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公教家庭的孩子嗎?」兒子周末返家,母子倆深夜促膝閒談時,他提及大學教授曾經這樣問他。
原來教授觀察到在下課鐘響後,當同學們一哄而散,他卻經常留下來關燈、關電扇和冷氣,或是幫教授擦黑板後,才和老師道別。
教授說:「我看到你在聚餐後,還用紙巾擦拭桌面上的湯湯水水,也會幫忙收拾凌亂的餐具,雖然這是餐廳的服務生該做的,但你做得很自然,你的教養真好,我很羨慕你的父母有你這樣體貼的孩子。」
聽完,我不禁讚佩這位教授可真是觀察入微啊!
教授也向兒子抱怨,他的兒子養尊處優又四體不勤,不但不幫忙家事,連吃飯也要三請四請,才心不甘情不願的離開電腦桌。「現階段我只要求他的成績保持水準,至於生活態度方面,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求多福了。」我想這位教授的無奈與無助,應該也是現代父母的心聲與辛酸吧!
兒子自小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長孫,爺爺奶奶把他捧在手掌心,外公外婆也當他是懷中寶。不過當媽媽的我,總會溫柔又堅持著:「該教的還是要教,免得將來悔不當初啊!」幸好公婆即使不以為然,也從未讓我為難。
多年來,兒子在外求學和生活一切自理,從不讓人操心。暑假打工的薪資所得也能妥善規畫運用,自己辛苦賺錢、存錢買來的電腦、衣物用品等,也非常珍惜,是個節儉樸素的好孩子。大學四年從未要求調漲生活費,每回問他需不需要匯款,他總說:「省著用,沒問題!」
最難能可貴的是,他雖然平日省吃儉用,但返家省親時,總不忘買爺爺愛吃的點心,或奶奶喜歡的日用品給老人家,他說:「爺爺都八十幾歲了,我怕現在不及時回饋,將來會後悔。」也難怪啥都不缺的老人家,笑得合不攏嘴。
印度有句諺語:「孩子小的時候,幫他們扎根;孩子大了,給他們翅膀。」教養之道無它,是一種信念、一種態度,和永不放棄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