事像一面鏡子般的反映在我身上,那我比父親幸運的是:我還來得及去對身邊的人好一點~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49519001&aid=993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