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24 08:58:13瀏覽1977|回應0|推薦5 | |
宋時選辭世 1號張老師永遠缺席了 世界日報記者曾懿晴台北24日電(April 23, 2010 03:23 PM) 陪伴台灣走過41年的「張老師」諮商輔導,是許多人青澀歲月的共同記憶。當初一手將張老師「拉拔長大」的創辦人宋時選日前辭世,「一號張老師」從此走入歷史。 宋時選陪伴張老師從青輔會的一個小房間、一張桌子、一支電話,到現在全台同時千人在線的規模,是張老師的精神領袖。台北張老師中心總幹事王信東表示,宋時選在1969年受救國團主任蔣經國指示,引進美國的「熱線」制度成立張老師,「初創時資源極少,宋公四處奔走號召各界加入。」 1960年代國內經濟起飛,傳統社會結構逐漸瓦解,青少年問題浮上檯面。以電話為青少年從事心理諮商的服務,在當時為國內首創。 王信東說,台灣在1968年施行九年國教,過去原以為小學畢業就要進職場的青少年全數直升國中,導致青少年學業、家庭問題加劇,張老師成為陪伴青少年成長的角色之一。 王信東說,隨著台中、高雄等張老師基金會成立,各地都有張老師二號、三號、四號等,號碼會隨著志工離開而換人,長年以來卻獨缺一號張老師,「一號只有一個,就是宋時選。」 宋時選在本月18日辭世,5月8日舉辦告別式。 張老師基金會至今在全台有12個張老師中心、40條輔導專線,服務對象從青少年擴展到兒童、夫妻。張老師基金會統計,40多年來已累積超過240萬個諮商個案。 國民黨大老宋時選病逝 享年90 【文匯網訊】朝陽科技大學董事長宋時選,於十八日晚十時病逝於台北振興醫院,享年九十歲。宋是國民黨大老級人物,浙江人,曾任救國團總團部主任、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國民黨組工會主任、台灣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國策顧問」等職。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國民黨老黨工稱宋時選為「宋公」,其輩份與前「行政院長」李煥相當,並與「考試院長」關中、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前「司法院長」林洋港等相熟。宋時選擔任省黨部「主委」時,關中任職台北市黨部「主委」。 由於長期任職之故,「宋公」任職國民黨黨職時期,作風相當親民,而且會與基層搏感情,在當時威權時代,算是「稀有動物」。 因為處事原則不同於官場,以宋時選背景,其實可以呼風喚雨,而他選擇平淡;國民黨十三全時因為「作業失誤」,竟未提名宋為中委候選人,昔日黨部同志打抱不平,以及林洋港幕後運作下,以自行連署方式競選,竟以名列第二十的高票當選中委,讓人見識到這位「稀有動物」是有很多人樂於「保育」的,而這也是宋時選最後一次擔任黨職。 宋時選有次在中山北路看到一則「錦衣玉食,富貴名利,成功失敗,感覺而已。」廣告,帶給他人生很大的頓悟。 他曾對媒體說,在組工會任職時,不就是大大成功嗎?卸下組工會職務後,豈非就是失敗,但他卻認為在組工會時開不完的會,應付不盡的突發狀況,日子苦不堪言,反而離開後過的才開心。 宋時選宴客或人家請他,只要他能出意見,他堅持要吃得舒服,舒服的定義是「好吃、便宜」,所以當年任職黨部期間,全台小吃都留有他的蹤跡。 此外,有人若去黨部請求宋時選幫忙高昇,對方若「太有禮」,他的處理方式是先打開精美包裝,徹底把玩禮物,然後物歸原主,並說「你的禮物,我摸過啦,心意領了,請帶回去。」宋時選晚年專心奉獻於教育界,並信奉基督教,最後一次政治活動,是公開支持「立法院長」王金平參選黨主席。 2010-04-22 中國時報 【王健壯】 凱撒的面具-宋時選不應祇是訃聞中的一個名字 又走了一個老國民黨,一個在威權時代被視為開明派的老國民黨;但他走的隔天,祇有一家報紙寫了一則七百字左右的訃聞,其他報紙卻隻字未提,好像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這個人物。 跟他曾經扮演過的歷史角色與權力地位相比,短短一則訃聞當然是不成比例,但宋時選一向愛開玩笑,如果知道有人替他抱不平,他一定會自嘲:「死了還有人理你,很不錯了,應該好好感謝上帝才對!」 用今天的政治術語來說,宋時選曾經是炙手可熱的「太子黨」,他既是蔣經國的親戚,也是他的親信,更是蔣在救國團與國民黨的左右手;當年甚至有人稱呼他與李煥、王昇、潘振球是蔣經國身邊的「四大金剛」。 