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1/12 10:57:12瀏覽97|回應0|推薦1 | |
總統候選人辯論的公民提問,主辦單位篩選出全國教師會作為教育的提問團體,但家長團體與校長團體也爭相提出發問,教育議題,百家爭鳴。 令人訝異的是校長團體竟然提出人事經費與退撫經費佔教育經費九成,以及中央與地方政策不同調等問題,則耐人尋味。 回顧這幾年來的中央地方教育大戰,校長團體幾乎都是地方的護航者:英語加課與向下延伸是這樣,北北基聯測、一綱一本更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網路上都可以搜尋到各團體主要幹部過往的發言,今非昨是者洋洋大觀,現在校長團體說中央地方不同調,卻沒有反省過去幾年自己的角色,難道是考驗大家的記憶力嗎?校長們或由於和縣市首長關係太近或是校長遴選、經費掌握在人家手裡,形勢上不好堅持專業,於是校本課程時也出來搖旗,統一選書時也出來吶喊,社會的公信力又如何建立? 「教育經費裡人事和退撫佔九成」更是凸顯團體負責人功課做太少。按家長團體前些日子也這樣說,這是因為簡化前立委程振隆的說法,但當時程委員只是拿某一年地方教育經費當做資料,而且程立委特別拿日本的教育經費當比較,證明關鍵是我們是明顯投資不足,然而這個議題轉化到現在,連校長們都不禁自動認罪起來了,這豈是一個專業團體應該有的論述?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91到94年25縣市教育經費決算顯示,地方教育經費的非人事加上非退撫經費平均為17.2%,而中央政府教育預算則遠高於這個比例,所以中央加上地方真正屬於人事和退撫的經費其實不到八成,但是真正的問題是地方比中央財政困難,經費只編超過法定義務支出一點點,所以若把教育經費當分母,教育人事費和退撫支出當分子,就容易得出分子接近分母的印象,然後不肖官員、不長進的學者、煽動的媒體,一個一個就追打:只有一點點剩下給學生! 2006年,商業周刊就曾經用80對800當聳動標題! 這種指控有道理嗎?製造業的人事成本通常不高於三成,若是照護產業就通常超過七成,不同工作就有不同成本結構,但照護人力不就用在被看護的人身上嗎?教育的人事費不就花在教導照料學生身上嗎?OECD各國的教育人事經費通常在六成五到八成不等,可見有共同性。台灣地區由於公教到84年才進入儲金制,目前仍有一塊歷史債務在慢慢還──來自教育經費遠低於憲法164條保障時期寒酸薪資的退撫支出,而這是因為過往的行政立法怠惰,儲金制太晚開始,所以仍用舊制退撫來補償在職的薪資;如果扣掉這一塊,台灣和各國的教育經費結構相比,是非常正常的。 校長團體不去追究總統提高教育經費的政見有無跳票,不去催促執政者該如何幫人民逼出企業責任,不去反省校長為何經常成為人權法治的邊緣人,卻以人云亦云的話題來發聲,真該加油。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