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18 12:58:26瀏覽357|回應1|推薦4 | |
中國為何無人獲得諾貝爾科學獎?—— 從日本諾貝爾獎獲獎史談起
中國無人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廣大公知民鬥們紛紛說這絕對是體制問題,今天中國是小丑,日本才是大國云云…連篇累牘,不明就裏的人信以為真。事實如何?看看日本諾獎得獎史罷:
首次獲獎是1949年,湯川秀樹的物理獎 隨後越來越多,到最近10年發展到經常有人獲獎
二戰前日本無一人獲得過諾貝爾獎,當時日本社會普遍指責諾獎帶有“種族主義”色彩,自1949年後日本人得獎後此種聲音逐漸消逝。
最有趣的是,湯川秀樹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論文,發表於1935年!而拖到1949年,日本戰敗被融入“西方社會”後才獲獎。
二戰前亞洲有人獲得過諾獎,1913年印度泰戈爾就得過文學獎。印度人能得獎,日本人不能,為何?二戰前日本和西方“主流世界”國家英美等是對立的,敵對國家如何能讓你得獎?不發給敵對國家,正好鼓勵該國內部“意見人士”反對現政府,最好能推翻現有制度“融入西方社會”。沒看到日本被美國佔領並改造後,沒幾年就給獎了,而且掩耳盜鈴的是,獲獎論文居然1935年發表,當時沒得獎,一定要拖到日本“被解放”才獲獎,這是怎麼回事?
二戰前日本是世界五強之一,軍事政治上在亞洲基本橫著走,今天遠遠不能相比,這也是許多日本人懷念戰前的原因。能獨立研發出大和戰艦、零式戰機、氧氣魚雷等種種不亞於歐美先進武器,但在諾獎得獎方面,居然不如大英帝國的“模範殖民地”印度,這是怎麼回事?是否印度獲得了諾獎、日本沒有,當時印度科技水準、政治經濟地位就比日本還高了?日本二戰前諾獎為0,戰後頻頻獲獎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該獎是評委會評選出來的,目的不問可知。諾貝爾獎和奧斯卡獎,“薩哈羅夫人權獎”一樣,都是推廣西方價值觀的工具而已。
或有人問:蘇聯也是和西方敵對的國家,為何多次獲獎?除成就原因外,諾獎頒發國是瑞典,距離蘇聯極近,雖然制度不同,考慮到國家關係,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不看佛面也要看大炮、原子彈的面子,對近在咫尺的蘇聯過於歧視,不怕變成波羅的海第四個加盟共和國麼?對日本等遙遠國家自然沒那麼多顧忌。諾貝爾本人絕大部分資產來自帝俄时代在巴庫投資的油田,可不是因為什麼發明創造!今天“諾貝爾基金會”原始資本其實源自俄國自然資源,瑞典人拿在俄國賺的錢推廣自身價值觀,多少要回饋下來源地。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