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98年/吳舜文新聞評論獎/請君入甕或與卿共舞之1
2009/11/04 23:49:18瀏覽748|回應0|推薦1

正視現實:兩岸「十六字訣」的共同前提 

「中華台北/中國台北」,一字之差,為何爭得面紅耳赤?可從兩岸的「十六字訣」談起。

兩岸各有十六字訣。台灣方面的十六字箴言,是蕭萬長在博鰲所說:「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大陸方面的十六字方針,則是胡錦濤在連胡會所說:「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 

兩相對照,雙方一致的觀點是「擱置爭議,追求(共創)雙贏」。雙方不同的表述則在:台灣強調「正視現實」,大陸主張「建立互信」。 

台灣強調「正視現實」,引申之義就是「一中各表」,因為「中華民國」正是必須「正視」的「核心現實」。大陸主張「建立互信」,引申之義就是「一中原則」,亦即反對「法理台獨」。

如今的問題是:「一中各表」包容了「一中原則」,但「一中原則」是否容納了「一中各表」,尚欠明朗。這就回到了是否要「正視現實」的問題,也就是回到了是否要「維持現狀」的問題;畢竟,對於台灣而言,若無「中華民國」,「現實」就會改變;對於北京當局而言,若無「中華民國」,「現狀」亦無以「維持」。 

台灣在「二次政黨輪替」後,「正名制憲」的「台灣國路線」暫告隱退,如今馬英九政府的「中華民國路線」之核心政策是:一、護守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憲法的「現實」與「現狀」,不主張「正名制憲」,不主張「台灣國」;二、願意在「一中各表」的原則下,與大陸擴大交流,追求雙贏。換句話說,這就是:「正視現實,共創雙贏」。

馬政府的兩岸政策,迄今仍受台灣民意的相當肯定,這也是馬英九及國民黨年初贏得立委選舉及總統大選的原因。基於同樣的原理,馬政府的兩岸政策未來能否持續開展進行,仍然須以獲得台灣民意的支持為前提。也就是說,前述「中華民國路線」的建立與持續,皆須築基於同一原理,那就是:必須獲得台灣民主體制的認同。 

當多數台灣民眾認為,「中華民國路線」能夠維護台灣的利益與尊嚴,這個路線自然得以成立並持續;但若認為,此一路線不能維持台灣的利益與尊嚴,這個路線就會被民意質疑,甚至主張此一路線的馬英九政府亦將難以維持。 

最近的事例是「中華台北/中國台北」之爭。其實,國家的隊名變成「中華台北」,已是極大屈辱;若再被改成「中國台北」,恐怕只有退賽一途。這件事,從台灣版的「十六字訣」言,已退無可退;從大陸版的「十六字訣」言,亦不可得寸進尺。北京當局此次能在「協議範圍以外」的媒體用語亦加調整,自應視為「釋出善意」。 

這樣的思考,亦可推演至已經迫在眉睫的台美軍購及參與聯合國議題等。台美軍購不可能達到具備主動攻擊能力的水準,卻是台灣主體性的心理支撐;至於參與聯合國,在台灣已是勢成騎虎的政治議題,恐怕亦不能喊停就停。這些舉措,自護守「中華台北」,至台美軍購、外交休兵及參與聯合國等,皆是馬政府因「正視現實/維持現狀」而不可不為,且就兩岸關係的發展看來,大抵亦是北京當局必須「擱置爭議/求同存異」之處,否則如何「共創雙贏」? 

兩岸的「十六字訣」,大陸版以「建立互信」始,其意是反對走向「法理台獨」;台灣版則以「正視現實」始,其意是在維護「中華民國」。其實,「正視現實/維護中華民國」與「建立互信/反對法理台獨」存有頗大的交集地帶;因為,無「中華民國」即無「建立互信」之憑藉可言。北京當局應當以這樣的思維,來回應「中華台北/中國台北」的爭議;並以同樣的思維,來面對台美軍購、外交休兵及聯合國議題。 

畢竟,台灣是一個民主體制,唯當台灣的民意認為「中華民國」能夠維護台灣的利益與尊嚴,才可能支持「中華民國路線」的兩岸政策。就此以言兩岸的「十六字訣」,北京當局若不能「正視現實」,將如何與台灣的民意「建立互信」?【2008-07-31/聯合報/A2版】

統一不是北京的好選項

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明天揭幕。利用奧運的聚焦效應,藏獨與疆獨皆生事端,日前喀什的手榴彈攻擊事件造成公安人員十六死十六傷,更是怵目驚心;相對而言,這段期間海峽兩岸的關係卻呈現出近年來難得的平和與安定,仔細思量,其間應有發人深省的政治啟示。

北京的對台政策,不外三個選項:一、片面強行統一;二、面對「台灣國成立」;三、維持中華民國。理智思考,在中國大陸的政治民主及經濟發展未達相對成熟的境界之前,對北京而言,上述三個對台政策的選項,最差的就是片面強行統一,最佳的則是維持中華民國。

