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6/19 19:09:48瀏覽5510|回應4|推薦28 | |
走在舊金山中國城(China Town) 舊金山的中國城可算是亞洲以外最大的華人社區;走進中國城會有時空錯亂的感覺,因為在這裏金頭髮的人反而是少數。 目前的舊金山中國城大約有24個街區之多,並且有越來越擴張的趨勢;在Clement St.有很多的商店也陸陸續續在開張;當地的人稱這裏為新華埠。 中國城事實上可稱為一個獨立的社區;所有的商店也都有各自的地盤,例如都板街(Grant Ave)就是針對觀光客的街道,銷售的物品則包括有中國的傳統藝品、紀念品店、古董、字畫及電器用品店等等,偶有幾家中國式的餐館、Stockton St.則是以當地人為銷售對象,包括日常用品及南北雜貨及蔬果等等…。
曾有保護動物的團體到中國城抗議,他們要求中國城的商家不要再販售現宰的烏龜、鱉、青蛙、穿山甲、果子狸等等,並且要求要給待宰的雞、鴨等等一個舒適的活動空間。而中國城的商家的回答則是這是中國的文化;而且如果我們不把雞、鴨關在一個小籠子裏,那豈不是店裏的雞鴨滿天飛、又有一個故事令我印象很深刻,一些城市美化的團體決定動手美化中國城;他們決定在中國城的各角落擺上花盆並種上漂亮的花朵;這個計劃好不容易因這些團體的努力募款而實現了;但是當花種好的隔天早上;這些花全都不見了;全都不翼而飛了,真是令人錯愕。而這些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 種族歧視的問題要追溯到1848年淘金熱時期。當生活在經濟不怎麼富裕的當時的中國人來說;聽說在邊遠彼端的美國有一處人稱為「金山」的地方;無不趨之若鶩;大家紛紛的帶著發財夢,冒著生命危險來到這裏。所謂的金礦大多為美國人所操控;充其量他們只能成為別人名下的一名廉價礦工。 中國人很快就懂得和這些人高馬大的外國人比起來,他們什麼利益也得不到;於是大家開始注意自己的權利,各種聲音不斷出現;在此同時外國人的排華情緒也同時出現;他們要向中國人課徵礦工許可稅、辮子稅、一些不合理的新政策不斷的出現,並規定中國人只能租住在現在的中國城附近。 種種的因素促使中國人另尋生機,1849年開始華人開起了餐館、洗衣店、理髮廳,有的人則靠捕魚為生,更有一些人則到富裕的白人家庭當起了管家。 1866年以後,一些移民而來的華人則被運送到舊金山修築橫貫大陸的鐵路,其中有很多人因而喪生。 1906年是個轉機的一年;地震後的大火燒掉了舊金山所有的移民檔案;很多人因禍得福獲得了美國公民的身份。 1941年許多美籍華人志願從軍,以顯示他們對美國所盡的力量;並且在當時羅斯福總統的要求廢止排華令下;中國城的人口才開始大幅的增加。 現在中國城的人大都是講廣東話,過的也是廣東式的生活,其實大部分中國城的產品均來自中國大陸;要找到齊全的台灣產品,還非得到專售台灣產品的超市不可。 華燈初上,似乎才是中國城熱鬧的開始;酒樓裡面總是賓客盈庭;遊客也絡繹不絕;尤其每到每年的中國農曆新年,更成為一年一度的高潮。 參觀中國城可從中國城牌樓開始(Grant Ave 和 Bush St交叉口),來到老聖瑪麗教堂及聖瑪麗廣場;然後到Ross巷參觀幸運餅乾工廠(56 Ross Alley),廣東銀行(Bank of Cnton,743 Washington St.)則是最具有中國風味的,也是舊金山第一棟中國風味的建築,另外天后廟(Tin Hou Temple, 125 Waverly Place.)也是不容您錯過的焦點,此外一些文化中心及博物館也值得您駐足停留如華人歷史博物館(Pacific Heritage Museum,608 commercial St,T,415/1399-1124)、中華文化中心(Chinese Culture Center,750 kearny St.)另外波特史茂斯廣場(PortSmouth Square,Clay and kearny Streets),則可見到一些老人和小孩們在此牌、打麻將或玩耍;是可以見到真正中國文化的地方。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