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清代紫檀「嬰戲圖」筆筒
2021/01/29 17:29:10瀏覽987|回應0|推薦1

清代紫檀「嬰戲圖」筆筒

        2021.1.6陳宗嶽寫於台北

直徑16.7公分、厚1.4公分、高17.2公分

       筆筒自明朝出現,到了清三代,在文化氛圍和工藝技巧上已經相當成熟,加以眾多文人墨客、詩畫名家在筆筒上面下功夫,有名人題詩、書畫、書法與精細雕鏤和特殊工藝的筆筒自然價值更高,更值得收藏。

         此筆筒所用的材料是明代至清中期皇家專用的紫檀木。筆筒上雕刻的是明代宣德以前即出現的「庭院嬰戲圖」,用比較難操作的鏟地浮凸技法雕出房舍、庭院與18個姿態各異的天真幼童,依照材質、雕工與圖案,判斷這個筆筒是清代的作品,至於能否到清中或清初則難以判斷。

壹、紫檀

      紫檀,是世界最名貴的木材之一,主要產於南洋群島的熱帶地區,其次是交趾,中國廣東、廣西。印度的小葉紫檀,又稱雞血紫檀,是目前所知最珍貴的木材,是紫檀木中最高級的。

        紫檀屬於熱帶植物,百年不能成材,一棵紫檀木要生長幾百年以後才能夠使用。紫檀直徑通常為15公分左右,樹幹扭曲少有平直,空洞極多,素有「十檀九空」之說,出材率為15%左右,就是一百斤只能用十五斤,還有一些空的、歪的、扭的、斜的,難做成傢具。邊材黃褐白色,心材呈紅黃色,少有黑色花紋,有非常細密的布格紋(波痕),木質裡含有豐富的橙黃色素,比重1:1以上,纖維組織呈S狀結構。管孔內細密彎曲極像牛毛,故有「牛毛紋紫檀」之稱。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中國古代認識和使用紫檀木始於東漢末期,晉·崔豹《古今注》有記載,時稱「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到了明代,此木為皇家所重視,開始大規模採伐。由於紫檀木數量稀少,很快將國內檀木採光,隨後即派官吏赴南洋採辦,此後遂成定例,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所採辦的木料並非都為現用,很多存儲備用。這種採辦,在一定程度上帶有掠奪性質,因此,南洋群島所產佳木幾乎被採伐殆盡,其中尤以紫檀木為最。凡可以成器物者,全部被捆載而去。查世界產紫檀之地,主要為南洋群島,因此,截止到明末清初,全世界所產紫檀木的絕大部份都匯集到中國,分儲於廣州和北京。清代所用紫檀木料主要為明代所採,雖然清代也曾由南洋採辦過新料,但大多粗不盈握,節屈不直,這是由於紫檀木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明代採伐過量,清時尚未復生,來源枯竭,這也是紫檀木為世界所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

        紫檀木是紅木中的極品,老紫檀木呈紫黑色,浸水不掉色。紫檀木目前已無料,只有舊料,紫檀越舊越硬,電鋸時還會火花濺出,木料越久越黑亮,可以到不需油漆的地步。油漆很重要,漆了磨,磨了漆,七八遍以後,木頭的紋理出現、毛細也清晰。

        鑑別紫檀木的方法是用酒精棉球在木頭的表面輕輕一擦,如果棉球呈紫紅色,就是紫檀。也可以從木頭上刮下一點木末,浸在酒中,如果屑末出現一道道血紅色的絲條,便是紫檀。多用作香料或製呈扇骨、箱匣之類小件器物。木質堅硬,色澤紫黑,凝重,手感沈重。

貳、嬰戲圖

        「嬰戲圖」是中國傳統的繪畫題材,是描繪兒童遊戲時的情景,又稱「戲嬰圖」,象徵人們對多子多福,生活美滿的企求,與傳統重生男丁、延續血脈有關,除了寄託著人們對孩童的關愛和期望,也表達著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和祝願。因此「嬰戲圖」,雖名為「嬰」,實際是「孩」。畫面上的孩童或玩耍,或嬉戲,千姿百態,妙趣橫生。還有和生肖圖案、各種吉祥器物、兒童遊戲結合的,最多時有一百多個幼童濟濟一堂的畫面,寓意著連生貴子、五子登科、百子千孫的意味。