為何有此說法?先談統一:一、在中國大陸的政治民主及經濟發展未臻相對成熟前,若欲強行統一台灣,不免訴諸武力或接近武力的政治暴力;二、以武力或政治暴力強行併吞的台灣,必然成為統治的難題;三、因為,台灣經歷四次總統直選,已有完整的民主體制,若以強力併吞的方式統一台灣,釀成血仇,台灣必較新疆、西藏及香港更難治理。綜上所述,對北京而言,「統一」也許不難,出兵即有可能;但強行統一後,如同打開了潘朵拉魔盒。 

再者,為何「面對台灣國成立」的排序在「統一」之後。一、因為,台獨被北京視為挑釁,被國際視為「片面改變現狀」,屆時北京若採武力因應手段,可以解釋為被動作為,不是主動宣戰;二、然而,台獨若引爆兩岸戰爭,則又不啻可能進入前述「強力統一」的邏輯之中,其後續血仇效應無異。 

因此,對於北京而言,「維持中華民國」乃最佳選項。不論從任何觀點看,北京皆沒有將台灣強行變成新疆、西藏或香港的道理,亦即沒有強行統一台灣的道理:一、強行統一的過程可能玉石俱焚;二、強行統一後的局面可能後患無窮;三、台灣必將是比新疆、西藏及香港更大的統治難題。 

其實,北京當局近年來已然大幅調整了對台政策的主軸思維:一、由反對現狀,變成了「維持現狀」。過去北京反對現狀,因為現狀就是分裂;現在主張維持現狀,則是默認「分裂分治」的現實,二、由宣稱「中華民國已亡」,變成「反對法理台獨」;換句話說,只是反對改名換姓的「台灣國」,但確認中華民國不是台獨,亦確認中華民國未亡。 

因此,本文指出「北京對台政策三選項」的排序,或許並非僅是出自主觀想像,而是點出了已經顯現於北京當局政策抉擇的客觀事實。因為,對於北京來說,唯有「維持中華民國」,始能避免「統一」的難題,也才能避免「台獨」的風險;這應是北京對台政策的最佳選項,跡象顯示,北京似乎也正朝這個方向移動。 

我們曾經指出,兩岸關係應當從「目的論」的舊思維,改換成「過程論」的新觀念。所謂「目的論」,就是只知強調統一或台獨之「目的」,甚至因「只問目的」而「不擇過程」;所謂「過程論」,則是基於雙贏的善意,不斷地在良性互動的過程中,累積互信;就「過程論」的觀點而言,「目的」可以水到渠成,但不可「果未熟強摘瓜」。準此以論,北京當局從「反對現狀」變成「維持現狀」,從「中華民國已亡」變成「反對法理台獨」,皆可視為由「目的論」向「過程論」的移動;這個移動,也許是謀定而動,亦可能是務實面對情勢而渾然尚不自知。 

北京當局看一看新疆、西藏及香港的情勢,即知台灣的情勢更非一般;若要處理台灣問題,必然不能如過去以「消滅中華民國」為手段,反而應在如何「維持中華民國」。或許正因如此,北京從否認「九二共識」,變成承認「九二共識」;且胡錦濤更在布胡熱線及新華社英文稿中承認「一中各表」。跡象顯示,北京高層似乎已經漸有此見,但一般工作層次對此尚無體會;或者,有此念者亦將此視為權謀,卻不能認知這是一個跳出過去窠臼的新信仰與新價值。因為,兩岸關係的最高信仰及最高價值,應是雙贏共生,而不是相互毀滅。 

胡錦濤說:「要實事求是地尋求(兩岸)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真正解決問題,做到行穩致遠。」既然「統一」不為台灣接受,「台獨」不為大陸接受,就本文的論題而言,這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就是:維持中華民國。

2008-08-07/聯合報/A2版】 

歷史卷軸:「八二三」五十周年 

今天,是八二三砲戰五十周年紀念日;明天,是北京奧運閉幕日。 

歷史猶如一幅巨大卷軸,世人不能預知其尚未展開的部分。五十年前,金門廈門發生海陸空大戰;誰會料到五十年後,金門廈門成了小三通口岸,商旅絡繹不絕。五十年前,台灣在動員戡亂時期,蔣介石正值二次連任總統,且在籌劃修改臨時條款無限期續任;誰會料到五十年後,台灣已經解嚴,二次政黨輪替,且四次直選總統。五十年前,毛澤東高舉「三面紅旗」,後來又發動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誰會料到五十年後,鄧小平主導的「改革開放」能有今日局面。五十年前,中國遍地的「土高爐」騰笑國際;誰料到五十年後,全世界都看到李寧「飛簷走壁」點燃了奧運聖火……。

