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8/08 16:07:31瀏覽1652|回應0|推薦0 | |
一對乾隆~嘉慶年間的加彩山水紫砂罐 2018.8.8 陳宗嶽 寫於台北
無款加彩山水圖紫砂罐。 小罐(修補):直徑8.9公分,高9.1公分,重222公克。 大罐:直徑9.9公分,高10.2公分,重268公克。
與一對乾隆~嘉慶年間加彩山水紫砂罐的因緣 這兩個紫砂罐,或稱茶罐,但可以用於各種用途,它倆在乾隆~嘉慶年間是昂貴的琺瑯彩器具,我是在相隔五年間陸續收到的。 小的這個,七年前,有次經過台北信義路的杭州南路與金山南路段時,偶然看見路旁大廈內有家小小的古董店內有紫砂壺。再次經過時,特意駐足去看看,沒想老闆是認識十多年的老朋友,原來店面陸續開在愛國東路、紹興南路上,原址拆除後搬到此地。聊了一會,也看完店內貨品,只看上這個已經摔碎再黏合起來的紫砂罐,罐口還有一個缺口。因為是清中期的加彩罐,即便破損,還是可以當成一個標準器,所以用2000元的價格買下。五年後花了800元請人將罐口修補完整。其間,曾問過在宜興的朋友「可否原樣修復?」回覆可以,只是價格不斐。因而未積極處理,另外也因為對「可原樣修復」有些存疑。 兩年前,到信義路與新生南路口的台北古玩城看朋友,在瀏覽古玩城內各家陳列的古玩時,發現這個較大的紫砂罐,因而入內與老闆攀談,原來老闆是從收藏一路走到自己開店,他如今最大的客戶竟然是位越南台商,絕大部分以前收藏的古董都被一位在越南事業有成、意欲在越南開一家博物館的台商所收藏,真是出人意料之外。老闆說:這個加彩紫砂罐當年進來有近十個,如今只剩這一個。我想想難得能配成對,當下就買下這僅存的一個,有了這個,原有破碎的樣品也不用再考慮修復了,皆大歡喜。
※紫砂彩釉器具的鑑定 依據我多年來閱讀的心得,紫砂壺的彩釉藝術始於清代康熙年間,成熟於雍正年間,盛行於乾隆年間,衰退於嘉慶、道光時期。康熙、雍正時期由於皇帝個人的喜好,紫砂壺上的彩釉呈現工巧妍麗,重華彩與濃裝飾,紋飾趨於繁複,因此傳世的作品多見以琺瑯彩錦地開光,全器滿彩彩繪對仗。到了乾隆晚年紫砂壺的彩釉藝術開始退潮,滿彩漸漸變為大面積的局部加彩,畫工也由細緻轉為粗放,逐漸失卻工整華麗的風格。 另外,廣彩的誕生也說明了紫砂加彩會在乾隆晚期問世的原因:乾隆中期以後,歐洲各國生產的瓷器無論從產量上還是品質上都迅速趕上或超過了中國,景德鎮瓷器已經逐步失去了往日的風采。此時,一些精明的河南商人,發現在珠江邊經營彩燒作坊卻是一樁有利可圖的生意,他們把景德鎮的外銷畫琺瑯瓷的繪畫工藝簡化處理後,憑藉廉價密集的勞工,大大降低了製作成本。又利用靠近珠江邊歐洲洋行的地利之便,在6、7月商船靠岸廣州時立即根據外商的訂單,在廣州將手中庫存白瓷胎批量加工成彩瓷,趕在12月至來年3月及時交付全部成品,以便歐洲商船能夠隨著新的季風到來時及時起航,他們以此加採瓷器在歐洲瓷器市場上爭得了一席之地,廣彩就這樣誕生了,紫砂加彩的想法也同時萌生了。 乾隆年間再從琺瑯彩中衍生出「粉彩」的技法,以玻璃白為底色,加上琺瑯釉於其上,色階增多,色調溫潤柔和,與景德鎮瓷器已難分軒輊。嘉慶、道光年間因國力衰退,工藝繁複、造價昂貴的琺瑯彩衰退,代以一種以藍釉為底,白釉作畫,間雜以其他顏色的「藍白釉」,其顏色較為深邃者年代較早,約在乾隆晚期間。道光到同治年間,則流行小面積加彩的「點彩」,是不先在壺身打底色而直接以色料繪到壺上的技法。 晚清光緒年間到民國初年,因為外銷日本與東南亞的興旺,加彩、點彩在趙松亭的「藝古齋」紫砂大戶的鑽研下又得延續、復興近30年,只是施釉加彩的技法,雖然讓紫砂也同樣擁有瓷器亮麗多彩外貌,但是卻掩蓋、破壞了紫砂特有的材質美,也失去了泡茶後散熱、保鮮、不變味等多種功能。如同清代阮葵生(1727-1789)在《茶餘客話》所稱:「近時宜興砂壺覆加饒州之鎏(釉),光彩照人,卻失本來面目。」這也道出了紫砂彩釉壺最終沒被廣泛愛壺、愛茶者接受的原因!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