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代料器收藏」與乾隆款「關公讀春秋」雞油黃套黃色料器筆筒
2016/05/06 18:08:48瀏覽1137|回應0|推薦2

 

「當代料器收藏」與乾隆款「關公讀春秋」雞油黃套黃色料器筆筒

圖文:陳宗嶽

 

  這料器材質是乾隆年才特有的「雞油黃」色,再套上「皇帝專用」的「黃色」所製作成的料器筆筒。

 

  「雞油黃」色料器在產於乾隆時期,之後就失傳了,「雞油黃」色呈正黃色,光澤晶瑩,溫潤凝重,拋光後,似被酥油浸透,灩灩欲滴。清宮造辦處玻璃廠將這種色料稱為“御黃”。山東博山人則給它起了一個更為形象的名字,叫「雞油黃」。

 

  民國年間,博山鴻升東、仁和成、慶和諸爐戶都想方設法的要研發出雞油黃的基本配方,試圖熔煉此料,但只有「鴻升東」一家取得了成功。鴻升東業主周之渭在研製雞油黃料的過程中賠掉了五畝地。成功後,由於雞油黃料價等美玉十分昂貴,不僅賺回了研製費用的投資,還得到很大的利益,這些雞油黃產品大都以很高的價格賣到國外,為國外收藏家收藏。

 

  1971年,外貿部門要求博山美術琉璃廠恢復雞油黃料的生產。於是該廠專門成立了研製小組,經過半年多的反復試驗,於1972年取得成功,吹製出了第一批雞油黃料瓶坯。經琢磨後拿到廣交會上,一時引起了外貿市場的轟動。

 

  因此,「雞油黃」的料器存在三個時代

  1、乾隆時期

  2、民國初年

  3、1972年以後

  但是,推測三個時期的「雞油黃」料器,在材質上必然存在有差異,因為是在不同年代、不同工藝背景與不同技術人員的研發之下所製成的,因此也可作為鑑定製作年代的依據。

 

  中國的“套料”工藝,正是由博山玻璃匠師們創造的。所謂“套料”是一種用二層燒結技術,將兩種深淺各異的色料高溫溶合的玻琉雕刻手工藝品,製作時先用一種色料作坯胎,再將熔融的其他色料與原坯胎熔連一體,然後用雕花技術研磨出浮雕的圖案,並剔除多餘部分精雕細磨,直至能顯露出原色坯胎,使外層具有浮雕效果的深色花紋在潔白的坯胎料地上突現出來,一深一淺,對比強烈卻又十分和諧醒目。

 

  僅套一色的“套料”器皿比較常見,在早期的“套料”煙壺中,除白“套”紅外,尚有白“套”綠、白“套”深藍的煙壺。以後又陸續出現了藍“套”白,水晶“套”紅“套”綠、檸檬黃“套”紅“套”綠、白瑪瑙“套”淺茶晶、黑或藍“套”金星等五彩繽紛的器皿。

  套料”除“套”一色者外,尚有兼“套”至五、六層甚至十幾層色料的珍品,如白地上套以紅,紅色地上再套以藍,藍色地上再套以其他色料。還有一種“多色堆料”鼻煙壺,是用類似瓷器“絞胎”的工藝,將多種不同色彩的玻璃色料作成多色器皿,再施雕刻而成。

  博山料器亦有由“套料”發展而來的單色或仿玉色,其中有仿琥珀、瑪瑙、蜜蠟、白玉、松石、田黃石、青金石、碧璽、黃玉、翡翠、白色水晶、紫晶、黃晶、綠晶、金星石、雞肝石、雞油黃等色彩的料器,其中以雞油黃、金星石最為名貴。由於「套料琉璃」,在乾隆時期最昌盛,所以又稱「乾隆玻璃」。之後一直製作的民國初年,只是「雞油黃」色、「寶石紅」色、「寶石藍」色等色,在乾隆之後就失傳了!

