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10 07:36:45瀏覽1292|回應3|推薦4 | |
兼回Timothy 昨晚看到您說中國沒經歷革命,半世紀前就崛起了?這裡有很多根本假設錯誤。 1,抗戰后的中國,處於六百年來最貧弱的狀態,至1950年人均僅有印度2/3,非洲平均值的一半,比明清時代還低,怎麽可能是中國最富? 具體研究,請參照maddison先生為OECD寫的《世界經濟千年史》,那本也可以下載 抗戰前夕,中國大陸人均值就僅有臺灣40%,抗戰后當然更低,臺灣都要到80年代才進入亞洲四小龍,不到臺灣人均三分之一的中國大陸可能60年代就崛起麽? http://en.wikipedia.org/wiki/Economic_history_of_Japan#20th_century 對中國大陸全面抹黑,尤其是前三十年,是非常普遍現象。根據國際研究,如《世界經濟千年史》,中國前三十年經濟成長速度雖略慢于世界平均,但絕不是停滯更非倒退,比印度還稍快。人均大約增長一倍有餘,加上人口增長近一倍,實質成長約四倍,29年實質成長四倍當然比臺灣和亞洲四小龍慢,在國際上算中等,主要問題是起點太低了。1949年時人均甚至只有明代70%! 至於大躍進和文革等,臺灣方面的宣傳,都有許多誇大之処,目的在於證明自身合法性,和對秦始皇、隋煬帝的宣傳類似,諸惡歸之。以後若有事件我會逐一介紹。大躍進和文革不是沒有破壞,但“餓死三千萬”“毀滅中華文化”是大大誇張。“餓死三千萬”的算法,都是反共“學者”自己計算的,辦法是將1961年底自己推算的“應有人口”減去實際人口。他們推定遇到飢荒糧食不夠吃時中國出生率還會和風調雨順、豐衣足食的五十年代前期一樣高!也不想想都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遇到飢荒老百姓還會無限制生孩子?三年下來按他們的計算,每年“應該”自然增長1500万以上,將這個數字纍加到1961年人口上算出的“餓死三千萬”。。。文革“毀滅中華文化”?實際上當年所有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基本都未受衝擊,以及部分已被列入市級保護的,國保据我所知,全國僅有洛陽白馬寺一所被燒,當時的白馬寺也是清代重建,下令燒毀者後來被處以死刑,再無任何國保單位被毀。孔廟孔子像被砸,但其他都完好;杭州霛隱寺正殿佛像文革后期年久失修坍塌。部分受損的國保也僅有此兩処,這就是全部被毀?您可以到大陸走走看,凡是文革前被定為國家或省級保護的文物,有多少受到衝擊?被毀文物確實不少,基本都是未列入保護名單的也就是C\D級以下,精品一般都未受損。但不宣傳“中原已淪爲夷狄”,据臺灣的中華民國又如何證明自己正統呢?完全是政治因素在裏面。 此外,中國若始終為國民黨統治,有幾個制度問題很難解決,大陸發展很難如臺灣般順風順水: 1,民國直到末年都沒能全國統一,晉係桂係馬傢軍等等各地軍閥仍在,更不用説西藏和新疆“三區”是完全實質獨立的。如果國民黨繼續執政,到六十年代能否削平各山頭統一全國都是疑問,内部不統一怎樣發展經濟? 2,當時中國貧富兩極分化,階級矛盾極爲尖銳。國民黨遷台后用贖買方式完成了土地改革,使用的是從大陸帶來的黃金美元及在台接收日本人的產業。而如果國民黨繼續執政大陸,絕對沒有那麽多錢收購全中國地主土地實行溫和“土改”。沒有土地改革,社會矛盾無法緩解,基本的社會穩定都沒,即使將共產黨鎮壓下去,也會有其他以均貧富為旗號的民變,當時並不統一的國民政府如何解決? 3,臺灣很快實現經濟騰飛,建立在臺灣很小,四面環海方便實行出口加工,基礎設施基本日据時代都已建好基礎上。要在地域廣大、極度貧困、絕大多數人口是文盲、貧富分化矛盾尖銳、一張白紙基礎設施極差的中國大陸,如何迅速發展?要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緩解社會矛盾、統一全國、建成基本基礎設施至少需數十年。這些到六零年代一件都未必能完成,何談“崛起”? —————————————————————— 毛時代是有很多失敗與挫折,應當將毛澤東拉下神壇還原爲人。但不少人將毛拉下神壇之後,又加以妖魔化,送上魔壇,這和神化毛沒什麽區別。毛時代相比改革開放后,確實走了很多彎路,但對那段時期的問題有太多誇大,相信以後會逐步被揭穿。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