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7/23 16:08:23瀏覽1997|回應0|推薦0 | |
探究一把「潘稚亮與裴石民合製的青灰泥棋形平圓壺」 2018.7.23 陳宗嶽 寫於台北 底款「石民氏」、蓋款「石民」。 長20.6公分長,寬13.1公分,高5.5公分,重575公克。
2003年,看到一把刻有俊秀銘文且砂質顆粒分明如鯊魚皮的裴石民款青灰色平蓋圓壺,當時大陸收藏風潮方興未艾,台灣紫砂壺仍屬低潮時期,因此仍能看到各地匯聚的老壺,由於收藏是一種「癮」,讓人「痛」並「快樂」,其中最大的遺憾是「錯過」。因此秉持「訂標準、先收藏、後研究」的收藏準則,先收藏了這把自大陸輾轉流入台灣的壺,之後依據壺上銘文確認這是裴石民在1938年的作品,只是壺上的銘文一邊是楷書、一邊是篆書,絞盡腦汁總有幾個字難以解讀。
篆書銘:平圓合度棋形似,規制居然復古能,推繹南通寧拙言,印壺一例可同論。
楷書銘:昔為張嗇翁笵陶印,翁謂與其巧毋寧拙,今時作法務用新奇,此壺獨不失古意,古斯拙已。戊寅,芔盦並識。
一、解讀出壺上所有銘文字義 到了2016年,調整生涯規劃,開始修改收藏態度,轉而為「收而不研者陋俗,藏而不鑒者庸傻」的態度積極研究所藏,12月中專程請教了在台灣、美國舊金山、大陸重慶教授書法、對書體研究甚深的的張梅駒老師,才解讀出所有字義,但是仍無法確認這樣俊秀且入木三分的銘文是出自那位名家之手? 只是依據壺形為它取名「1938年裴石民製扁圓壺」。也依據落款「芔盦」,推測是時年27歲的黃龍(1912—1988,字石蠹,號樂公,又號芔盦、勁草,江蘇宿遷人,長期定居徐州,彭城書派代表之一,現代著名書法篆刻家。生前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分會理事,徐州市文聯委員,徐州市國畫院創作員。)所銘刻,此一探究遂暫時告一段落。
2017年1月中旬,看到自1月12日在宜興市博物館展出的「紫泥清韻、皇家品味」—故宮博物院藏宜興紫砂回鄉展的展品之中,有一把清末宜興窯裴石民款壺,屬於清宮舊藏的紫砂茗,與這把壺極其相似,因而確認了裴石民確實做個這款壺形,只是那把清宮舊藏壺沒有這把裴石民在1938年製作的扁圓壺上有精彩的銘文。
二、閱讀中找到「裴石民、潘稚亮合作製壺,壺、字雙絕,堪稱紫砂藝苑的一段佳話」 2018年7月13日晚,仍在閱讀紫砂相關文稿時,忽然覺得「才府」網站2015,10.13刊出的《民國紫砂史話》第十期中一段「裴石民、潘稚亮藝同“古拙”」的文字非常熟悉,當下再找出這把「1938年裴石民製平蓋圓壺」與「裴石民、潘稚亮藝同“古拙”」文章中的銘文比對,除了文章中因為「芔」(通「卉」,ㄏㄨㄟˋ,huì)字的簡體字形打不出來以空格跳過之外,其中還有7個字有出入,推測是辨識造成的差異,先摘錄原文如下,紅字為差異處,也是錯誤處:
1938年,名藝人裴石民和金石家潘稚亮合作了一把紫砂壺——棋形平圓壺。此壺壺蓋似平非平,壺身圓形微凹,流、把適切有力,形製復古,胎質細緻,入手沉重,風格古拙。底鈐“石民氏”方章,蓋印“石民”小章,壺身正面由潘稚亮撰寫並鐫刻的篆書詩句: “平圓合度棋形似,規制居然復古能,推繹南通翁拙言,印壺一例可同論。” 壺身另一面刻楷書題記: “昔為張嗇翁范陶印,翁謂與其毋巧寧拙,今時作法各用新奇,此壺獨不失古意,左斯拙己,戊寅芔盦並織”。“芔盦”即潘稚亮。由名藝人裴石民製壺、金石家潘稚亮題刻,可謂名工、文人珠聯璧合,壺字雙絕,堪稱精品。