五十年,金門變了;五十年前毛澤東原想用鋪天蓋地的砲火打下金門,五十年後金門卻形同兩岸的政治臍帶。五十年,世界變了;冷戰結束,共產主義破產,全球化的經濟運動推倒了意識形態的壁壘。更重要的是,五十年,兩岸變了;不再聽到「解放台灣」或「漢賊不兩立」之類的口號,取而代之的是「共創雙贏」。

歷史猶如一幅巨大的卷軸,拉高視野,可以看出一條清晰的「中心軸線」。在八二三那個年代,兩岸的鬥爭被化約成「領導人與領導人」的鬥爭,一方說「殺朱拔毛」,一方說「消滅蔣匪」;或化約成「黨與黨」的「國共鬥爭」,一方要打倒共產黨,一方要消滅國民黨。不過,即使在那樣的年代,這幅歷史卷軸仍然隱伏著一條中心軸線,那就是「共產主義與三民主義」的路線競爭(即使大半是口號),這是一條「訴諸人民」的政經體制與社會理想的競爭;因而,一方楬櫫「解放台灣」,一方標舉「解救大陸同胞」。也就是說,即使在那個年代,「人民」仍然是歷史的中心軸線,兩岸的政權皆須以「順天應人」來自我合理化與正當化。

回首尋閱這幅卷軸在五十年前的圖像,恐會令人啞然失笑。大陸方面,「三面紅旗」搞得天怒人怨,餓殍千里,竟能妄言「解放台灣」?台灣方面,則在戒嚴及白色恐怖統治中,連台灣人民的民主自由及富足亦尚未滿足,又豈能奢言「解救大陸同胞」?

兩岸皆應慶幸,兩岸的問題未在五○年代解決,亦應慶幸迄今仍尚未解決。因為,如今已經證實,當卷軸愈向未來展開,前述的那一條「人民」的中心軸線,就愈形凸顯放大,那就是說:兩岸的政黨、政府、政權,皆愈來愈知尊重「人民」,而雙方「人民」在各自的內政及兩岸關係的發言地位也已明顯提高。政府必須回應人民的期待,人民不再是政府的籌碼。這幅歷史卷軸現在已經翻展至這樣的情境:一、台灣方面已經四次直選總統,難道至今連鄉鎮選舉都辦得零零落落的大陸還要「解放台灣」?二、大陸方面的「改革開放」有重大成就,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大陸,又如何再說「解救大陸同胞」?

歷史卷軸有一條清晰且堅定的中心軸線。那就是政府應為人民服務,人民不再是政黨或政府的籌碼;換句話說,這一條中心軸線的核心內涵就是民權與民生,也就是民主與富足。當大陸與台灣的政經體制各自皆能在民權與民生上真正回應並滿足人民的期待之時,八二三砲戰解決不了的兩岸問題,屆時亦自有解決的可能性。 

鄧小平在一九八○年談兩岸統一的條件,他說:「歸根到底還是要把我們(中國大陸)自己的事情搞好。我們在政治上和經濟上要比台灣優越,經濟發展上也要比台灣有一定程度的優越,沒有這一點不行」。鄧小平所指的「這一點」應當就是歷史的「中心軸線」;他是在二十八年前說這句話,更令人慶幸兩岸問題在五十年前的八二三沒有解決;也尤其慶幸如今距他說此話又過了二十八年,而兩岸問題仍未解決,但那一條中心軸線已更形凸顯。 

展閱巨幅歷史卷軸。往後看看,向前看看。當年為「反共保台」浴血犧牲的中華民國,竟然今天被台灣有些政客說成「外來政權」或「賣台集團」;經歷三面紅旗及文化大革命的中共政權,如今卻似因北京奧運,浴聖火而重生。果然,歷史猶如一幅巨大卷軸,世人不能預知其尚未展開的部分。

不過,歷史卷軸仍有一條中心軸線,那就是政府必須「順天應人」,必須回應「人民」對民族、民權與民生的期待;這是一條八二三砲火沒有打斷的軸線,未來也將持續延伸開展,不可能以武力切斷。

2008-08-23/聯合報/A2版】 

第四通:海空直通,還要「想得通」 

「三通」這個出現在兩岸間已有三十年的名詞,昨天終於在江丙坤、陳雲林簽字後實現。 

通航、通郵、通商,這是人貨及訊息的「三通」,而一切的本源皆在「第四通」:兩岸朝野在思想觀念上必須「想得通」! 

其實,二十年前,自蔣經國開放「老兵探親」後,兩岸三通即已啟動;唯海空皆通,卻並未「直航」。昨日簽署,不是為了「通航」,而是為了「直航」。直航之所以蹉跎延遲了二十年,可見兩岸朝野皆有「想不通」之處,但並非「不想通」。 

可通航而不准直航,確有令人想不通處。例如,從台北到北京,命其須在香港中轉;豈不正如自台北到高雄,命其須在澎湖中轉?尤其,九七香港主權轉移後,已成中國領土;情勢遂成了只准「直航」中國的香港,而不准「直航」中國其他城市,尤其令人想不通。這種「想不通」的交通設計,虛耗了驚人的金錢與可怕的時間,違情悖理,究竟是在何處想不通? 

