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08 17:27:51瀏覽11633|回應4|推薦6 | |
『唯有我們認為值得且應得的愛,我們才能接受』 from 《壁花男孩》原著小說 那麼停留在一段已經崩壞的關係裡,是認為自己只值得這樣的對待嗎? 小說《壁花男孩》早在1999年出版,既是『暢銷書』也被某些學校列為『禁書』,青少年尋求自我認同的描繪得到廣大共鳴,觸及『毒品』和『性』則引來爭議。 電影《壁花男孩》(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由作者史蒂芬切波斯基自編自導,敘述帶有導演半自傳色彩的主人翁查理(羅根勒曼),是個聰明敏銳卻不知如何融入人群的男孩,高中生活的開始,他遇上賞識他寫作才華的老師(保羅魯德),特立獨行的好友派屈克(伊薩米勒),和令他傾心的女孩珊(艾瑪華特森),學習『做自己』的同時,也不得不正視過往的陰影。 我喜歡電影改編的部分,查理在球場上看到工藝課的同學派屈克,但沒有直接過去打招呼,而是故意移動到他隔著走道的旁邊坐位,等派屈克認出自己,再接受他的邀請和他一起坐,然後去上廁所的珊回來,一屁股坐下後才問查理是誰。短短的情節,突顯查理的小心和體貼,他不把別人接受自己視為理所當然,不會叫派屈克的綽號『惦惦』,改編也顯出派屈克的主動且擅於應對,以及珊直率的性格,比起小說的敘述,電影勾勒三人結緣的開始更有層次。 我喜歡將文字化為影音的迅速直接,比如:片中放出查理送給珊的音樂,馬上感受到他的心情;心儀查理的瑪莉伊莉莎白以篤信佛教的『龐克女』姿態現身,卻被查理想到他爸的說教,讓人明白看似強勢的她,也有矛盾的一面。而當姐姐甘蒂絲被男友打了之後,仍堅持自己可以搞定,觀眾看著銀幕上她和海倫阿姨交疊的身影,立刻了解查理對身旁女性總是愛錯人的心疼。 然而電影的改編,也比原著流露更多的人性陰影,例如:當查理為保護被圍毆的派屈克出手,電影刻意跳過查理打架的場面,也不像小說中交代哥哥曾經教過他防衛,只呈現其他人被揍得很慘的結果,彷彿查理溫和外表下早有著壓抑的暴力。在查理和珊因瑪莉失和時,讓珊說出自己和這些朋友認識十多年,查理不過只是半年的比較,這段小說沒有的氣話,殘酷道出人際關係的位階。另外,暗示海倫阿姨對查理做過的事,翻轉海倫阿姨的形象,是和原著明顯的差異。 喜愛小說的深刻,也欣賞《壁花男孩》的改編,編過《吉屋出租》的史蒂芬切波斯基,《壁花男孩》是他的第二部長片,不但能在兩小時內將故事說的完整,適切的選角更令本片加分,羅根勒曼的內斂、伊薩米勒的外放搭配艾瑪華特森的獨特,三人互不搶戲又都有所表現,表達出原著中三人無可取代的好默契。 《壁花男孩》讓我想到《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雖然《壁花男孩》的青春更為私密而孤獨,但他們都是小說作者自編自導的電影,也因為電影是在小說寫完多年後才開拍的,我很好奇,同樣的故事,隨著歲月的累積,作者回望青春的角度,會有什麼不同? 除了前文所提的小說/電影差異,電影簡略了查理從老師要他看的經典小說得來的體悟,還有主角們內心更深入的描寫,儘管還蠻喜歡這些部分,但我想為了片長勢必有所割捨,而且有些想法,導演可能不想像文字說的詳細,用影像留空間讓觀眾思考吧! 從小說到電影,我覺得導演將重心放在書裡那句:『唯有我們認為值得且應得的愛,我們才能接受』,如何定義值得的愛,拒絕廉價的對待,在彼此的關係裡找到認同,不僅是青春歲月跌跌撞撞的困惑,也是人一生都會面對的課題,而導演多年後將小說拍成電影的回望,保留了走向人群的勇氣、從友情和愛情中學得的成長,和就算挫敗仍渴望堅強的自尊。 在用影像留住的永恆裡,《壁花男孩》再一次肯定:你值得愛你的人。 圖片來源及電影介紹:udn《壁花男孩》專題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