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於谷歌的去留,中國政府立場明確
2010/03/22 03:32:35瀏覽374|回應0|推薦1

前言:

     這裡還沒有轉載過香港文匯網的文章,這是第一篇......20101月初谷歌(Google)表示正在評估公司中國業務運營的可行性﹐並可能完全退出中國市場。……谷歌高級副總裁、公司發展兼首席法律顧問大衛多姆德(David Drummond)代表谷歌執筆發表聲明

http://cn.wsj.com/big5/20100113/bog105425.asp

在經過二個多月與中國政府的談判後,谷歌近日將做出最終決定:一、是否退出中國市場,二、以『何種方式』退出。福州伯在118也發表了一篇『谷歌事件有點不尋常』,文末只說了一句:「Google事件會不會成為剛剛形成的美中戰略伙伴關係的『轉折點』,值得關注……」。

福州伯認為谷歌100%會退出中國市場,而這絕對不只是一個跨國企業退出中國市場這麼單純,這個事件代表美中談判破裂,而這個談判歷時二個月,……福州伯認為美中關係已從『剛剛形成的美中戰略伙伴關係』質變為『新冷戰時期』,請先看看中國政府對於谷歌的明確立場:

- - - - - - - -

【中國拒絕「政治的谷歌」與「谷歌的政治】

http://news.wenweipo.com/2010/03/20/IN1003200031.htm

【文匯網訊】先是毫無證據地控訴遭到中國政府支持的黑客攻擊,後來又以「最後通牒」的蠻橫姿態威脅要求中國取消依法管理否則退出網絡搜索市場,繼而又是美國政客們和一些政府機構紛紛跳上檯面,為其「撐腰打氣」,共同演出了一場鬧劇。 

一個以擁有雄厚高科技和創新精神而著稱的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谷歌,終於不再「遵守」在商言商的普世之道,露出一張「政治臉孔」。這不能不讓人們質疑谷歌作為一個「商業公司」的獨立性,及其背後支持者的真正目的。 

 按道理,已經在中國經營了4年並為自己起了一個好聽的中國名字的「谷歌」,不應該不知道,無論在哪個國家經商都應該尊重遵守所在國法律、制度的國際商業通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入鄉隨俗」,贏得豐厚的客戶市場與商業利益。 

 網絡空間也存在著主權和邊疆,必須受到各國法律法規的管制。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允許互聯網傳播色情、暴力、賭博和封建迷信,發表有關顛覆政權、民族分裂、宗教極端、種族主義、恐怖主義、仇恨排外情緒的信息,甚至煽動「顏色革命」。 

 令人遺憾的是,從「谷歌事件」可以看出,谷歌來華的真正目的似乎並非「拓展商務」,而是充當了借助互聯網輸出思想,進行文化滲透、價值觀滲透的工具。據美國《華爾街日報》披露,谷歌創始人之一布林,因曾「在原蘇聯度過童年」,所以對於與政府內容審查合作的道德困境更顯突出,他多次向同事和朋友吐露其在華經營的矛盾心理。 

 既然互聯網是自由的,那麼谷歌又憑什麼打著「信息自由」的旗號處心積慮地將美國的價值觀和評判標準強加於中國,並通過改變中國的社會制度建立美國的「思想霸權」「文化霸權」?! 

 谷歌高層與美國官方的關係可謂千絲萬縷。據美國《環球政客》網站報道,谷歌是奧巴馬競選陣營的第四大贊助者,目前已有四名谷歌高官服務於美國政府,其中包括將任美國國防部副助理的前谷歌無線產品管理主管阿加瓦爾,而五角大樓還有一些安全專家來自谷歌也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谷歌正在成為一個被政治化的品牌,這或許是政客們樂於見到的,但無疑也是這個已經憑借互聯網技術創新贏得競爭優勢的知名跨國公司的悲劇。當一個商業公司缺乏應有的獨立性和商業道德準則,人們又憑什麼相信其提供的搜索內容不帶任何偏見?正如那家披露谷歌與美國政府關係的美國網站所評論的:「當想到谷歌的管理層不斷跑往白宮的路上,人們有理由擔心谷歌送來的東西,加上了多少美國政治的私貨。」 

 瞭解谷歌歷史的人知道,谷歌創始人相信谷歌有能力「通過信息自由傳播民主」,並奉行一個信條「不作惡」——DON’T BE EVIL。但善惡的標準又是什麼呢?它不是由谷歌公司來單方界定的,更不是由美國一個國家說了算,否則對美國有利的就是所謂「善」,對美國不利的就一概冠以「惡」名。而且,也不是看它說了什麼,而應該看它做了什麼。 

 更不用說,谷歌地圖上清晰地展示著各國軍事及其他敏感設施,惟獨將美國同類設施打上馬賽克進行掩護。一些喜歡使用谷歌的中國網民也許還不知道,鑒於谷歌與美國情報部門的密切聯繫,谷歌用戶的搜索記錄都將被永久保留,以供美國情報部門掌控。據《華盛頓郵報》報道,谷歌尋求美國國家安全局支持,幫助其分析據稱來源於中國的網絡攻擊,並已與美國國家安全局達成合作協議。 

 中國這些年向世界開放的心態和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中國也會按照自己的步驟和意願逐步完善互聯網的管理,這是中國的內政。更何況,作為現實世界的延伸,互聯網是不可能做到毫無障礙的絕對自由,即使在美國也是如此,也未允許互聯網信息傳播的放任自流。「9·11」事件後,美國為了反恐需要,規定警方有權搜索公民的電子郵件通訊,甚至可在不經允許的情況下監視公民通訊,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德國、瑞典等西方國家也有同樣的法案和規定。 

 無論是去是留,谷歌和美國政客合演的鬧劇終究隨著斗轉星移而被人淡忘,已擁有近4億網民的中國互聯網市場也只會日益勃興。但隨著時間推移更加清晰並發人深省的是,谷歌事件的背後,美國正在強力推行的「網絡戰」。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引入網絡戰概念的國家,美國正在把網絡戰作為下一個4年必須應對的現實威脅,美國國防部秘密研發的「網絡武器」正企圖將觸角伸向網絡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有報道說,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今年17邀請包括谷歌CEO在內的信息與網絡經營者參加的小型晚宴,討論如何利用高科技推動美國在世界各地的干預行動,鼓勵民間運動等,稱21世紀的工具諸如微博網站TWITTER、谷歌以及視頻網站YOUTUBE將是關鍵。還有報道說,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網絡戰士」也已得到廣泛運用。據悉,一貫以網絡攻擊受害者示人的美國,目前擁有「網軍」近9萬人,專業黑客達5000多名。 

 或許谷歌正在做最後撤出的準備,或許谷歌仍在猶豫。但有一點是明確的:中國不會因為一家商業公司提出要挾,而允許它破壞市場的規則和法治準則。一家美國的互聯網公司企圖改變中國社會和法律制度的行徑是狂妄和可笑的。中國不歡迎「政治的谷歌」和「谷歌的政治」。

(來源:新華網)(完)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oolbier&aid=387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