三通真正的發動者是蔣經國,回應人則是鄧小平。蔣經國在解嚴的大架構下,同時也開放了「老兵探親」;於是,在「老兵探親」的名目下,使得觀光貿易皆並駕漸進。蔣經國解嚴,使台灣在政治上不致窒息,開放兩岸交流則使台灣在經濟與兩岸關係上不致窒息;而且,解嚴與交流兩手同時放開,使台灣能以民主體制與大陸交往,亦使大陸須回應台灣的民主體制。 

過去二十年,兩岸不斷發生尖銳的衝突摩擦,致使直航遲誤至今日,其中「想不通」之處正在於:一、台灣方面,主政者李登輝及陳水扁,玩弄政治權謀,撕裂國家,在兩岸關係上未能正確引導民意,致使兩岸互信完全解構;二、大陸方面,一直不知「以大事小」,而只知「以強制弱」,仍以「國共內戰」來看兩岸關係,而未能回應台灣民主機制下的民意感受。 

其後果是:大陸方面,強以「一國兩制」、「一個中國」或「和平統一」來範限台灣。而台灣方面,則李登輝雖曾有國統綱領及密使來往,最後卻抬出了壽命只有幾天的「兩國論」;陳水扁則先有「中間路線」及「四不一沒有」,但最後卻陷於「自欺欺人」的「正名制憲」。過去這二十年,可謂是北京當局把李扁從中道逼回到台獨之路;而李扁引發的兩岸激盪,又將北京帶回到今日較趨平和理性之路。兩岸終於簽署了直航協議,這莫非是想通了? 

錯中學,這二十年的血淚經歷,對兩岸朝野皆是痛苦教訓。台灣方面,若不是李扁二人將台灣人民欺愚太甚,又使兩岸關係扭曲太甚,即不可能有兩次政黨輪替;二○○○的國民黨及二○○八的民進黨,皆因兩岸政策失敗而喪失政權。相對而言,北京方面若非目睹台灣二十年來的社會翻騰,又怎能體悟台灣民主政治的微妙?如今,「一國兩制」漸漸淡出,「和平統一」也不再是主打口號,取而代之的是「維持現狀」、「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及「互利雙贏」、「和平發展」。

可見,這二十年的激盪翻騰,已使兩岸漸漸「想通了」,直航遂亦順理成章。因此,昨日江陳會的簽署,三通並非最重大的成就,最大的成就應是協議達成所反映的兩岸思維的重大調整與改變。也就是說:「想得通」比「三通」的成就更大! 

站在「歷史與現實」的大座標上,如今兩岸三黨的落腳點已然顯現:民進黨又回到「消滅共匪」與「台灣國」的時代,共產黨則在「陳雲林要不要稱呼馬總統」的門口徘徊,國民黨則在民進黨及共產黨的兩面壓擠之中。 

讓我們回到蔣經國的思考架構:台灣應以正常的民主體制與大陸交往,不要玩弄民主,不要撕裂國家;大陸須回應台灣的民主體制,不要扭曲民意,不要有「誰吃掉誰」的念頭。

2008-11-05/聯合報/A2版】 

兩岸大鬥法:騙養套殺vs.裝吃閃活 

陳雲林離台前有感而發地說:「做相同的事,你們做會比我們做來得更困難。」

這是一針見血之言,也是設身處地之論。兩岸未來交涉,倘若皆能以這一句話所呈現的思維與情懷為準據,兩岸之「和平發展」(陳雲林語)容可寄以樂觀。 

為何台灣方面做會比大陸方面做來得更困難?原因很多,但主要因大陸是專制體制,而台灣是民主體制。北京主政者只須在決策階層拍板即可,而且可以全盤調控舉國資源;但台灣方面卻必須通過民主體制的激盪,主政者亦無可能任意調度社會資源。 

其實,陳雲林的「你比我困難說」亦可稍作延伸或修正。一、兩岸若要透過交流協商來建立「和平發展架構」,則台北當局的「困難」,其實也正是北京當局的「困難」;雙方當局若不能共同努力來回饋台灣人民的期待,及化解台灣人民的疑慮,「困難」將不只在台灣,而其實是兩岸共同之「困難」。二、台灣因民主機制而產生的「困難」,其實也正是台灣與大陸交涉的重要折衝籌碼與安全憑藉;台北當局必須堅守「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底線,而北京當局若不能以真誠實效來說服感動台灣民眾,即不可能解決「困難」。 

經歷這次江陳會的五日風潮,兩岸當局皆應已深刻體認,「困難」的關鍵是在「民心」。因此,江陳會後,兩岸當局(尤其是北京)應當領悟:真誠比三通機制重要,兩岸交往必須化權謀為真誠;亦即,不宜再有「誰吃掉誰」的念頭,而應先營造一個能夠回饋及說服多數台灣民意的「和平穩定發展架構」。 