        「嬰戲圖」始於戰國時期,當時人們開始以孩童玩遊戲的場景作為裝飾圖案,運用在包括玉器、漆器、陶瓷和織繡等工藝美術品中,嬰戲圖主要在描繪孩童的天真活潑、逗人喜愛,因此充滿著歡樂祥和的氣氛。

        「嬰戲圖」最早在唐代長沙窯瓷器上就已經出現,至宋、金時期,常見於磁州窯的瓷枕上。宋朝繪畫以寫實為主流﹐北宋末年的劉宗道與杜孩兒(活動於十二世紀初)也因擅於畫「嬰戲圖」而名譟一時﹐可惜皆無作品流傳。到了南宋初年,以蘇漢臣(活動於十二世紀)與李嵩(活動於1190年-1264年)為嬰孩畫的代表性人物﹐其中又以蘇漢臣最受推崇,評者論其嬰戲圖云:「著色鮮潤,體度如生,熟玩之不啻相與言笑者,可謂神矣。」正因蘇漢臣在嬰戲畫的傑出成就,倍受推崇,後世託名的作品甚多。

        南宋以後,文人畫發達,不再重視精描細繪的寫實工夫,畫家在描繪孩童時﹐不是將孩童畫得老氣橫秋,便是畫得身小而貌壯,少年老成,無法掌握兒童純稚的神韻﹐故而以嬰戲畫知名的畫家銳減。

        然而「嬰戲圖」中孩童純真可愛的形象,特別能表現節慶歡樂的氣氛,有祈福求安的意義,因此嬰戲的題材在明代的繪畫、瓷器繪畫、各類雕刻作品及民間藝術品中大量出現,成為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創作題材。一如明代的竹刻《庭院嬰戲圖》筆筒就刻繪了20個人物,以兒童嬉戲場面為主,正是當時藝術家、工匠們樂於創作的題材。到了明代中期之後,日常生活用品中的瓷器畫中,嬰戲圖越來越多,嬰戲圖開始盛行,尤其是景德鎮出產的青花瓷,其圖案多是嬰戲圖,瓷畫上的孩童數量多,且題材廣泛,將孩童天真活潑、可愛的一面表露無遺。另外,在鬥彩、五彩等瓷器的瓷畫中也出現了嬰戲圖,其筆法樸實,簡單飄逸,線條的變化和節奏被凸出強調,色彩的明暗過渡自然。

        明代瓷器上的嬰戲圖紋飾特徵可區分為三個時期:

        一、早期:洪武天順時期。這一時期嬰戲紋特點主要有:

1)嬰戲紋飾風格從元青花的粗獷風格轉向溫和,裝飾手法較為寫實、工整,以一筆點畫和勾勒塌染為主,五官較清楚。兒童形象矮胖、圓臉、頭大,額上有幾根劉海,衣著描繪清晰。

2)多表現為庭院嬰戲,嬰孩數量最多到十六子,十六子嬰戲圖是永樂朝之首創。

        二、中期:成化萬曆時期。

1)這一時期嬰戲紋飾風格從豪放粗獷走向了恬靜、細膩和柔美,造型輕巧俊秀,繪畫手法出現從寫實到寫意的轉變。成化至正德時繪畫技法既有寫實,也有寫意,實筆點畫與勾勒平塗並舉,成化時嬰孩頭型基本為正圓形,正德始後腦略大,開始呈現誇張寫意的趨勢。成化時嬰孩衣服只繪單色外衣,無內衣襯底,故有「成化一件衣」之說。嘉、隆、萬時期以寫意為主,多採用勾勒平塗技法。嬰孩頭型自嘉靖開始向後凸出,並且時間越後凸出的程度越大,甚至成平臥冬瓜狀,顯得頭重腳輕。

2)這一時期嬰戲紋飾相對而言比較具象,線條的勾勒還較為工整,童子的五官趨簡,衣飾清楚,身體結構基本符合比例關係,嬉戲的對象和場景也交代得比較具體,畫面形象而生動。

