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98年/吳舜文新聞評論獎/請君入甕或與卿共舞之2
2009/11/05 01:37:18瀏覽551|回應0|推薦0

好的兩岸經濟關係,就是好的政治關係 

ECFA未列入兩岸下半年第四次談判的議程,引發種種揣測及議論。有人認為只是推遲,而非破局;有人則認為北京方面已無意於此,ECFA恐怕沒戲唱了。

一年來,兩岸關係進展快速,確實展現出空前歷史機遇的氣勢。然而,伴隨著兩岸關係快速發展,卻也立即出現了經濟與政治如何協調整合的問題。有人認為,馬政府「先經濟/後政治」的主張,「只談經濟/不談政治」,將使馬政府太過傾中,而恐有「經濟被(大陸)內化/政治被消化」的疑慮。另有一類看法則認為,馬政府「先經濟/後政治」的態度,已被北京視為另類兩國論,兩岸互信瀕於解體,因而大陸方面已對ECFA的議題興趣缺缺。

這兩類議論皆甚尖銳深刻,卻見仁見智至南轅北轍的地步。一方認為馬英九傾中,將被大陸「消化」;另一方則認為馬英九傾獨,將受北京懲罰。 

其實,「先經濟/後政治」不僅是馬政府的主張;中共領導人亦一向持此觀點。此類主張,用意是在緩解雙方壓力,創造空間;所以將「經濟」與「政治」作二分法,並作出「先/後」的區隔。然而,兩岸之間何事不含政治,何事不是政治?兩岸經濟互動的法制化,又何一不是政治所決定,更何一不會產生政治效應?三通只是經濟嗎?難道不是政治?金融協議又只是經濟嗎?難道不具政治效應?

一年來,兩岸經貿法制化的快速發展,原即是雙方高度政治性的決定,而其必然衍生的政治效應亦當在雙方的估算之中。此種政治效應,或許使得台獨變成更不可能,卻亦顯示北京已知必須駛離武力統一的軌轍;兩岸關係於「不統/不獨/亦統/亦獨」之間,在「和平發展框架」上呈螺旋上升狀態演進。 

這樣的策略,應當是在「台灣不能台獨/北京不能武力統一」的包夾中形成的思考。北京方面希望台獨意識能夠在台灣淡化,而馬政府方面則希望化兩岸敵對為雙贏共存。北京當然希望朝統一方向發展,卻知首應說服台灣的民意,亦即通過台灣民主機制的檢驗;馬政府則不主張台獨,但「不獨」亦「不統」。這是一個「包夾中的平衡」。在現狀下,北京不會傻到認為一個主張「統一」的台灣政府能夠維持得下去;馬政府也不會愚至認為主張「兩國論」是解決兩岸僵局的處方。 

在這個「包夾中的平衡」中,台灣要做到的是,使北京認為台灣對中國不是一個敵對的存在;北京要做到的則是,使台灣人民相信改善兩岸關係有助於提升台灣的尊嚴與利益。台灣畢竟是一極有活力的民主體制,多數民意主張維持現狀,台灣的主政者因此不可能冒進搞台獨,而北京亦不可能令台灣政府淪為北京的「看守政府」而妄想其尚能維持。所以,北京不至於用粗暴的手段求統一,也不可能使台灣淪為在北京施捨性「採購」政策下的餵養物。因為,那不是台灣人民要的兩岸關係,也不是能使台灣人民產生好感的兩岸關係。最重要的,那不是台灣能夠生存發展之道;台灣若因北京所扭曲的兩岸關係而難以生存發展,北京感受的壓力亦將相對升高。 

因而,我們相信,ECFA只是推遲,而未必是破局;倘若我們的推測有誤,也希望情勢能夠迴轉。畢竟,ECFA或CECA,是胡六點的主張;且北京高層還屢屢聲明「名稱不重要」。兩岸當局雖皆聲稱ECFA是「經濟性」的,但正如前文所言,在本質上卻是一個政治性的決定,且亦將產生深刻的政治效應。那個效應是:兩岸將因ECFA而有一個更能互利雙贏的和平發展框架。 

不必再將一年以來的兩岸新機遇及新思維套進陳腐的「統/獨」公式中。只要兩岸能維持一個好的經濟互動關係,那就絕對也就是一個好的政治關係,亦必會發生好的政治效應。比獨好,也比統好!

所以,「只談經濟/不談政治」的說法,是說不通的。

2009-05-13/聯合報/A2版】 

民進黨知道什麼叫做「經濟民主」嗎? 