兩岸今日角力,難謂沒有爾虞我詐的權謀思考。北京方面的權謀是「騙/養/套/殺」:用「九二共識」之類的籠統語言「騙」住台灣,再以開放三通、陸客來台等「養」台灣,在建立傾斜的依賴關係後「套」住台灣,最後則生殺由之。台灣方面的權謀則是「裝/吃/閃/活」:對「九二共識」等籠統語言「裝」作解決了問題而不深究,設法促成三通並「吃」大陸的養分,再用養分來建立台灣的主體地位以「閃」避北京的套結,進而謀求兩岸共存共榮的「活」路。

這種權謀角力,可謂有目共睹。台灣部分民意之所以反對馬政府的交流政策,就是恐懼會墜入「騙養套殺」的陷阱;而台灣部分民意之所以支持馬政府的兩岸政策,就是寄望台灣能「裝吃閃活」。

然而,兩岸若要真正實現「互利雙贏」、「共存共榮」,卻應是在「騙養套殺/裝吃閃活」之間,找到「不統/不獨/不武」的「和平發展」之路。

台灣問題、中國問題及兩岸問題,皆不可能以權謀解決,而必須訴諸真誠實效來贏得民心。就中國問題言,應當加速中國內部政治與經濟的改革開放;就台灣問題言,應將兩岸問題的解決寄託於台灣的民主機制;就兩岸問題言,則台灣民眾不能同意,或沒有實惠,或認為有失尊嚴的兩岸政策架構,皆非務本治本之道。這就是本文想要表達的主旨:兩岸之「和平發展」,不能靠一眼即可識破的「權謀」,而要真能感動及贏得「民心」。且台灣問題、中國問題與兩岸問題必須在「民主/民生」上,找到一脈貫通的全盤解決之道。 

權謀者的看法甚至認為:北京只要放任台獨亂台,即可兵不血刃地取下台灣;但是,一個若是被台獨撕裂與毀滅的台灣,恐對兩岸關係將是更難以收拾的災難。正確的道路是,北京即使暫不能「法理承認」中華民國,亦應在「利益議題」及「尊嚴議題」上,回應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政治經濟穩定,則兩岸關係自然穩定。 

江陳會五日風潮給北京當局的啟示應是:「和平發展」應可修補或取代「和平統一」,成為兩岸互動的核心理念;不能「和平發展」,不可能「統一」;即使統一,亦絕無可能治理。因為,台灣不是香港,也不是西藏。

2008-11-19/聯合報/A2版】 

《三論胡六點》系列之一

胡錦濤的三尊重:和平發展就是民主發展

胡錦濤除夕談話的主軸是「和平發展」,通篇用心在於「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 

我們認為,「和平發展」在運作層次應當落實在「民主發展」之上,亦即必須寄託於「建構兩岸關係民主發展架構」。 

胡錦濤認為,三十年來兩岸關係的實踐,體現了尊重歷史、尊重現實、尊重人民願望的實事求是精神。這「三尊重」可順向演繹:歷史的演變,改變了現實;現實的演變,改變了民意的內涵。然而,亦可反溯詮釋:民意的演變,改變了現實;現實的演變,改變了對歷史的思考。 

胡錦濤談「尊重歷史」,他認為:今日兩岸情勢,是一九四九年「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其實,六十年前的「中國內戰」,一方面是國共兩黨的政權之爭,但更深一層的意義,卻是中國走哪條路之爭,更是中國人民要求統治者尊重民主、改善民生之爭;何況,六十年後,當歷史的進程演化至今日地步,所謂「中國內戰」,當然已非「國共內戰」那種狹義,而是在全球化的趨勢下,所謂的「內戰」其實已經演化成兩岸在追求普世價值及民生福祉上的合作與競爭。六十年前,國共用流血「內戰」來分割人民;六十年後,難道仍要讓人民用「內戰」來取捨政權? 

胡錦濤談「尊重現實」,似乎已對歷史的詮釋有了修正。他在談話中,使用最多的詞彙之一,就是「務實」,且對鬆綁台灣的國際空間表達善意,此皆顯示其「尊重現實」的態度。他又說,「兩岸可以就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這是過去未有的論述。第一,他再次確認了「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之存在,這應是說,「統一」是「未來式」,而「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當予承認並維持;這應當就是近年兩岸所說「維持現狀」的意思。第二,他又指出,在「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可以就兩岸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若依此論,兩岸是否可能出現「前統一」、「準統一」或「非統一」的「政治關係」,已予人極大想像空間。這一部分,明天可作續論。總之,胡錦濤似乎承認,今日的兩岸現實,畢竟已與六十年前的「內戰」不同。 

胡錦濤對「尊重人民願望」,亦有發揮。他提到「台灣意識不等於台獨意識」,這雖不是新論述,但應是表示認知到「台灣意識」的主體性;至於他對民進黨再次喊話,也是回應台灣政黨政治所反映的多元民意。只要北京當局能夠體認「台灣意識」(人民心理)與「政黨政治」(政治體制)這兩大塊,在務實協商下,兩岸關係即應可找到和平雙贏的道路。 

回頭談「三尊重」。六十年前,兩岸關係就歷史言,是內戰與國際冷戰;就現實言,是「解放台灣」與「反攻大陸」;就人民願望言,則兩岸人民皆是「內戰」的工具與芻狗。然而,六十年後,就歷史言,則是民主與民生至上及全球化;就現實言,則是「分裂分治」、「尚未統一」、「統一不易」;就人民願望言,則誰敢又誰忍叫兩岸人民再像六十年前那般因「內戰」而相互殘殺? 

