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民國幼年兵之十一~敬悼幼年兵之父-孫立人將軍
2011/03/31 15:06:16瀏覽2691|回應0|推薦2

*

*

*

中華民國幼年兵之十一

~敬悼幼年兵之父-孫立人將軍

鄒岳霖

  孫立人將軍在國軍諸將領中背景、出身有異,但對國家之貢獻則同。其一生之功勳與被非議之一段公案,盡人皆知,不待贅言。茲僅提供與筆者有切身關係之一段往事,以悼念孫將軍。

  筆者尊稱孫將軍為「幼年兵之父」,並非溢美之詞,而是據實陳述:民國三十八、九年大陸失守,國軍相繼撤退,在兵荒馬亂之中,不少未成年之兒童,或為逃避赤禍、或因與父母失散、或因父兄陣亡,而流離失所,無所依恃,國軍基於傳統之仁愛精神,而沿途收容隨軍來台,以寄食軍中。該等兒童之年齡由八歲到十六、七歲均有,以十三歲到十六歲最多。留置軍中,有充雜役、有任傳令,當時國軍為整肅軍容、加強訓練、提升戰備,部隊中夾雜未成年之娃娃兵,有損軍威,致有集訓幼年兵之議。

  孫立人將軍在台訓練新軍之同時,成立陸軍第四軍官訓練班入伍生總隊,其中就有一連為幼年兵,初期駐台南,後遷鳳山五塊厝(現衛武營區),至民國三十九年八月十五日,因編餘之未成年之「兵員」越來越多,乃成立幼年兵營,隸屬入伍生總隊第一團第三營。迄至民國四十年元月十五日,入伍生總隊奉命改編為裝甲兵,幼年兵營因年歲尚幼,無法接受該兵科訓練,乃將該營改隸陸軍總部幼年兵營,並移駐灣子頭,幼年兵直接受孫將軍之教育薰陶應從此起。

  部隊歷經整編仍舊發現為數不少幼年兵,民國四十年四月一日,孫將軍乃授命徐博勳上校成立幼年兵總隊,收容一0六0餘人,分設三個大隊、九個中隊(筆者編在第七中隊,隊長為唐鐵仕上尉),直隸陸軍總部管轄,移駐台南三分子,自此由大陸來台之戰亂孤兒方算有個安定的「家」,當時台南市女中校長俞曙方曾稱該總隊為我們之「安樂窩」,並非言過其實。

  幼年兵總隊成員由於年齡層次不同,教育程度參差不齊,為教學管理方便,乃按初小、高小、初中三級分班編隊,由隊職幹部任教,以寢室兼教室,以圖板作課桌,冬天也常在露天上課,設施非常簡陋,但同學們卻十分用功,生活軍事化,幹部要求極嚴,物質條件甚差,十五、六歲之青少年正在發育成長階段,卻常常吃不飽飯。總司令孫將軍對幼年兵愛護有加,關懷備至,每月必派員或親自巡視營區一次,發現同學伙食不好,就透過關係,爭取「美援」(當時國軍尚未接受美援),改善我們的生活,每月發桶裝奶粉煮稀飯,每天一顆維他命以補營養之不足,又向台糖公司採購酵母片,每日每人三粒以強固骨骼。此外,怕年紀小的同學睡覺踢被,則改發美式睡眠袋和美國海軍蚊帳。由這些點點滴滴細微末節的關愛,實在已超過父母對子女的關懷。

  在教育上更是殫精竭慮,克服困難,舉個實例:初中班之理化課程沒有實驗器材「則商借台南工學院(成大前身)之儀器或實驗室應用,使理論與實驗相結合。

*

*

  孫將軍尤其重視愛國與精神教育,在歷次精神講話中,從不忘灌輸我們「國家、責任、榮譽」觀念,以「誠實」為我們的隊風,並在同學運動衣上印上「誠實」二字以加深印象。又在各隊中山堂貼上「誠拙」二字,勉勵同學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踏實,求知要真實,做人謙虛、做事勤奮。

  孫將軍貴為總司令,但非常具有親和力,同駐灣子頭時,曾有一次週六他和我們大家一起打籃球,玩得非常開心,搶球也十分激烈,互不相讓,大家已經忘了他是總司令,彼此已到忘我境界。

