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4月19日「仁安羌大捷」洗雪民族恥辱的重大歷史意義
2009/04/20 01:09:49瀏覽14821|回應55|推薦114

    自從日本偷襲珍珠港,同時向英、美兩國宣戰,呼應納粹德國在歐洲的攻勢後,兵力所及猶如摧枯拉朽之勢,很快地席捲亞洲、太平洋地區,進展之快如入無人之境,除中國沿海係遭封鎖外,香港、越南、菲律賓、星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英、美屬地,相繼被日本皇軍攻佔,打得西方盟國是灰頭土臉,莫敢攖其鋒。

    就連十萬餘中國遠征軍編組入緬,意圖擋住日軍攻勢,保住中國最後對外通路的計畫,也因戰況不利未如預期導致鍛羽而歸。

    正當盟軍一愁莫展、士氣低落之際,先有杜立特4月18日這天親率16架轟炸機成功轟炸日本本土的壯舉。

    同一時間在陸戰上,位於緬甸一支不滿千人的中國部隊,竟然以出敵不意之勢,迷惑日軍判斷,以寡擊眾,以弱打強,擊破日軍對英軍第一師數日來的包圍截擊,救出盟軍七千兵力與數百位眷屬、傳教士與英、美記者等。

    中國軍隊加入戰局的這一天也是4月18日,可謂與轟炸東京行動前後相輝映,又因為係盟軍在地面戰連串失敗後,第一次擊敗日軍,戳破了「皇軍不敗」的迷思,振奮了失敗主義下的士氣,所以部份始終對孫立人「有意見」的國人雖總是抱持著酸葡萄心態,把「仁安羌」當作不值一提的「小戰役」看待,然而在西方盟國眼中卻是具有重大象徵意義的一場大勝仗;這點從英、美政府所頒贈的勳章等級之高,就可獲得印證。

    撫今追昔其實「仁安羌大捷」的意義不僅僅如此而已!

其一:這是自 1842 年中國清朝政府喪權辱國簽下「中英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100年以來,中國軍隊首度在西方列強的地盤上,合力殲敵成為被圍英國軍隊與人民的拯救者,一舉改變了英國人對中國軍人高傲的態度。

其二:  此役經過二天的浴血肉搏,日軍於4月19日這天傍晚潰退,在戰場上留下一千二百具以上的屍體,而參戰的國軍也陣亡了第三營營長張琦,傷亡官兵近五百人;雖然犧牲極大,卻反轉了過去中、日兩軍對戰的傷亡比,建立了官兵打贏日寇的信心                    

所以在下認為:兩岸的中國歷史、軍史不提這段是對不起國家民族的

    這支部隊改編自緝私總隊,更早的名稱是稅警團,隨著中國遠征軍的成立,在總團長孫立人的爭取下,以一半的兵力組成「陸軍新編第三十八師」,跟著進入緬甸作戰。在孫立人將軍親臨前線指揮,打出讓英國人刮目相看戰績的是劉放吾團長所領導的第113團。

    在史迪威的的傳記裡,提到仁安羌戰役後的撤退行動時,更是讚譽有加:

正確地評估緬甸北部的形勢發展,把他的師安全地帶到印度。日軍追得很緊,派遣第 113 團進行阻擊。該團打了一場堪稱傑作的後衛戰,隨後被日本人使用鉤形戰術與主力部隊隔開,但他們還是緊緊凝聚在一起,並終於在五月底抵達阿薩密。」六月八日113團正式歸建,孫將軍並親送劉放吾進盟軍醫院療養。

    對此,史迪威的一位隨員寫下了他的感想:

「第 113 團的故事是一部真正的史詩。」(星光圖解戰史《史迪威》P.60)

    其後,團長被保薦進陸軍大壆深造,奉調回國,1947年畢業回新一軍服務,翌年五月母病請假回鄉。1949年來台投效老長官孫立人督練新軍,隔年升任第四軍官訓練班學生總隊少將大隊長;1954年後受「兵變」案影響改調第二軍團高參,次年退伍改賣煤球,每日推車上街叫賣以養家糊口。

    1977年劉放吾移居美國投靠子女,從此隱姓埋名度餘生;當兩岸的中國政府與軍民都忘記其人其事,與饒富歷史意義的功勳時,英國人竟然還記得他。

    1992年4月,仁安羌戰役五十週年,英國前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專程到美國芝加哥於卡爾登酒店會見劉放吾將軍,她緊握著老將軍的手,以感激的心情說:「我聽過很多人提到關於你的英勇故事‧‧‧我們英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的救命之恩。今天我特地代表英國政府及人民,向你表達我們對中國軍人救援之恩的感激。」(沈克勤編著《孫立人傳》下P.905台灣學生書局)