其實,自蔣經國宣布解嚴及鄧小平操持改革開放以來,兩岸的歷史詮釋、現實思維及人民願望皆已大幅改變;這應當即是「三尊重」的新內涵。 

蔣經國一手解嚴,一手以開放探親啟動兩岸交流;即已將兩岸關係與台灣的民主政治繫為一體。台灣主政者必須依民主運作來推動兩岸關係,這正是去年台獨失勢及兩岸交流再起的原因;而北京當局亦必須在台灣的民主體制中,找到化解兩岸難題的條件,這則是近年來北京漸從「必須停止分裂,儘速統一」轉至「承認尚未統一的特殊現狀」之原因。至於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廣義而言亦是民主取向,民生掛帥,對外「和平崛起」,對內揚棄「階級鬥爭」,當然亦不可能再用狹義的「內戰」來定義兩岸關係。 

六十年來,歷史改變現實,現實改變民意內涵;六十年後,則已是民意改變現實,現實改變歷史詮釋。胡錦濤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何不落實於「兩岸關係民主發展架構」?【2009-01-07/聯合報/A2版】

 

《三論胡六點》系列之二

難道要台灣倒退回頭選特首? 

二○○五年「連胡會」以來,潛隱已久的「一個中國」、「中國統一」及「一國兩制」等兩岸語彙,又在胡六點中出現。

胡錦濤的談話,既是借一九七九年《告台灣同胞書》三十周年之題而發,為了追溯淵源,為了表彰傳承,自然要重新啟用這些歷史語彙。當然,這些語彙所蘊含的思維無疑亦是胡錦濤個人的認知與追求;唯就大處來看,胡錦濤雖然是「中國統一」的「目的論」者,但他在通篇談話中,亦顯示他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過程論」者。 

統獨議題,皆是「目的論」;急統急獨,更是不問「過程」、不擇手段之「唯目的論」。「過程論」,則是延緩對「目的」的追求,而主張以「互動過程」來累積解決難題的資源與條件。亦即,目的論不接受現狀,主張改變現狀;過程論則主張尊重現狀,維持現狀,改善現狀。胡錦濤近幾年來的表現,應可視為從「目的論」,向「過程論」移動;他未放棄「目的」,但向「過程」傾斜;也就是從高喊「統一」,轉移至承認並重視「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

目的論極易形成僵局。以在北京對台政策中好久沒有出現的「一國兩制」而言,「一國」作何定義?連胡錦濤此次都未說「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制」又作何定義?對香港言,兩制是委選特首,但台灣卻已直選四屆總統,難道要台灣倒退回頭去選特首? 

北京過去是「目的論」者,不接受現狀,主張改變現狀(推動統一);但自二○○○ 年前後以降,則與美國一起主張維持現狀,反對「片面改變現狀」,原因是台獨聲勢上揚。但是,「現狀」作何定義,是否在某種程度上承認及維持「中華民國」,卻是似有改變又迄無進展。然而,若不維持中華民國,如何維持現狀?若不接受中華民國,現狀是什麼?

北京近年來的說法是:「儘管兩岸尚未統一,但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此種理論這次也見諸胡六點。在現實上,這應當是指兩岸雖以「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分裂分治,但仍同屬「一個中國」。倘係如此,就「屋頂理論」而言,「一個中國」即應是指「台灣/大陸」或「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上的「第三概念」。但是,在北京的實際操作中,顯然並非作此定義。 

欲重建兩岸關係,須從「目的論」及「過程論」兩方面皆進行改善。就目的論言,例如,「一個中國」的「屋頂理論」,若不能跳出「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片面主義」,即生僵局。就過程論言,則胡六點此次多所著墨,包括簽定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與亞太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停止涉外事務之內耗、鬆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建立軍事安全機制、達成和平協議,及就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等等。這些均是強調「多辦好事/多辦實事」的「過程主義」,辦了或許有利於「統一」,但更重要的是尤其有利於維持「尚未統一/統一不成」的「現狀」。

兩岸互動,從「目的論」朝「過程論」移動,應屬正向發展。最好是以正確的「過程」,自然帶出「目的」;而不是用強拗的「目的」,扭曲了「過程」。否則,倘若是以台灣倒退回頭選特首的「一國兩制」為「目的」,不僅「目的」不能達成,且將毀掉在「過程」中所產生的種種可能性。 