民進黨說:主張簽ECFA須經公投,不是「政治動員」,而是要建立「經濟民主」的機制。 

請問民進黨:舉世簽訂數百個FTA,哪一個經過公投(歐盟進入政治整合時除外)?議簽ECFA若須經過公投,己方底牌盡揭,將如何與底牌全蓋住的北京專制政府談判?再者,請問民進黨,貴黨過去執政八年期間,對外「積極管理」,對內「二次金改」,又有哪一項尊重過「經濟民主」,更有哪一項曾交付「公投」?

談起「經濟民主」,民進黨確實應當痛切反省自己過去執政八年在「經濟民主」上的惡劣表現。去年立委與總統選舉,民進黨慘敗,本報社論曾經著文討論過「經濟」與「民主」的關聯;值今既然有人提出「經濟民主」的議題,不妨與民進黨溫故知新。

去年五月一日,本報社論題為〈政黨競爭的新標尺:全球經濟與單一選區〉,內文指出:過去二十年,台灣「民主化」的主題是「本土化」;政黨競爭的主要標尺是「外來政權/本土政權」、「愛台/賣台」、「台灣人/中國人」等等。但是,隨著全球化、中國崛起,及台灣邊緣化等的趨勢出現,「經濟民生」逐漸成為台灣的主要社會議題。一方面,由於台灣採行自由經濟並面對全球化,人民率皆期望執政者能改善經濟民生的環境;另一方面,台灣又實行民主政治,人民可以透過選票來操持國家路線。因此,能夠增進改善經濟民生的國家路線,會受到選民支持;對經濟民生不利的國家路線,會遭到選民的反對。 

於是,在不知不覺間,台灣政黨競爭的標尺,漸由「民主/本土」的聯結,轉變為「民主/經濟」的聯結。「民主」不再被「本土」的假議題所挾持,「選票」被視為可以改善「經濟民生」的手段。 

準此以論,台獨勢力在二○○八年急遽式微,除了是因民進黨失政敗德以外,最主要的原因亦在台獨的鎖國與內耗,不利台灣的經濟民生,所以也就不符合現今的民主認知。二○○八年立委及總統選舉的結果顯示:台獨是「害經濟」的,所以台獨也是「反民主」的;由於「經濟的台獨」不可行,所以「政治的台獨」受質疑。 

過去,在「民主/本土」的舊標尺下,李登輝與陳水扁可以用「政治路線」來決定其「經濟路線」;但是,今後在「民主/經濟」的新標尺下,政黨似乎應以「經濟路線」來決定其「政治路線」。因為,在「自由經濟/人民要活下去」,及「民主政治/人民可以選擇國家路線」的交互作用下,任何政黨若堅採與民生經濟背道而馳的國家路線,恐怕難以在民主選舉中獲得支持。 

若要談「經濟民主」,以上論述或許可供民進黨認真參考;亦即,「經濟民主」的真諦應反映在「治國理性」上,而不宜淪為「公投」之類的政治操作。

準此以論,面對十餘國家已與中國簽訂FTA,且累計二十餘國家即將與中國簽訂FTA,此一架構已是接近全球半數人口的最大經濟體,而台灣顯然不可自外於此一架構;故而,若從「經濟民主」的觀點來看,這已不是要不要與中國簽ECFA的問題,而是應當將焦點擺在如何始能趨利避害地簽。亦即,不能「光靠罵國民黨」(蘇貞昌語)。因而,與其玩弄民粹公投,將ECFA當作選舉動員的政治玩具,民進黨何不善盡在野黨的角色,對馬政府及彼岸北京政府,用心用力地在「如何簽」方面表達台灣民間的聲音? 

既然民進黨提出「經濟民主」的概念,正可藉此反省過去八年執政期間「經濟」背離「民主」的異象,並設法在民進黨未來的政經論述中,將「經濟」與「民主」作一理性的聯結。民進黨之敗,豈不正是敗在違反「經濟民主」?

2009-06-26/聯合報/A2版】

解脫「歷史束縛」,轉向「地理驅動」

——馬總統的「新地理思維」曾是民進黨的「跨世紀藍圖」 

你信不信?馬英九總統最近(就在前天)提出的「新地理思維」,竟然與民進黨十二年前發表的「跨世紀建設藍圖」有六七分神似。 

前天,馬總統與美國智庫CSIS舉行視訊會議,提出「新地理思維」。他說:他的政府重視的是台灣的「地理位置」,而非「歷史」;台灣的東、西、南、北邊,分別是美國、中國、東協與日本等世界前五大經濟區(除了歐盟);因此應善用台灣的樞紐地位,讓台灣串聯這些經濟區。 

十二年前,一九九七年,民進黨發表「跨世紀建設藍圖—國土發展計劃」。大要指出:台灣不是中心,也不是邊陲;而是一個有活力、有反省力及有創造力的海陸界面與東西橋樑。 

兩者皆屬「新地理思維」,豈不有六七分神似? 

