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18 13:03:50瀏覽1052|回應6|推薦31 | |
今天中午看到了农民兄贴的的有关《红楼梦》的帖子。有些话偶也正好说说。 10版《红楼梦》被骂不是偶然的,基本上我很不喜欢! 不错,10版《红楼梦》在道具,画面,情节完整度,色彩等等方面确实比之前拍的任何一步《红楼梦》都要好。但是基本上也就如此而已了! 这个10版《红楼梦》基本上只能看做一个华丽包装下,一个个片段编织起来的“情景印象舞台剧”。 这个剧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用大段旁白,音乐,加上镜头的运用(比如情节过渡间不时出现的快慢转化,高低变化,停顿旋转等等)建立一种“俯瞰与旁观”的距离感,全局感,割裂感,隔离感。 个人认为:这个片子的镜头视角完全是用那块“通灵宝玉”的视角作为叙事角度,一切镜头的运用都有一种莫名的“非人感”,而更像是一个外星人来观察一个实验对象。导演的主观表达,意识形态,艺术观点,价值取向完全在镜头里消失了。 不要以为艺术没有导演的“主观表达与意识形态”是好的,这恰恰是一个极大的问题(现在大陆一谈意识形态好像就认为是干扰了艺术创作,其实这是极为愚蠢的)。一切伟大的电影与戏剧,都有其创作者(导演)的中心思想,或者说“灵魂”! 其实拍名著是很难的,这不单纯是“尊重原著”这四个字就可以保证拍好的。拍名著之难就难在把握原著的精神与情节的情况下,作为翻拍者还必须有自己的观点与创造,有自己的诠释与解读。“尊重原著”这个帽子本身就极大的压制了导演的创作空间,但是导演之工作恰恰就是要在这“满团锦绣上再开出一朵白莲花”。 换言之,一个好的翻拍必然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正如一个好的翻译事实上也是一个“再创造”。 翻拍名著就是要把一个名著“立体起来”,其中细致的考据,氛围的构建,细节的丰满,留白的填充,表演细节的创作等等都是导演诉说自己思想,表达原著精神,反应原著面貌,表现原著真实的重要手段。如果翻拍变成了机械照搬,那么显然不会好看;如果翻拍变成了只有画面,没有了观点,那么比之机械更是不如。 87版《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不是因为它面世的时候也被人批评,而是在时间的检验下,在一代代观众的挑剔下(起码60后到80后的三代观众都被它征服,重播的次数就是证明),87版《红楼梦》还是被认为是最能让《红楼梦》“立体起来”的作品——很多情节与人物,给人“从书中走出”的感觉。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87版《红楼梦》有导演的思想与作品的灵魂,并且与文学的《红楼梦》在根底上相通! 有人批评说87版《红楼梦》多少受一些“反封建”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这是不好的。但是,我恰恰认为这才真是精彩!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什么中心思想与灵魂,红学家争论了百年,著作洋洋大观。正如老话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曹雪芹有没有“反封建”,这没有必要去争论。 但是有一点恰恰是被世人所共称的,那就是曹雪芹写《红楼梦》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传统“才子佳人”的套路不见了,曹雪芹写《红楼梦》的人物比之过去的文学形象,显然多了一种“人性”与“宿命式的悲剧感”。 不错,《红楼梦》的艺术特点就是在人物塑造上回归了“人性与真实”,而不是相反!“人性”是《红楼梦》的灵魂!所有意图表达《红楼梦》的翻拍作品都需要在这个精神上与曹雪芹暗合才叫《红楼梦》! 87版《红楼梦》在创作上的重点,恰恰表达了曹雪芹的这种精神与艺术特点。87版《红楼梦》是把《红楼梦》拍的像人间,而不是像“聊斋”或者“昆剧”!如果说,87版《红楼梦》有意识形态,那么这真是太好了!!!87版《红楼梦》在导演的意识形态下很好的表现了“人性”——这是“反封建”的题中应有之意!这是《红楼梦》题中应有之意! 