在胡六點中,還看不出「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究何所指。是否指一個新的「屋頂理論」?是否指一個「不統/不獨/亦統/亦獨」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是否有尊重歷史、尊重現實、尊重人民願望的新內涵?能否為兩岸關係帶入一個新的「過程」?在在似乎皆有想像空間。

2009-01-08/聯合報/A2版】

《三論胡六點》系列之三

「未統一」比「統一」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胡錦濤說,「兩岸可以就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就其上下文來看,這似乎是在過去所指的「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及「和平協議」之外,首次拋出的新議題。其間充滿想像空間。 

香港實施「一國兩制」,維持資本主義民主體制,且朝直選特首邁進;若與香港對照,則倘在台灣實施「一國兩制」,是否即應維持中華民國的體制,並繼續直選總統?答案其實十分清楚。否則,難道要台灣倒退回頭選特首?

本文所指的想像空間在此。比如說,倘若採邦聯制,即可在「屋頂理論」下,維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雖未統一,但同屬一個中國」;而既未「統一」成為「單一國家」,則亦符合「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且並非「兩個中國」,又可堪稱作「一國兩制」。至於邦聯的正副元首,可由兩岸交互輪替。有沒有這種想像空間?這算不算「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 

此處並非要討論邦聯制,而只是想強調想像的空間可以有多大。若要討論「尚未統一前的兩岸政治關係」,就台灣而言,其底線或許是不能接受「一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大陸而言,其底線則是不能接受「法理台獨」。在這兩條底線之間,應當即是廣闊的想像空間與經營平台,其中自可包括了諸如邦聯制等思維與設計。 

胡六點橫看成嶺側成峰,引起見仁見智。但是,如昨日社論所說,他將兩岸關係的重點從「終極統一」(目的論)移至「和平發展」(過程論),則應是多數人可以接受的解讀。其實,兩岸在未來相當時期中,確實不可能「統一」;因為,對台灣言,在現今條件下,統一就是被併吞;對大陸言,即使統一,也難治理台灣;對「中華民族」言,則若因勉強統一而摧毀了台灣已經實現的民主成果,那將是無可彌償的「民族」損失。因而,談「終極統一」之目的論,不如談「和平發展」的過程論;在努力經營「過程」之中,自會出現想像空間。 

昨日社論說,胡錦濤對「過程論」多所著墨;他廣泛論及社會、文化、經濟、外交、軍事、政治等領域。倘若胡錦濤所說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最高準則,則在政治面,北京除了應當尊重台灣的民主體制,其自身亦應努力提升大陸的民主內涵;正如前天社論所說,「和平發展」就是「民主發展」。相對而言,在政治以外的各方面,如社會、文化、經濟、外交、軍事等領域,則胡錦濤已指出了諸多可以用心用力之處。我們認為,藉著在這些領域方面的努力,可以影響及引導民意朝正面思考,進而營造累積解決兩岸政治難題的資源。 

倘若胡六點出自真誠,我們認為,在短期內北京可藉WHA及東協加N作出初步印證。WHA是關於第五點的「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也是近年台灣視聽的焦點,北京沒有理由不作回應。東協議題則是關於第二點「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同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的可行途徑」,這應是近期測試北京真誠的關鍵考題。我們必須提醒:若在這類題材上加添政治黃魚,將有反效果,甚至破局;倘能就WHA論WHA,就東協談東協,則反而能為兩岸關係添增政治好感。

今年是兩岸分裂分治六十周年。兩岸難題不易出現一個一次解決的整體包裹方案(Holistic Engineering),而必然是一個逐步化解歧見的點滴工程(Piecemeal Engineering)。換句話說,北京若能將心力從「統一」之目的論,移轉至「未統一」的過程論,這或許就是胡六點所主張的「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之意旨所在。

其實,所有的「過程」,皆是階段性的「目的」;反過來說,即使有一終極「目的」,在達成「目的」之際,亦是另一「過程」的開始。例如,東西德「統一後」的「過程」,比當初「統一」之「目的」的實現,可謂更加艱辛。何況台海兩岸? 

對兩岸而言,「未統一」,比「統一」,其實有更大的想像空間與經營空間,也有更大的各自轉圜餘裕。這或許亦是胡六點的思考基礎。(系列刊完)

2009-01-09/聯合報/A2版】 

硬屋頂、軟屋頂、巧屋頂

──CECA是「新屋頂理論

Smart Power被譯作「巧實力」,為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所提出,以與「硬實力」與「軟實力」作出區別。