更重要的是,我們從銘記還能瞭解一位近代史赫赫有名的人物——張謇。 題記中的“張嗇翁”以及詩中的“南通翁”均指清代狀元張謇(ㄐㄧㄢˇ,jiǎn)。張謇(1853—1926),近代立憲派,資本家,字季直,江蘇南通人。光緒狀元。1895年,開始創辦大生紗廠等多家實業,還舉辦了一些教育文化事業,把實業教育稱為“富強之大本”,但在政治上則主張立憲。著有《張季子九錄》《張謇丞稿》《張謇日記》《嗇翁自訂年譜》。張謇與儲南強有交往,或許是這個關係,又認識了潘稚亮,潘還為張謇“范陶印”,印用紫砂泥製范(陶范又稱印模,是一種用陶泥燒製成的模子,主要用於青銅器的鑄造。)刻印;且張謇在治印方面的藝術觀點是“毋巧寧拙”,這一觀點得到潘稚亮的認同,而裴石民在製壺方面亦崇尚“古拙”的風格。正因為大家藝術觀點相同,所以才有潘稚亮牽線,由裴石民為儲南強先生“供春樹癭壺”配蓋和為“聖思桃杯”配托之舉;並與裴石民合作製壺,壺、字雙絕,堪稱紫砂藝苑的一段佳話了。
三、比對"青灰泥棋形平圓壺"與"紫泥棋形平圓壺"的異同 2018年7月18日晚,在快慰多年疑惑一朝得解答時,卻遺憾始終沒有照片可資比對,因而繼續以新搜得的「棋形平圓壺」這壺名去搜尋,結果在百度文庫裡找到一篇2011.09.25由常州大學設計藝術系任衣偉、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楊京玲聯名發表的一篇"試析裴石民紫砂藝術之成因"論文,其中述及:
雖然在壺上題詩刻畫也能提升紫砂藝術品的文化品味,但從現在能見到的作品來看,除了潘稚亮之外,裴石民的茗壺作品上幾乎沒有請人題詩刻畫的。現藏於故宮的"棋形平圓壺"可以作為裴石民紫砂藝術中"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典範。 台灣靜觀堂1993年2月出版的《宜興古陶器鑑賞》一書收錄了裴石民於1938年創製的另一更為精美的"棋形平圓壺",潘稚亮在此壺上題詩云『平圓合度棋形似,規制居然復古能,推繹南通寧拙言,印壺一例可同論。』此壺是裴、潘兩人友誼的見證,也是他們藝術上見解一致,靈犀相通的寫照。
此文除了點出這把"棋形平圓壺"是「裴、潘兩人友誼的見證,也是他們藝術上見解一致,靈犀相通的寫照。」之外,也指出了「除了潘稚亮之外,裴石民的茗壺作品上幾乎沒有請人題詩刻畫的」的特殊性。除此之外,也找到台灣靜觀堂1993年2月出版的《宜興古陶器鑑賞》上有這把"棋形平圓壺"的照片。
2018年7月19日,經網路搜尋,查到台灣專門販賣各國東方美術、展覽圖錄的「汗牛文物藝術書店」有這本絕版書,還按訂價2600元打九折。當下即撥電話詢問還有沒有現書?在確定有書之後,20日下午即去位在台北市信義路三段147巷17弄7-2號的「汗牛文物藝術書店」購書,順便再帶了一本鴻禧美書館在1980年10月出版的《中國雅趣品錄-宜興茶具》。書店林老闆與我聊起來,我說:我以前每個月固定會來您這藝術類書籍最齊全的汗牛書店報到一次,看看有什麼新書!只是後來網路的便捷,促使我的閱讀習慣改變了。同時間工作人員一查電腦,我從2009年以後就沒去過了,老闆說:這9年正是汗牛書店最艱困的時候,老讀者漸凋零,或改變閱讀習慣;年輕人又沒有閱讀實本書籍的習慣,讓他這老派的書店經營者,如今也不得不用臉書來行銷。我告訴他:我就是在網路搜尋到汗牛書店的臉書上有這本書才來的。 