    英國人沒忘的事,中國人卻忘得一乾二淨,尤其是他用生命鮮血效忠過的國家‧‧。如果柴契爾夫人得知這位他們心目中的英雄,在台灣曾經淪落到必須推車上街賣煤球的境遇時,想必會驚嚇到瞪大眼睛,張口結舌而說不出話來吧?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vn68&aid=2862024

 回應文章 頁/共 6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江陵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父輩肝膽相照
2009/05/02 14:31
看完央視訪問劉偉民(劉放吾將軍之子),覺得可能有點誤會,他說市面上的書都沒有提到仁安羌大捷的劉放吾團長的名字,主持人就幫他說,都把功勞歸於孫立人將軍。我懷疑他的說法,但手邊沒有資料來証實。他在網上的文章和央視訪談都這麼講,顯然不智。

相信兩位將軍都是了不起的人物,絕無此等嫌隙。想到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子弟材智低下,不懂父輩肝膽相照。
孫立人的粉絲(cvn68) 於 2009-05-02 22:18 回覆:

我同意您的看法!

在史迪威的日記裡,幾度提到劉放吾團長語113團,我還無法弄通的是,為何劉團長率部到印度歸建後,便返國入陸大受訓,而李鴻與陳鳴人兩位團長就沒此機會?

有關劉團長公子的說法不盡正確,孫立人將軍確實親臨指揮仁安羌戰役,部份論述如下:

一,查閱沈克勤《孫立人傳》p.143-p.158頁,共計引用包含《史林姆將軍回憶錄》在內的七本著作,證實孫立人將軍確實親臨前線指揮,而且是「力爭後的抗命作為」

原本遠征軍司令羅卓英為顧及盟軍友誼,下令新38師副師長齊學啟就近率113團協助英軍,孫立人得知後認為不足一千的國軍,在英軍指揮下作戰很難發揮作用,在默契、協調不足下易遭消滅,連夜急見羅長官未果。

參謀長楊業孔將軍甚至告訴孫說:「你不知道麼?這一團是送人情的,以一萬人被圍,一千人何能解救?」

孫立人說:「我做部隊長的,不能白看著部下去送死!就是去死,我也要同死,死馬也得做活馬用。」兩人從午夜磨到清晨二點十分,孫對楊說:「‧‧,我勢在必行。不合理的命令,不一定要接受,責任問題只有等任務完成之後,再來承擔。」

楊參謀長才鬆口:「好吧!你去吧!如果打了勝仗,算你首功。」

二,史林姆當面聽到孫立人在無線電話中:「中國軍隊,連我在內,縱使戰到最後一人,也一定要把貴師解救出來!」的承諾後大為感動,並下令英軍第七裝甲旅留在拚墻河北岸的戰車與炮兵部隊,交由孫立人師長指揮。這是有史以來英國皇家陸軍第一次奉命由中國將領指揮。後來孫立人重獲自由的消息傳到英國後,當年被他指揮的英軍戰車部隊成員,還製作紀念牌寄到台灣表達敬意!

三,勝利戰訊傳到盟軍總部,史迪威的反應是:「好得很!這傢伙太有種了,又不怕打仗‧‧,我希望我們有更多的孫立人!‧‧。」

四,遠征軍司令長官羅卓英於1942年4月20日,致電蔣委員長報告大捷簡要:「‧‧,現據孫師皓未報稱:劉團經兩晝夜激戰‧‧。查孫師劉團作戰努力,除獎勵外,謹聞。」後來軍事委員會論功行賞,頒給孫立人師長四等雲麾勳章一枚,第113團團長劉放吾六等雲麾勳章一枚,齊學啟副師長及參謀長何均衡等既大功乙次。

由上,可知孫立人從頭到尾都沒有搶劉放吾團長功勞的可能性,事實上他是那種為了部屬的權益願意和他的長官爭得臉紅耳赤,絕不後悔的人。

劉偉民大哥曾說當時年紀小,並不清楚詳情,直到其父老邁他才點點滴滴地尋回一些往事與記憶;如今他會有所不滿是人之常情,但或許真的是怪錯人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們如何紀念他們?
2009/05/02 05:33
 