 

  料器上的雕刻與雕玉一般,必須要用琢碾的方式製作,所以賞料器要用賞玉器一般的標準來看,只是料器相較於玉器更脆,和闐玉摩氏比的硬度為6.5度,琉璃、玻璃只有5度,在堅度上琉璃更是遠不如和闐玉,所以不可能有和闐玉的細緻雕刻,只能有比較大片狀的琢碾。

 

  料器底部的落款「乾隆年製」顯得簡略些,一般分為單框線與雙框線,要刻成瓷器底款那般書卷氣的絕無僅有,全北京故宮的藏品查一輪,大約也只有二件,其餘則就是這個樣。

 

※當代料器收藏

一、清代以前料器幾乎是難得一見

  料器也稱“玻璃器”,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有“繆琳”、“火齊”、“琉璃”、“頗黎”、“明月珠”等不同說法,考古學上則通常將半透明的稱為“璃”,透明的才稱“玻璃”,基本上算是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經過提煉加工後製成。

 

  料器在明代大為興盛,但性脆易碎以至傳世數量較少,風格則以簡潔大氣為主。

 

  清代康熙35(西元1696),北京出現了首家大規模的“琉璃廠”,專門生產皇宮御用的料器,精美獨特,流傳於世的數量極少,其中的仿玉製品,工藝水準之高到了能以假亂真的地步。總的來看,清代料器數量相對較多,色彩絢麗,工藝複雜。可以說,清代是我國古代玻璃器發展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

 

  料器的品種,涉及範圍較廣,包括日用品、裝飾品、首飾、小件雕塑等等,其中數量最多也最具特色的器物,莫過於小巧精緻的鼻煙壺,以清代北京出產的最負盛名。北京料器材料多採自另一料器福地山東淄博博山,熔點較低並且可塑性較強。

 

  僅就顏色而言,單色料胎鼻煙壺就有紅、黃、藍、白、黑等多種顏色之分,還有仿各種玉石顏色的。複色料胎鼻煙壺則由兩種或多種顏色料混合配製而成,有斑料、攪料、藕粉料等區別。套料鼻煙壺則套色越多,工藝就越複雜,本身價值也越高。這也正因為料器鼻煙壺貴在做工,而不以質地取勝。

 

  其中康熙時期的料器鼻煙壺精妙渾樸、簡雅絢爛,但傳世極少;雍正年間的料器鼻煙壺主要由宮廷內府製作,樣式新奇,做工精巧,外觀渾圓大方;乾隆年間製品多為扁小的圓形,通體彩繪纖細繁複的紋樣,胎體則多為透明玻璃或涅白玻璃。此時的造型也最為多樣,除傳統的瓶、罐、扁、方、雙連、三連、梅等形狀,還出現了嬰戲、動物、瓜果、人物等,算得上是料器史上輝煌中的輝煌。

 

  早期中國料器多為彩球和碗、瓶、尊、盞等生活用品,清末後期,山東博山料器藝人、北京鼻煙壺畫匠,開始在料器鼻煙壺內畫圖案,大受好評,因此,清末民初料器鼻煙壺風行一時,並流入海外,不少歐美藝術品收藏家都有集藏中國料器鼻煙壺。

 

  傳統的料器是將矽酸鹽及其他金屬氧化物等原料,經過高溫熔化,拔成各種規格的料棍,藝人用各色料棍在燈火上燒烤,待軟化後迅速捏塑,充分發揮琉璃材質的光澤、多彩、柔媚、神秘的特性。料器沒有底胎,製作全靠人的經驗和手藝,在噴燈的火焰中即興加工,也被稱為“火中的雕塑”。而純手工的製作工藝也使其作出的作品,具有獨一性,更加造就了它的珍貴。中國傳統配方的料器,熔點較低,化學成分也有所不同,高手用料器仿製玉器往往能夠亂真。

 

二、原料稀缺帶動收藏價值提升

  不久前,北京料器被列入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國內從事料器生產的人非常少,在北京,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民間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邢蘭香帶著二個兒子堅守著陣地外,真正進行著精品料器製作的已經很難找了,即使邢蘭香帶過的徒弟中,也有不少人離開了這一行當。

  目前料器最大的難題是原料稀缺,因為過去料器的配料、化料和製作是幾個不同的門類,藝人們彼此之間並不瞭解對方的工藝。隨著老藝人的逐漸凋零,許多獨特的配方失傳,比如老藝人陳德海曾用料器材料仿製“唐三彩”、“青銅器”等文物,用料配方及加工工藝現不為人知。目前市面上仍然從事料器生產的藝人中,大多使用的都不是精品材料,製作又相對簡單,因此價格往往很低。而有些老藝人手頭還有多年前沒用完的存料,現今就成為寶貝。

  料器的收藏與其他藝術品種一樣,要以精品為主。除了極少見到的古代料器,當代料器一是要看是哪些藝人的作品,二是要看這件作品是否具有很高的藝術性。不過隨著料器收藏漸漸興起,加之好材料越來越少,料器名藝人開始“惜售”,要淘到精品料器,也是越來越難。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55948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