2018年7月19日傍晚,打開台灣靜觀堂1993年2月出版的《宜興古陶器鑑賞》,找到242~243頁介紹"裴石民棋形平圓壺"的壺身兩面照片、兩枚印章照片與規格、款識、斷代、鑑賞、備考的文字,比對情形如下: 1、這把"紫砂細泥棋形平圓壺"高5.6公分、長19.5公分,與我這把"青灰泥棋形平圓壺"的長20.6公分、高5.5公分的尺寸相當,也都在測量的誤差範圍內。 2、比對印款,兩壺的印章都相同,只是"青灰泥棋形平圓壺"的蓋款印章因為粗砂質而呈模糊狀,底款印章因較大而印文清晰可見。 3、《宜興古陶器鑑賞》登載了壺上篆書與楷書的銘文,兩把壺在銘文內容與排列位置都一樣,但是在書寫的書體上有些微差異,例如在楷書這句「翁謂與其巧毋寧拙」的書體上,"青灰泥棋形平圓壺"用的是正體的「與」字,"紫砂細泥棋形平圓壺"用的是簡體的「与」字,其他還有類似「正楷書」與「楷帶行書」的書體小差異。 4、《宜興古陶器鑑賞》並沒有敘述如《民國紫砂史話》(第十期)中「裴石民、潘稚亮藝同“古拙”」的製壺因緣,顯然這本書出版時,撰稿者如同絕大多數喜壺者尚不知道這段歷史。 5、在鐫刻時的刀法上,"青灰泥棋形平圓壺"刻的入木三分,筆筆到位。"紫砂細泥棋形平圓壺"銘刻的較淺,走筆也有些行楷的味道。 6、在242頁備考欄中特別說明:「余近日偶見有偽作者,形制皆同而氣度全失,胎為紫砂,而鬆散輕薄入手即判,銘文皆依此壺描摩(摹)而筆法刀法盡非。噫!偽作之惑亂人誠無了日耶!人自不識土、不識書、不識刻宜其不識壺也,將奈何!」說明1993年坊間已有仿製的紫砂棋形平圓壺,只是土、字、韻皆差。 7、因為《宜興古陶器鑑賞》的版權頁上特別註明:本書之文字和圖片都有版權,非經發行人之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做全部或局部之翻印或轉載。因此,本文只能做文字的敘述性比較,如要看書上的照片,只有像我一樣去找本《宜興古陶器鑑賞》做實本閱讀。但是,我是如實的做了最真實的比對。
四、結論:裴石民、潘稚亮1938年合製了"青灰泥棋形平圓壺"與"紫砂細泥棋形平圓壺"這兩把壺 壺身正確銘文: 篆書銘:平圓合度棋形似,規制居然復古能,推繹南通寧拙言,印壺一例可同論。 楷書銘:昔為張嗇翁笵陶印,翁謂與其巧毋寧拙,今時作法務用新奇,此壺獨不失古意,古斯拙已。戊寅(1938年),芔盦並識。 1938年,紫砂名藝人裴石民和金石家潘稚亮合作製作「棋形平圓壺」,如同1948年顧景舟與江寒汀、吳湖帆、唐雲、戴相明合作製作「大石瓢」,參與者人手一把,因此裴石民和潘稚亮都有一把刻有相同銘文的「棋形平圓壺」,而且也不會多,因為在壺上銘刻這樣的小字是非常費力與耗神的。 比較這兩把壺上的銘文,"青灰泥棋形平圓壺"的工整、力道優於"紫砂細泥棋形平圓壺",顯然被郭沫若稱為「切玉聖手」的金石家潘稚亮在刻完第一把"青灰泥棋形平圓壺"之後,也有些氣力虛弱,所以在刻第二把"紫砂細泥棋形平圓壺"時,自然而然的入刀氣勢減弱,字形筆畫略減,運刀走筆較圓潤而帶些行書味。 所以這兩把「棋形平圓壺」都是紫砂名藝人裴石民和金石家潘稚亮合作製作的,而且只有這兩把,多了不合規矩!也做不來。 至於這兩把"青灰泥棋形平圓壺"與"紫砂細泥棋形平圓壺"燒成後如何分配?我以為裴石民一定會禮請較其年長11歲的潘稚亮先選,潘稚亮則會把"青灰泥棋形平圓壺"讓給裴石民,潘稚亮自己則保留"紫砂細泥棋形平圓壺"。這是我的看法,不知將來是否有機會驗證這一推論。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