我來自大陸,由于身處海外,我也才看完《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想,這應該是同仁安羌戰役最接近的影視作品暸,迄今爲止。
43集,一直很壓抑。心中一腔火焰,不知道該去哪裏燃燒。
弟弟同我說,這些將士都是爺們,他們需要的不是記得,名利對他們來說已經不再重要。
我想,我們只能努力,像他們一樣做一個大寫的人。爲自己前途懈怠時,要記得鞭策自己還是中華城池上一塊磚。
矢志不渝,我族必有複興之日。
孫立人的粉絲(cvn68) 於 2009-05-03 10:12 回覆:
中華兒女加油,振興中華指日可待!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推薦一個小訪談給您
2009/05/02 04:59

路過此地,冒昧。

在下也十分景仰孫立人將軍。也十分欽佩指揮仁安羌戰役的劉放吾將軍的英勇與淡泊。
以下是劉將軍之子在中央電視台的訪談。如有興趣,可以到這裏觀賞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U4MDc4NjQ=.html
這段曆史中的辛酸,滄桑,在這位劉先生的敘述下顯得更加叫人感慨。包括主持人在內,許多人都在擦拭眼淚。
曆史終會清晰,英雄不會永遠淒涼。

孫立人的粉絲(cvn68) 於 2009-05-02 22:15 回覆:

歡迎常來!

劉偉民先生的專訪視頻,隔日已有內地同胞貼給在下看過了,再次感謝您的熱心。

經過多日的查考,在下的見解貼在給您下一位訪客《江陵》兄的回覆文內,有空尚祈指導、斧正!


夜風樓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黃仁宇
2009/04/23 23:56
黃仁宇本來就是大學畢業   因抗戰    中央認幹部水準太低    便讓中央軍校招甲班    要大學生投考畢業就任上尉    黃是軍校17期甲班畢業     退伍後才研究歷史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呵呵。孫立人將軍之神武,眾人皆知
2009/04/23 17:09

老實說,我這個人也喜歡歷史。

我記得當初國共二次內戰時,孫立人將軍在東北把共產黨打到滿地找牙,打得嗷嗷叫!!!

可惜后來孫將軍被調走。共軍逐步滲透整個東北,成了第一個最穩固之根據地。

歷史真是一言難盡。

從1927年到1937年國民黨之建設成就有目共睹。被稱為黃金十年。按照黃仁宇的說法,國民黨的上層組織(政府、國會)與下層組織完全脫節,政府用西方政治難以有效統治國家,遂只有采用人事關系治國。國民政府難以對農村進行有效的改革(即使農民獲得土地所有權)使上下能夠有效的流通。農業發展為工商業積累資金。這樣使得國家逐步跨入正軌。可惜國民黨做不了。為共產黨有機可乘。采用暴力直接將全國之地主消滅《即活活打死地主、沒收財產、土地》。最終為共黨所敗。

孫立人的粉絲(cvn68) 於 2009-04-23 21:46 回覆:

黃仁宇是駐印軍──新一軍司令部的軍部參謀,戰後麥帥曾指明要新一軍擔任駐日入佔領軍,加入盟軍行列,但新一軍被派至東北剿共;黃仁宇則成為派至日本的中國軍事代表團之一。

對於,中共為何能興起,並獲得廣大農民群眾的支持,他應是感觸良深的,是否因此而投入史學的研究,在下傾向於肯定句。

以下是在下個人淺見,請不吝指導!

背棄孫中山注定丟江山──分享連續劇「亮劍」片段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走在歷史的長廊
2009/04/22 10:43

每次到您的部落格,就像走在歷史的長廊,雖然閣下評論分析的幾乎是戰役,

但這都是課本上沒學到的!感謝喔~


孫立人的粉絲(cvn68) 於 2009-04-23 00:12 回覆:

謝謝您不嫌棄,感恩哪!


夜風樓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奇怪
2009/04/22 00:05

這是很奇怪的戰役  日軍出動一個步兵聯隊 加一個砲兵大隊{75山砲12門}另聯隊砲{短管75山砲4門}聯隊所轄3個步兵大隊各有九二式步兵砲2門{70公釐曲射管退砲} 可以包圍一個英軍步兵師與裝甲旅   照一般的說法   三倍兵力才可圍城   日軍卻是四分之一軍力可以包圍    大砲戰車都比他多的英軍   這是第一怪

在說中國軍一個步兵團    沒有大砲僅有團部迫擊砲   可以打敗步兵裝備{當時日軍步兵已配擲彈筒}與砲都多的日軍解救英軍    不知英軍看到陣中無砲  武器又差的中國軍救他們時有何感想

孫立人的粉絲(cvn68) 於 2009-04-22 00:45 回覆:

老哥問得好!