十二年前,許信良任民進黨主席,主張「大膽西進/經營中國」;前述「跨世紀藍圖」就是出自那般的豪情壯志。當年,台灣正陷於「台灣主體論」的爭議之中(是中心?或是邊陲?);但「跨世紀藍圖」,則試圖以「台灣機能論」(是海陸界面與東西橋樑)來取代或補充「台灣主體論」。「主體論」的主軸,是政治的、歷史的;「機能論」的主軸,則是經濟的、地理的。 

台灣久陷歷史與政治的束縛之中,但台灣欲脫離束縛的機會,卻在我們的經濟能量及地緣優勢。馬總統說,他重視的是台灣的「地理位置」,而非「歷史」;此話或可作部分補充,較周延的表達應是:台灣唯有善用其地緣優勢及經濟能量,始有改善其政治處境及開創歷史新運的可能性。在這一方面,民進黨十二年前的「跨世紀藍圖」,指台灣「有活力、有反省力、有創造力」,其所強調者應也是這種思維境界的調整;至於指出了台灣可以作為「海陸界面/東西橋樑」,則豈不儼然可說是馬總統「新地理思維」的預言與先聲? 

雖然,後來民進黨的這一張「跨世紀藍圖」淪為廢紙,許信良亦被掃地出門;但畢竟顯示,民進黨內也有此類「新地理思維」,且迄今依然潛伏存在,而許信良也又回到了民進黨。如今重閱這張十二年前的「跨世紀藍圖」,倘若後來陳水扁八年執政能稍存此念,民進黨大概也不會誤國殃民到今日這種地步。 

看馬總統的「新地理思維」,將台灣在全球四大經濟區的中心地位點出,應可感知他想用經濟改善國家政治處境、想用地理開創歷史機運的用心。而十二年前,民進黨的「跨世紀建設藍圖—國土發展計劃」,欲將台灣建設為「海陸界面/東西橋樑」,難道不是同樣的政經思維?又難道不是同樣的國家生存戰略? 

談到這裡,不能不令人為民進黨惜,更令人為民進黨悲!民進黨想要改變歷史,卻因昧於國際潮流而被歷史束縛;想要改善國家政治處境,卻因囿於意識形態而被政治束縛。民進黨那一套「正名制憲/獨立建國」的論調,只是一場撕裂族群的民主內戰而已,如何能改變歷史?又如何能改善國家政治處境?民進黨十二年前所說的「活力、反省力、創造力」,今安在哉? 

台灣必須從「歷史束縛」,轉向「地理驅動」。不論稱此為「新地理思維」,或「海陸界面/東西橋樑」。此路雖必是坎坷崎嶇,但這是台灣更生的唯一道途,捨此不能救台灣。

民進黨中的有心人,何不回視十二年前那浪漫豪壯的一頁?「歷史束縛」不能救台灣,焉能救黨?

2009-04-24/聯合報/A2版】

六四是不是「反革命」? 

二十年前,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七日,首波悼念胡耀邦的北京學生聚集天安門廣場,星火燎原,情勢一發不可遏止;四月二十六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題為〈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並將這場民主運動指為「少數人發動的反革命動亂」。

四二六社論的「定性」,火上加油;運動頓時從天安門漸漸蔓延擴展至全國各地,終於演成六四事件。如今匆匆二十年過去,六四事件的「定性」問題,仍未解決。 

四二六社論的定性站不住腳。若謂是「少數人發動的反革命動亂」,但全國數億人次參與的運動並不是「少數人」,且民主解放的主張其實原是中共「人民革命」的號召而非「反革命」,動亂若係指叛變亦是莫須有的欲加之罪。

二十年來,北京當局似亦嘗試修正對六四的定性,「反革命動亂」的說法已經罕見,而漸漸出現「北京事件」、「八九那件事」之類中性詞彙。因為,中共新一代領導人心裡應當皆很明白,之所以造成六四事件,是因當時的黨政治理與民間的期待出現重大落差;時至二十年後的今日,主政者其實更沒有理由斥責學生當年所表達的理念與期待;而必須承認,學生們其實是指出了主政者在「革命」表現上的殘缺與落後,自不能將學生指為「反革命」。甚至可以這麼說,改革開放也是六四學生心之所嚮,只是他們的期待更高於此而已。因此,即使就中共在文字章典上的精神正統而言,六四也是「革命」的,而不是「反革命」!