但宋時選一向是個低調的太子黨,不僅現在的人多數不知道他曾經做過什麼,即使是當代的人也很少人知道他在幕後扮演的角色。 一九七○年代保釣運動風起雲湧時,宋時選是蔣經國與大學師生的中間人,台大學生領袖跟蔣經國幾次面對面交換時局意見,就是宋時選居間促成;當時釣運未被官方全面打壓,但亦未失控而一發不可收拾,其間也有宋時選的溝通之功。 台大後來雖然發生「哲學系事件」,但在台大保釣歷史上,宋時選卻始終被定位為正面的、開明的角色;保釣大將王曉波在回顧釣運歷史時,甚至將宋時選當時扮演的角色,與保護台大學生的總教官張德溥等量齊觀。 七○年代是台灣的關鍵年代,而釣運更是關鍵年代中的關鍵,如果蔣經國、台大師生與宋時選當時沒有建立三邊溝通的模式,對這場運動的認知各異而各走極端的話,不但釣運歷史將改寫,七○年代之後的台灣史也將大不相同;宋時選雖非釣運的決策者亦非行動者,但他的中間人角色作用卻絕不能低估小覷。 宋時選搞團務如此,辦黨務亦然。他的黨務主管生涯前後八年,其中省黨部五年,組工會三年,他把救國團那套作風搬到黨部後,國民黨剛性政黨的本質雖然未變,但黨工的作風卻有很大不同。 他當省黨部主委前,縣市長並不是地方政治的老大,縣市黨部主委才是,就像中國現在一樣,書記才是真正的一把手。但宋時選卻嚴格規定黨部主委,在各種活動中絕不能再坐主位,必須退居二線。以前地方黨部都被老黨工把持,觀念落伍,作風官僚,但宋時選卻全面換血,引進許多以救國團為主的年輕幹部,現任國民黨副主席之一的林豐正,當年就被宋時選派到台南縣黨部。 宋時選辦黨務的另一個特色是,廣泛結交黨外與無黨籍人士。以台南縣為例,宋時選祇要到台南,就一定會去後壁鄉拜訪養雞大王黃崑虎,黃崑虎也會在他的黃家古厝宴客以禮待之,兩人政治理念雖然互異,但互動對話卻如多年老友,跟現在朝野政治人物互以寇讎視之截然不同。 八○年代是台灣民主轉型的初期,黨外勢力已崛起,國民黨一黨獨大的優勢也已喪失,轉型初期的政治衝突更日益增加,如果當時負責黨務的不是像宋時選那樣「軟威權」的人,國民黨極端右翼勢力很可能會更加為所欲為,而讓台灣民主轉型充滿更多負面變數。 蔣經國的「四大金剛」中,李煥與王昇雖曾權傾一時,但也曾被打入權力冷宮,不是「李換王升」,就是「李升王換」;但宋時選卻始終低調,他既不結幫立派攬權濫權,從當太子黨開始,也從未藉權斂財,當年想攀附他請他吃飯的人,都應該記得他那句「吃牛肉麵可以,吃大餐不必」的名言。 台灣現在雖然早已不是威權政體,國民黨也非當年的威權政黨,但政治人物的政治品質卻並未因民主轉型而變得更好;以今視昔,現在的人雖然不需要也不該有「威權的鄉愁」,但對於那個時代像宋時選那樣的人,就像報紙訃聞中所形容的那種「稀有動物」,卻不能不念之記之甚至學習之。 歷史對現實如果還有點意義或功能的話,就在於有些人即使變成了訃聞中的一個名字,但他的故事卻沒有變成歷史。 (作者為中國時報前社長) 宋時選處世 雞蛋也不收 【聯合報╱記者李明賢/台北報導】 2010.05.09 03:27 am 日前辭世的總統府前國策顧問宋時選,昨天舉行告別式。宋時選謙沖、平淡處世的哲學,故舊、友人緬懷不已;前國策顧問許文志更推崇「宋公」一介不取,「他是不收禮的,一籃雞蛋、一袋絲瓜都不願意拿!」 宋時選上個月辭世,享年九十歲,包括馬英九總統、考試院長關中等黨政高層昨天都親臨告別式追思致哀;追思文本寫到宋時選一生奉行不渝的價值,就是「不做大官,要做幫助別人的快樂傻瓜」。 許文志回憶說,當年多次陪「宋公」下鄉探訪,每到台南拜訪養雞大王黃崑虎,對方都送一籃雞蛋,「宋公不好拒絕,但一到斗六榮家探視,馬上又轉手送出去!」 許文志與宋時選相交數十年,深知「宋公」不收禮的個性,唯獨一次例外。他回憶,宋時選有次到他雲林台西老家作客,恰巧遇到母親正採收後院絲瓜,兩位老人家當場聊起絲瓜;隨後,母親割了一小袋絲瓜給宋時選,還笑稱「吃不完,可以送人」;孰料,「宋公」後來只留幾條,其餘全數送老人院。 「這種樸實、不收禮個性,如同經國先生翻版!」許文志記得宋時選親口提起「追隨經國先生數十年,從未送過自己什麼東西」,唯獨有一次被蔣經國叫進辦公室,給了一塊西裝布料。 宋時選當時頗感詫異,只見蔣經國緩緩開口:「今天是你五十歲生日!」讓他感動莫名。 根據許文志轉述,宋時選當時根本不記得自己的生日,何況蔣經國日理萬機;但送禮也僅這一次,「那還是國產普通布料,不是舶來品。」 宋時選昔日部屬、立院前副院長鍾榮吉也說,「宋公」一點官架子都沒有,為人謙虛、平易近人。國民黨前副秘書長高銘輝則形容這是「典型在夙昔」。 |
|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