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林育賢導演的二三事
2006/08/29 17:56:33瀏覽3013|回應0|推薦7

認識林育賢導演,是緣起於2004年秋天的「純16影展」,也是在那裡第一次看到「翻滾吧!男孩」。

當時買了影展套票的我,趕在影展結束前看了最後一場參展片─「翻滾吧!男孩」。原本因工作疲憊而有點提不起勁去看的,但是它特殊的題材和一致的好評(也是這年純16的開幕片),讓我不想錯過,雖然當天全場爆滿的場次,我只能劃到第一排的座位,可是卻帶給我滿滿的感動,而那場映後座談,是我認識林育賢導演的開始。

之後「翻滾吧!男孩」在院線上映,不多的戲院我選擇沒有任何折扣的喜滿客重看上映的版本,即使一張票也好,期盼讓這樣的戲院能覺得這部片既有口碑也有票房。也推薦家人去戲院看這部片,當時導演勤跑映後座談,希望能多了解觀眾的想法,於是,在喜滿客和學者影城又再見到了導演。

以前看到導演總會想要簽名拍照留念,可是後來卻覺得導演的想法遠比這些身外物重要,就如電影的內容才是決定能否感動觀眾的關鍵。

「純16影展」、「翻滾吧!男孩」和林育賢導演在我心中,像是被連結在一起,一個人、事、地共同創造的感動。很可惜,去年似乎沒有「純16影展」,而林育賢導演在「翻滾吧!男孩」後也沒有新作,直到我在商周看到「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


2006年商業周刊「一個台灣,兩個世界」關懷系列,以「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為主題,聚焦在障礙兒的故事,而導演是林育賢。

懷著對導演的期待去看這部片,覺得有些失望。大象男孩、機器女孩和綿羊弟弟令人同情,亦不是那種教條式的公益片,看得出導演在鏡頭中流露對主角的關懷,並從他們身上挖掘出病痛外的生命力。但我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也許是一份感動。

觀眾有時候是很貪心的,總是希望創作者永遠能比上一次帶來更多的感動。只是觀眾對創作者的了解,也永遠都是主觀的。其實人與人之間,何嘗不是以自己的角度去衡度事物,只有相對,沒有絕對的客觀。不過,如果有機會能多了解一點,也許會有不同的想法和收穫。

五月初的禮拜六,參加了林育賢影像創作的座談會,一開始放映了紀錄短片「鴉之王道」,導演說,這是自己所有的開始。

走在街上,你會留意路旁電線桿、變電箱上面的塗鴉嗎?「鴉之王道」是一部追蹤西門町塗鴉之王的短片。透過街訪,看到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人對塗鴉的看法,和塗鴉者的想法。塗鴉,也是一種自我表達的方式,有一種堅持自我的認真。

原本是參加公視紀錄觀點的「鴉之王道」,獲得的好評帶給導演信心,其後以追蹤鴉王及其朋友的「街頭風雲」入圍了金馬數位影展短片,但帶給導演最多收穫的,是當時在西門町拍數位、做街訪的觀察,當時碰到的人,也許過的是他一輩子都不可能經歷的生活,然而在西門町這個文化融合的地方,卻帶給他許多靈感。


拍了兩部紀錄短片後,導演原本打算嘗試劇情片的,如果成真的話,我們今天看到的也許就是「少林足球」風的「翻滾吧!男孩」了。不過基於現實因素的考量,最終並沒有這麼做,然而,他把在劇情片學到的東西,過渡到紀錄片來。雖然現實是沒有腳本的,但經由長期的觀察,以及和小朋友的互動,孩子的性格鮮明得以呈現在銀幕上,也針對最後的比賽結果做了不同可能的考量,於是,成就了一部活潑又感人的紀錄片。

不管劇情也好,記錄也好,總覺得「翻滾吧!男孩」的基礎,是導演對哥哥多年體操心路的關注,和兒時翻滾夢的延伸,還有,對那些曾經在體操路上耕耘,最後際遇互異的選手們的感嘆。這些情感投注在銀幕前的小朋友身上,電影才會動人。


導演也提到「大象男孩和機器女孩」,原本想做更長的追蹤,希望祥祥的部分能延續到手術後,只是礙於計劃的時間有限。「其實是需要更長的時間去記錄的」,導演這樣說。也許,這就是我覺得不夠感動的原因吧!紀錄片或劇情片,都是創作者感情的投射,而情感需要時間去累積、反芻衍生出更大的能量。

對投資者來說,這樣的作品能打動人也達到引起大眾關心的目的,但是,總覺得想知道更多一點,關於主角獨一無二的生命軌跡,然而在有限的時間裡,也只能擷取片段了。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看到那部以喜憨兒為題材的「ET Brother」?希望10年後能看到「翻滾吧!男人」,也很期待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西門町,6號出口」,曾經給導演很多靈感的西門町,會以什麼樣的風貌呈現在銀幕前呢?而對愛看電影的人來說,那也是個有回憶的地方。期待明年夏天上映!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inema&aid=42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