        三、晚期:萬曆後期崇禎時期。

        萬曆後期至泰昌、天啟、崇禎三朝處於明代末期,時間不長,社會動盪,戰爭不斷,國力衰竭,景德鎮御窯近於停產。此期的青花瓷特別是民窯青花嬰戲紋飾,在沿襲萬曆時期風格的基礎之上,處於不斷簡化、抽象過程中。襯景樹石花草等逐漸變得稀少,甚至只繪嬰孩不畫景物。繪畫風格更為寫意,草草幾筆,不見眼鼻,只求神似。到了天啟年間,嬰戲圖像已經由簡化向抽象化發展。

        清代是中國瓷器發展史上人物圖案的大發展時期,而嬰戲圖在整個人物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尤其乾隆之後,嬰戲圖不僅人數眾多,場面開闊,而且所表現的嬰戲內容也超過前朝。顯示著清代嬰戲人物畫水平的不斷提高。其表現手法有青花、五彩、琺瑯彩、粉彩等。此時明代那種民間色彩已經淡出,代之而起的是貴族子弟的遊戲場面,如點彩燈、騎馬、舞龍等。即使是民窯器物上的紋飾也多寓意著升官發財等內容,生動活潑不足,刻板呆滯有餘。特別是清三代嬰戲圖最具代表性。康熙官窯嬰戲紋飾繪工精湛,童子多為頭頂束髮,眉目清晰,層次分明。民窯嬰戲紋飾單線平塗,布局較滿,童子頭較長,後腦凸起。雍正官窯嬰戲紋飾有工筆畫風格,面目清秀,頭部渾圓。民窯嬰戲紋飾偏重於圖案化,頭部較長,後腦突起不明顯。乾隆官窯嬰戲紋飾繪工精湛,姿態多端,肌肉豐滿,雖然頭部略大,但比例基本合理。民窯嬰戲紋飾造型生硬,繪工粗糙。

        同治時期將官窯紋飾帶到了民間,嬰戲圖出現了官民不分的現象。其民窯嬰戲紋飾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人物眾多,或十六子,或二十子,場面熱鬧紅火。但與明清早中期的嬰戲相比較,雖然場面大而熱鬧,但畫面過於滿亂繁多,缺少嬰戲應有的清新活潑,同時與明代嬰戲圖著重誇張變形的描繪手法殊為不同,清代嬰戲圖 以寫實畫法為主,用筆工整,注重細節,瓷畫內容與瓷器比例大小適中。

        簡言之,明清時期是嬰戲圖的鼎盛期,從簡單的一、兩個幼童形象發展到ㄧ百多個幼童,而且神態各異。嬰戲圖的流行,反映了當時的民眾心態,傳統的「家族意識」與「傳宗接代」的觀念深入人心,因而寓意出:「長春百子」、「連生貴子」、「五子登科」、「百子千孫」的圖案,「嬰戲圖」就成為器物上的常見裝飾圖案。

        細究起來,明清時期的「嬰戲圖」與社會狀況關係密切也各具特色。明代的嬰戲圖,宣德以前多為「庭園嬰戲」,孩子們在庭園內活動,嬰孩數量最多到十六子,十六子嬰戲圖是永樂朝之首創。宣德以後,多為「郊外嬰戲」,孩子們嬉戲在戶外。另外嬰孩的形象變化尤為分明,永樂、宣德時期的孩童矮胖、頭大,前腦尤大,圓圓的臉,額上有流海,幾個孩子一起玩,又叫群嬰戲。到了雍正、乾隆兩朝的官窯瓷器,嬰戲圖的畫工嚴謹,兒童衣紋清晰,眉清目秀,動作天真爛漫,惹人喜愛,其用意在藉著嬰戲圖描繪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得」的桃花源美景和太平盛世,因此當時官窯瓷器「嬰戲圖」中的兒童姿態多樣,動作誇張,畫面多呈熱鬧愉悅的氣氛。具體而言:明代嘉靖、萬曆時期的孩子們,身著長袍大褂,顯得頭重腳輕,頭特別大,後腦凸出。天啓、崇禎兩朝社會動蕩,這時的孩童們就顯得瘦骨嶙峋,腳特別長,後腦特大,形體抽象,顯得奇形怪狀。另外清代中期的嘉慶、道光、咸豐三朝,嬰戲圖上的孩童顯得呆板笨拙,粗頭大腦,隱諱反映了國運衰落的現實。 

臉書圖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860460230/posts/3781778071860838/?d=n

新浪博客圖文網址: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b1b3e26e0102ypot.html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15575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