是的,我认为拍《红楼梦》这样的虚幻小说作品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恰恰是尽可能的写实,写明清时代“真实的社会生活”!只有在“真实的社会生活的背景下”才会表现出“真实的人性与真实的精神”,才能承载《红楼梦》的精神与灵魂——才有真正自我的表演余地!大家能够想象一部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可以用“玄幻小说”的舞台技巧去表现么?! 我们简单看看87版《红楼梦》的表演,造型,音乐与情节安排,每一处都力求“写实”,用真正的情节与表演推动全局的发展,来表达人的精神与情感(比如87版没有什么“穿越的铜钱头”,只有真正的人头)! 87版《红楼梦》的镜头是导演的“镜头”,是人的“镜头”,不是什么“外星人解剖地球人”。87版《红楼梦》哪里有那么多情节之外,表演之外的“大段旁白”?!87版《红楼梦》情节之间,全局的流畅哪里是10版《红楼梦》可以比拟的?!87版《红楼梦》是用表演推动情节,用表演告诉我们什么是《红楼梦》;而10版《红楼梦》是用“旁白”推动情节,我们仿佛在听“天书”。 最极端的差距体现在两剧的音乐上!87版《红楼梦》的音乐是人所共知的经典,它经典就经典在87版《红楼梦》的音乐是有灵魂,有语言,有表达!它的每一段音乐都是有目的的!87版《红楼梦》的音乐很好的表现了曹雪芹的《红楼梦》那种对于人性的讴歌与“宿命式的悲剧感”。可以说87版《红楼梦》仅仅凭借音乐和对于音乐在情节中的运用就可以无愧于经典的称号! 但是10版《红楼梦》的音乐呢?无时无刻不在的“啊呀呀”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情节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这个音乐很多时候恰恰是作为一种“噪音”存在而使得观众无法专注于情节与演员的表演。这个昆剧的唱腔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观众:你是观众,你是外来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假的,都是虚无!都是《红楼》“梦”而已! 而《红楼梦》是什么?对不起,音乐没有告诉你! 那么10版《红楼梦》花费了这么大的努力,建立了这样华丽的画面,导演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是非人间的《红楼梦》?还是不知所云呢?! 10版的《红楼梦》在我看来是一场“苍白的华丽”,是一场“愚蠢的虚无”!看完10版的《红楼梦》,观众知道什么是《红楼梦》吗?什么是《红楼梦》的精神吗? 除了留下画面华丽的模糊印象,还有什么表演么?还有有什么经典人物与经典场景是让人不能忘记的?! 当10版的《红楼梦》全力在构建简单的华丽画面和虚幻的非现实氛围的时候,它已经注定是一个失败的作品!它已经注定是一个远离原著,远离曹雪芹的精神,远离《红楼梦》的“支离破碎”!!! 显然,10版《红楼梦》的最核心失败恰恰就在于它没有写实,就在于它没有观点,就在于它没有意识形态与灵魂!它仿佛是漂浮在半空中的“鬼魂”,从每一个片段或者侧面去看,你都会看见一些艳丽。但是整体是什么?灵魂是什么?你全然抓不到一个重点!正所谓,全剧完了却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是一个与你我无关的《红楼梦》!这是一个自言自语,自我迷茫的“情景印象舞台剧”。 写得这里应该是结束了。但是既然谈到了《红楼梦》,突然想用一个什么画面才能表达我心目中大观圆的生活?用一个什么画面才能表达那些生活在钟鸣鼎食之家的,充满美与文化气息的女孩们的日常生活状态?用一个什么画面才能表达这是《红楼梦》的生活呢?! 我几乎没有一丝的迟疑就浮现了这样的画面(求清晰大图): 看,这才是大观圆的生活,这才是时代的样子,这才是《红楼梦》,这才是真正的人啊! 难道我们的《红楼梦》里的女儿是这样的吗?! 哈哈哈哈.......... 题外话:农民兄贴的那几个为10版《红楼梦》叫好的文章,怎么看都像是1000块买来的枪文。实在看得我郁闷!哈哈..........所以写了这个文字。农民兄莫怪! |
|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