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老寒的碎碎念~
2013/10/09 01:02:14瀏覽300|回應0|推薦3
很多跑實驗室的業務跟我是朋友,有年輕的,也有與我年紀相仿,或是更資深的......

這幾年,我從這些業務朋友的口中發現:生意似乎越來越不好做了!

年輕的不是頻換公司就是轉業,跟我差不多歲數的則是感嘆競爭變大了,而研究經費反而變得 "小氣" 了,其實,說得更貼切些,是環境漸漸在變了,經營生技事業的觀念也要跟上,才不會被淘汰。

舉例來說:生醫研究已經進入 "後基因體時代",很多情況跟過往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基礎耗材的利潤相對的變得更薄,甚至有些 PI 會把一些基礎實驗 "外包",理由是 "節省" 請助理人員的人事費,這相對也造成了人力市場結構的改變,生醫背景的畢業生不再是直接進入實驗室當助理,而是前往業界發展,但受限所學還是只能用在實驗室,所以跑業務的人明顯變多了,可悲的昰直接買耗材的人卻變少了。

因為腦筋動得快的廠商選擇在公司成立實驗室,這樣的實驗室並不是用來研發,而是用來包下一些 "基礎的實驗數據" 業務,一面協助客戶解決 "耗時耗工" 的實驗,二方面在這樣的服務內容下,公司的利潤比單賣耗材還要高得多。換言之,其實研究助理與博士後研究員只是從學校的實驗室跑到業界去,而實驗室主持人只要有計畫經費,把檢體交給公司,自己省去助理來來去去重新訓練的煩惱,還能行有餘力寫新的計劃。

或許只是因為觀念的轉變所造成的服務轉型,並無所謂好或不好,卻苦了單純經營的耗材商或是一人公司的個體戶了。七、八年前,我原先不解為何一堆 PI 老愛鼓勵大學生念碩班、念博班,一兩年後突然了解:原來這昰種 "詭計",因為同樣是做實驗,助理隨時能離職,研究生卻不能任意換指導教授,重點是助理的薪資也比較高。

幾年下來,這種似是而非的 "師生關係" 變成了 "惡性循環",有能力做研究的學生被不當的壓榨勞力了,逐漸對學術失望,而到了業界卻依然只能進實驗室當起類似輸送帶加工組裝的生技低階工作,否則就是選擇擁抱大眾的業務工作,但看來二者都是消磨自信心極高的工作。

說真的,為了發 PAPER 而做研究是這世上最可悲的事之一,也因為這樣讓很多念到博士的人除了寫 PAPER 外,好像啥事都不會做了!而很多 PI 會逃避討論的就是 --- 有些實驗結果既便發過 PAPER,其實不過就是偏頗的科學結果而已,根本也沒啥實際應用的可能性。

我想,以上依我的 "程度" 能看到的時弊就已經不少了,相信很多對台灣研究環境與經營感到失望的師長級人物還能說出更多,但就沒人能好好提出一套辦法來改善嗎?總不能告訴一個考上生命科學相關科系的大學新鮮人說:你未來最好能往國外的大學鑽,不然你的未來就會是在實驗室裡當技工,或是挨家挨戶去問人耗材用完了沒的業務。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49519001&aid=894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