  但在操場上卻非常嚴肅,他喜歡穿馬褲,著長統馬靴,紮寬腰帶,精神抖擻,身材挺拔,英姿煥發,一舉手一投足,都十足像個軍人,威風凜凜,使人敬畏。

  幼年兵總隊成軍不及兩載(民國四十年四月一日至四十二年二月十六日)即奉命解編,其解編過程有一段公案,在此一提:

  民國四十一年冬,先總統 蔣公於台南空軍機場校閱南部三軍部隊,當禮車經過幼年兵總隊排面時,車速突然減緩,對一千餘位徒手站立,精神飽滿之「娃娃兵」非常感到興趣,並垂詢陪閱官此為何單位?答稱:「幼年兵總隊」。 蔣公立刻吩咐下午三時巡視總隊。此一吩咐非同凡響,閱兵結束連中飯都未吃,立即行軍回營準備恭迎 蔣公巡視及表演科目諸事宜,因天公不作美-下雨而作罷。

  筆者為何要提這一段?因為這是決定幼年兵總隊存廢之關鍵時刻,據悉:當先總統 蔣公親校完畢後,有人打了孫將軍之小報告,說:「幼年兵為孫立人成立之私人部隊,企圖培養個人基礎幹部」,因此國防部立刻下令解編該總隊。

  孫將軍則認為該等年歲尚幼,不克勝任戰鬥列兵,再三請示暫緩解散,但上級不允,並以停發糧餉相逼。於是在民國四十二年二月十六日將一千三百餘位孤苦無依之戰爭孤兒再度分配不同單位,其中較為幸運者有三百三十三人分配至政工幹部學校,其餘分撥聯勤兵工及運輸等單位學習駕駛與兵工修護技能。

  孫將軍當時確有將幼年兵總隊成立為預備幹部學校之構想,計畫將該等完成普通高中教育後分送各軍事院校受訓,造就國軍優秀之基層幹部。孫將軍此一構想並沒有錯,但由於當時高階層人事之恩恩怨怨,未能如願,卻犧牲了一千餘位優秀青年之大好前程,不無遺憾!因為這一群青少年都是帶著國仇家恨追隨政府來台,思想最忠貞,反共最堅決,如能施以良好教育,將可造就國家棟材,可惜大部分都被埋沒了。雖然如此,仍有不少人努力不懈,克服惡劣環境,開創輝煌成就,在軍界有馬紀行、林祥金、樊仲英等多位將校在文化界有段彩華、桑品載;在學術界擁有博士學位者有魏兆歆、蔣達昌、揭鈞等知名人士;在商界出色者亦不少,甚至醫界亦有出類拔萃之人才,如台中針灸學會理事黃俊金先生便是苦學成功出身於幼年兵之國醫高手。不管怎說,國家對這一群時代孤兒、確實未盡到照顧之責,否則他們的成就與對國家之貢獻絕不止於此。

  有關孫將軍生平還有一件事值得一記,據說:當他由陸軍中將晉升為二級上將時,授階回到陸軍總部,正有一群同僚守候向他道賀,他則用很認真的語氣對同僚說:「不反攻大陸,我絕不掛上將軍階」,隨即將肩膀上的一顆金星摘下,以示決心。這樁小故事很多人都知道,為了證實是否虛構,特查證民國四十二年孫將軍任總司令時送給筆者之半身戎裝照片,果然是中將軍階,可見這一傳說很有可信度,也足可證明孫將軍反共決心之堅定,愛國情操之清高,令人敬佩不已。

  孫將軍走了,忍辱負重的走完九十一年的人生旅程,在前五十年走得轟轟烈烈,後四十年卻走得悲愴落漠,但走得光明磊落;尤其因「案」解職後之三十餘年,未為自己做過任何辯護,他深深體會「爭千秋不爭一時」之道理,因為歷史是最真實的見證者。

  孫將軍走了,走得光明、走得清白、願孫將軍在天之靈安息。(作者為陸軍幼年兵總隊第三大隊七中隊幼年兵)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503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