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巨蛋的迷思
2010/10/19 20:00:10瀏覽345|回應0|推薦1

      當年高雄捷運通車之前,為了「巨蛋」ㄧ站之台語該如何發音爭論不休,甚至成了茶餘飯後的笑話,對眼中的巨蛋,我也有些話說。
    最初「巨蛋」之名源自1988年建於東京圓頂室內球場之英譯文縮寫,意為大型的娛樂競賽場地,室內全天候空調,可排除降雨陽光等氣候因素,且容納5萬名以上觀眾,與摩天樓一般被視為建築極致工藝及先進科技的典範,在城市的地貌上展現科幻前衛的視覺感,此外美國西雅圖、休斯頓;加拿大多倫多也有類似的建築物,台灣人一向活力充沛、創意十足,在運動展場的建設豈可落於人後?於是自桃園巨蛋、台北小巨蛋乃至高雄巨蛋後,企業也看中松山菸廠的廣大腹地要生個台北大巨蛋,未來台南市現有台糖土地擬開發興建為巨蛋商業區,最近傳聞高雄岡山也要蓋個巨蛋造型的航空博物館,巨蛋像被施了魔咒般魅力無法擋,真是蛋蛋相連到天邊。
    回到現實,還是必須正視面臨氣候變遷與未來能源短缺、台灣建築觀念應有的新思維,尤其城市夏季熱島效應顯著,台灣的天空還能容納多少溫室氣體與碳排放?佔地廣闊的巨蛋落腳處原本並非既有的水泥地,而是必須除去地上物,以松菸為例,經調查文化體育園區BOT開發範圍內共有樹木845棵,其中489 棵於日治時期種下。其中一棵台北市平地最大的老樟樹,在松山菸廠存在了80多年。卻在環評未完成的非法移樹行動中被迫遷移而瀕臨死亡。另有300 棵移往寶湖國中預定地的所謂「樹木銀行」,因移植技術照顧不當己枯死100多棵變成了「樹木墳場」;另有數十棵因尚有園藝價植,而被移到東北角文化園區的所謂「假植區」,再轉而變成商業綠色宣傳的主角,原本是綠意盎然,鳥叫蟲鳴的自然土地,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城市之肺,即將變成製造二氧化碳的場所。排除日後交通上帶來的衝擊,建築物不透水的鋪面,在暴雨日益頻繁的台灣島,能保證周圍不會因此淹水嗎?
    「數大便是美」,在地狹人稠的台灣不見得一體適用,最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討論議題居高不下,爰引用某位景觀學者的話:地球其實是不需要保護的,沒有乾淨水源、空氣與生態多樣性的地球依然會持續地運轉演化下去,只是這樣的環境不適合人類生存而已。容我大膽想像一個場景,20年後,或者更短時間,當都市人們在暴雨過後泡在水中望著眼前氣派豪華的大巨蛋,不知會想些什麼?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reng&aid=4514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