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何謂「洋涇濱英語」
2009/08/01 20:05:14瀏覽14387|回應0|推薦6
洋涇濱英語的原文為 Chinese Pidgin English,其起源肇始於 17 世紀時,英國人開始在廣州與澳門等地與中國人做生意,兩造雙方為了溝通的需求,開始使用所謂的「混合語言」(Pidgin):

以雙方溝通時所常用的簡單字彙、語句以及肢體語言為基礎,混合地創造出兩造雙方都能明瞭的簡單字句。

因此,一開始的 Chinese Pidgin English,主要是以當地的方言 (廣東話) 與英語為混合的元素,之後上海與寧波的中國人也開始和英國人做生意,因此上海與寧波的方言也各自與英語融合出新的混合語言。

常見的 Chinese Pidgin English 有:

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見)

No Can Do (不能做)

No Go (不能去、不能走)

Tomorrow My No Can Come (明天我不能來)


現今英文字的 Pidgin (發音類似「批進」,許多翻譯則譯為「皮欽」),是指「不同語言的族群,彼此為了生意往來的需要,在混合雙方的字彙與語句之後所創造出來的簡易語言」。

至於 Pidgin 的起源與其演變 (etymology),則有許多種說法;一說是起源自廣州人將英語的 Business 發音成類似 Pidgin 的音,另一說則是起源於葡萄牙語,但筆者比較能接受的說法為:

Pidgin 起源自 Pigeon;因為在電信時代之前,人們常把鴿子當成通信的工具 ── 將紙條綁在鴿子腳上後令其飛至對方 (飛鴿傳書),而通信本身即含有 Get Message Across 的意思;同理,混合語言就是要 Get My Meaning Across ── 讓對方瞭解我在講什麼;據此,有人開始以鴿子的通信功能來比喻混合語言的功用,並將它唸成類似 Pigeon 的音,唸到最後就出現了 Pidgin 這個字。


上述 Pigeon to Pidgin 的說法,是筆者根據 Wikipedia 'Pidgin' 之 Etymology 那一節的簡易註釋,再添加自己的臆測與想像得來的,所以在語源學上沒有嚴謹的「背書基礎」(endorsement),在此特別說明。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ungchia&aid=318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