此一概念或許可用來調整兩岸議論已久但尋無定策的「屋頂理論」。屋頂理論主張:兩岸分隔為兩間「房屋」,但共有一「屋頂」;如此,既分隔,又有聯結,情勢即可穩定。早期常聞「硬屋頂」,例如「一個中國」,因此有「一國兩制」或「邦聯」等主張;後來則強調「軟屋頂」,如「中華民族」、「兩岸都是一家人」、「骨肉兄弟」等說詞。「硬屋頂」太沉重,「軟屋頂」太空洞;所以迄難成為兩岸共認且有效的「屋頂」。因而,令人想到:如今逐漸浮現為兩岸議題的CECA(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或許可以構築成一個「新屋頂理論」,且可能是一座「巧屋頂」。

在經歷六十年的兩岸角力後,尤其經過二十年來的兩岸敵友互動後,兩岸朝野皆應明白:兩岸關係已不可能用極端及簡單的「統獨爭議」來定義及操作。在現今的可能想像中,兩岸最佳的境界,應當是「不統/不獨/亦統/亦獨」,共同維持一個「和平共榮」(馬英九語)或「和平發展」(胡錦濤語)的互動框架。這正是「維持現狀」近年成為台美中三邊主流思維的的原因;此一思維,可藉「屋頂理論」進行落實操作。因為,屋頂理論之中,原即涵蓋了「不統/不獨/亦統/亦獨」的思考。

「硬屋頂」行不通,台灣不同意「一國兩制」,大陸則不接受「邦聯」;「軟屋頂」,「兩岸都是一家人」之類的訴求,或許可營造氣氛,卻非操作機制。因而,CECA這個經貿架構,即有可能成為兩岸的「巧屋頂」。 

兩岸各有底線,台灣的底線是保有主體性、不被大陸併吞,大陸的底線是不容「法理台獨」;但兩岸亦有共同的憧憬與追求,那就是「和平共榮」或「和平發展」。倘以CECA的「巧屋頂」,取代政治性的「硬屋頂」及抒情性的「軟屋頂」,兩岸即可相互守住「不統/不獨/亦統/亦獨」的底線,並共同朝向雙贏共榮的憧憬邁進。 

一般皆僅將CECA視為一個經貿架構,但若從「屋頂理論」的角度切入,必能領略更豐富的內涵與高度。正因如此,兩岸若欲進行CECA之建構時,尤應注意不要藉CECA作政治文章;倘若CECA變成一座含有政治作用的「硬屋頂」,「巧」意盡失,即恐非台灣民意輿論所能接受。 

回頭從實務面看CECA,有人對CECA的效益高下見仁見智。正如三通,三通實現對台灣未必立即有大利,但不通對台灣則必大不利;同理,不必渲染CECA的直接效益,但若無CECA,對兩岸經貿法制化及台灣經貿地位突破邊緣化亦必大不利。倘若CECA不設無理的政治前提(正因迴避政治因素,所以是CECA,而非CEPA),又倘若CECA能在「雙贏共榮」的憧憬下,將兩岸各自及共同的經貿成就極大化及最佳化,並得以化解台灣經貿地位邊緣化的危機,台灣朝野應當樂觀其成。何況,CECA若是「巧屋頂」,正可藉以跳出統獨爭議,實不宜又捲進統獨大戰。

CECA若成「巧屋頂」,應可緩解「硬屋頂」的訴求,更無需強加「硬屋頂」;而兩岸若能真誠維繫這座「巧屋頂」,共同促進最大最佳的經濟成就,亦可發願將「巧屋頂」變成一座「金屋頂」。

2009-02-14/聯合報/A2版】

北京的思考:請君入甕或與卿共舞?

ECFA(原稱CECA)在台灣已經吵得如火如荼,但海峽對岸卻只是輕描淡寫,幾乎不動聲色。然而,要兩個人才能跳探戈,ECFA的前景如何,不能只看台北一廂情願,也要看北京作何思考。 

其實,北京的意念,也許才是ECFA成敗的關鍵。倘若北京是想藉此「請君入甕」,ECFA就不可能簽得成,即使簽成了也可能反使兩岸關係更形扭曲,更加惡化;相對而言,北京倘若有「與卿共舞」的想法,兩岸通過ECFA這一場行雲流水的探戈,非但可能將雙邊盤根錯節的關係理順,也應能藉此建立可大可久的「和平發展」框架。一念之差,判若天壤。 

北京不免會有「請君入甕」的想法,而台灣則一定會有「不可入甕」的顧慮。北京的短視者或許會想,藉由ECFA將台灣「套」住,即可恣意生殺予奪。但是,倘係如此,台灣的民意如何能答應簽字?而簽成以後台灣人民若覺得「入甕」,處境惡化,將對北京當局的邪念惡意如何看待?又如何維繫一個平衡穩定的兩岸關係? 

ECFA若簽成,必定會使兩岸關係更趨緊密。但此種緊密關係,切不可使台灣在民主機制及經濟發展上感到更受制於北京;而應使此種關係,有助於台灣更能維持其內發性的民主機制與經濟活力。只要ECFA能使台灣人民感知並證實此點,台灣人民就會支持ECFA,也就會因ECFA而支持此種建設性的兩岸關係。這樣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opydesk&aid=3467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