其實當初的英緬軍之所以不敢拼戰,除了失敗主義(史迪威的結論之一)外,多少與其中有五六百位平民有關,日軍雖採包圍態勢,未全力進擊的原因,「我猜」應是等待援軍增援,並讓英緬軍自行潰敗投降最好。

參考史迪威的說法,十萬國軍中真正肯打、也能打的師級部隊,唯第五軍的 200 師與雜牌軍第六十六軍的新三十八師而已。但200師好像在同古被纏住,友軍卻遲遲不去救,而新三十八師的兵力也被嚴重分割出去,只有守而無攻的能力。

在正常狀況下中國軍隊根本自身難保,也因此導致日軍判斷──已被包圍幾天的這塊肥肉可以慢慢咬著吃,遲早是他的。卻沒料到新38 師這支非中央軍的部隊是與眾不同的,不但能打、敢打,就算居弱勢也照打;再加上欺敵、奇襲、設伏等戰術作為運用得當,與英軍裡應外合下硬是打他個措手不及;之後就只有保持戰果且戰且退的份了!


踏雪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孙立人传
2009/04/21 22:10
我在网上搜,孙立人传有多个版本,想请教您认为哪一本更客观中肯,介绍给我好吗?
孫立人的粉絲(cvn68) 於 2009-04-22 00:13 回覆:

目前在下傾向推薦由沈克勤先生費時多年,結合其他有關書籍編著而成的「孫立人」傳,台灣學生書局出版。

此出版社同時還發行「孫立人將軍鳳山練軍實錄」「孫立人將軍緬甸作戰實錄」「孫立人將軍永思錄」與李敖編的「孫案研究」等四冊。

謝謝來訪!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光華之聲認識臺灣第三階段開始羅
2009/04/21 20:02
 
漢聲廣播電台 - 光華之聲
光華之聲認識臺灣第三階段開始羅~『南臺灣QSL卡』
開始日時 2009年 3月 16日 星期一   (全天活動)
結束日時 2009年 4月 30日 星期四
詳細內容
一丶對像:『光華之聲』中國大陸地區聽友。
二丶時間:第三階段活動自2009年3月16日至2009年4月30日。
三丶辦法:
  (一) 光華之聲認識臺灣三階段參加辦法,聽友只要來信或至光華之聲網站(www.khmusic.com.tw)上註冊後填寫並答對問題就可以得到『南臺灣 QSL卡』,您將可以看到高雄市愛河泛舟丶南臺灣第一大客家莊美濃紙傘風情丶民俗節慶恒春搶孤丶全臺灣最南端的鵝鸞鼻燈塔...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價值超過數千元台幣的2008年中華民國發行郵票總覽丶聞名中外的電影「海角七號」電影郵票專冊丶恒春古城拼圖丶臺灣高山茶...等多樣好禮要送給您...。
  (二) 采一般信件投遞(臺北郵政1700號信箱)或網路填寫方式,並將基本資料(姓名丶位址丶電話丶電子郵件等)填寫完整,後將活動信件投至活動專區即可。
  (三) 臺灣及海外其他國家地區聽友來信亦可參加。
四丶活動期程:
  來信及網路問卷截止日:自2009年3月16日至2009年4月30日(以郵戳為憑)。
                                                詳情請至 光華新聞網 查閱



zhanghuabo
无题
2009/04/21 16:51

大陆喜欢吹打美国印度越南,台湾喜欢吹抗日

大家都来吹,吹的多了,事情就明了了!

共产党和国民党两个党派虽然是死敌,但很多时候做事的风格一模一样,仔细想想,又觉得他们就是一个妈生出来两亲兄弟!

不错,喜欢!

孫立人的粉絲(cvn68) 於 2009-04-21 19:07 回覆:
    如果台灣有吹「仁安羌」等遠征軍犧牲奮鬥的戰役也就罷了,真實的情形不僅是好像沒發生過,這些人裡面很多還被當成共產黨,下獄關了十幾、二年‧‧。
    你說的沒錯,國共兩黨鬥起自己人來,還真是同門兄弟啊!
    偏偏兩岸迄今喜歡吃「酸葡萄」,說話酸溜溜的倒也沒少過,連洋人的讚譽也還聽不下去哩!
頁/共 6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