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07 03:01:02瀏覽1511|回應11|推薦28 | |
今天打了七千多字後的稿,不覺得累,反而覺得十分有成就,很有效率,趁長官還沒從MSN下線,還主動提報名人理財的專欄。 應是宵夜時間,電鍋隨便煮個麵當晚餐,唏哩呼嚕地吞完後,MSN對話框從右下角跳了出來,U報的專案組傳來徵詢的訊息。 頓時,我有點楞住,不曉得該怎麼回應…曾經是夢寐以求的組別,剛到經濟時,知道他們缺人,還一度覺得自己太早離開U報。 這種感覺若以感情比喻,就像自己暗戀很久很久的人,某天來表白,但當下卻已有男友了,但著實讓靜如鏡面的心,再次漾起漣漪。 半年了,他們還是未找到他們想要的人。 半年了,我漸漸地習慣經濟的高門檻,生硬的文字、生澀的專有名詞、似懂非懂的專業,我像是小孩學寫字,依樣畫葫蘆。 起初,我真很難適應,覺得好像是另一世界,相較過去,人情趣味溫聲、社會殺人放火的新聞,感到經濟的新聞離真實的世界太遠,也因讀者群屬分眾,非綜合報的普羅大眾,就要寫些資方關心重視的報導。 過去自認為擅長的軟性筆調,在經濟,全都使不上力,即使,偶爾想加入現場氣氛,隔天見報,也都被拿掉。 漸漸明白,經濟的風格就是很「實際」,不要空泛的字眼或形容辭彙,每一則都要貨真價實,不只寫政府推什麼政策、立院三讀什麼法案,在這東西之外的,對企業、台灣經濟、兩岸及國際金融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企業及資方如何因應等,字字句句都要「有用」的,長官強調,寫這則新聞要給讀者什麼資訊,讓他覺得真得到東西且有幫助,就算想掰也掰不來。 難怪,剛來經濟的第一天,待過多家平面媒體且當過談話性節目製作人的資深記者就說,在經濟,稿要見報很難,想想過去待的,寫那些真是太容易了。 一主稿、一配稿(特稿)、一表格,這是記者在經濟必要基本規畫套稿的能力。 就在我認為,開始稍稍適應經濟時,U報專案組的徵詢,讓我有些兩難,我就像站在橋中間,進或退,似乎都可、也似乎沒差別,但就停滯了步伐。 查閱知識庫,看了專案組報導,很生活化很軟性,竟然有些不太習慣,我想,或許是習慣了經濟的標準,就連現在看綜合報新聞,也會有些這樣感覺。 不過,老實說,一整份經濟日報翻完,自己應該還有一半以上看不懂。 有時也會討厭經濟太過於實際的感覺,連人都不是有人情味,地方的美好還是令人懷念呀。 究竟,該做什麼抉擇,現在,先不想思考 *謝謝Ofelia的傾聽與分享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