六四已與五四的歷史脈絡聯結。六四發生當年,正是五四運動七十周年;而六四可謂是五四的晉階,亦是中國的民主思維更趨草根化的重大進程。例如,五四人物存留在記憶中的是胡適、陳獨秀等學者;但六四存留在記憶中的人物,卻是真正的學運領袖。何況,五四當年,即使大師級的學者,也仍如無頭蒼蠅一般地在九流十家中衝闖;但六四畢竟加上了七十年的歷史滄桑,一般學生的定見已不難超越五四當年的先驅。如果五四是中共眼中的神聖民主運動,六四當然也是。北京當局應思考的是,不必將六四打成「反革命」,而當自我檢討,是否回應並實踐了自五四至六四一脈相承的中國人民的期待? 

中國大陸民間,對六四有兩種評價。一、六四收場,換來二十年的經濟發展、大國崛起;二、六四不死,中共在六四的教訓之後勵精圖治,回饋人民。這兩種看法皆證實了六四的重大意義。就中國而言,六四對民主自由的解放主張,也許在朝野間對程度及階段有不同的思慮,但終究不能否認其「革命性」,亦即不能指其為「反革命」。後人將永遠如此看待五四,也將永遠如此看待六四。

再以六四看兩岸關係。其實,國共內戰,也是發生在前述那個「沒頭蒼蠅的時代」,火中取栗,卻未必確有澄清天下的真知灼見;現在國民黨政府經威權統治終於走上民主,共產黨政權經幾次治理浩劫終於走上改革開放,即可證昨非而今是。如今到了馬英九、胡錦濤這一代,兩岸關係當然仍舊存有許多程度及階段的缺口,但雙方心中皆應十分明白,什麼是正確的而暫時做不到的,什麼又是錯的而千萬不能做的。 

六四雖未深入兩岸關係,但六四的民主憧憬卻無兩岸的分際可言。準此以言,不論對內對外,北京當局眼前應只是尚做不到「民主」的標準,卻不能否定這個標準。此即所謂「是正確的而暫時做不到的」。至於什麼是錯的而千萬不能做的?這應是指,兩岸如今可謂是重新又回頭面對在五四尚未了結的治國方案大辯論,而絕不能再是一場軍事內戰。 

六四曾經造成中國秩序動盪,就此或許也可說是一場「動亂」吧;但六四的精神卻不是「反革命」,反而是青年們對「革命」最天真與最熾烈的信仰與追求。中共領導人即使口裡不便如此說,但心裡要明白:中國的方向只有一個,從五四到六四皆是指往這個方向。

2009-06-03/聯合報/A2版】 

借用本報社論

王毅:經合協議 要「與卿共舞」

央視專訪 對我五月參與WHA「審慎樂觀」 政治軍事上

可由學者、退役軍人展開交流 

【特派記者汪莉絹、李春/北京報導】

中共國台辦主任王毅昨天就目前兩岸關係焦點問題,接受中央電視台專訪;針對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他借用本報三月四日的社論說:「如果借用台灣『聯合報』社論的比喻來說,我們希望雙方都不要搞一廂情願的『請君入甕』,而是要搞互利共贏的『與卿共舞』,共同攜手應對金融危機挑戰,共同謀求兩岸的發展與繁榮」。

這篇專訪有四千多字。對於兩岸簽署經合協議,王毅指出,兩岸就這一問題還沒有開始商談,甚至連非正式的事務級接觸都沒有展開。但大陸的態度是明確的,簽訂這一協議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實現兩岸優勢互補,最大可能地追求兩岸互利雙贏。至於何時開始商談,以及具體內容、形式和名稱等,可以通過雙方平等協商進行充分討探討。如果台灣希望上半年兩會商談時就此進行討論,大陸持開放態度。

對於台灣今年五月能否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王毅說,WHA的具體問題,他對此持審慎樂觀態度,只要雙方共同努力,不斷創造條件,就能夠開闢解決問題的前景。

在政治軍事方面,王毅說,有一種思路,就是可以先由專家學者就國家尚未統一前的政治關係,以及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等開展學術交流;也可以從兩岸退役軍人交流開始,啟動兩岸軍事問題的接觸。 

對於今年的兩岸關係,王毅提出三方面的期待:一是加強和深化兩岸經濟合作。 

他說,大陸願意通過積極努力和兩岸協商,爭取盡早實現兩岸經濟往來的正常化,進而推進兩岸經濟合作的制度化,同時也願開始探討兩岸經濟關係的機制化安排。

第二是大力開展兩岸文化和教育交流。 

第三是開展兩岸各界,特別是基層民眾之間的大交流。 

他表示,大陸真誠歡迎更多的台灣同胞,尤其是中南部地區的鄉親們,找機會來大陸走走看看;大陸也會進一步鼓勵和推動更多大陸民眾赴台,目前要重點增加大陸赴台旅遊人數。

2009-03-12/聯合報/A10版/兩岸】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opydesk&aid=3467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