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基金
2023/08/21 11:48:32瀏覽368|回應2|推薦13

配權之淨值 不同於 累積型淨值

ETF是某類型股票指數(一籃子股票)的基金,與基金含義相當,但較為被動,手續費較少

夏普值(Sharpe Ratio)=(基金報酬率-無風險利率)/標準差   即基金的CP值。每單位風險所獲得的報酬,數字越高越好。

Beta值,相對於大盤指數(為1)的波動幅度。需搭配報酬率一起看。不同類型基金的對應指數不同,因此不可相互比較。Beta值只限於系統性風險。

系統性風險(systematic risk),又稱市場風險、不可分散風險,是影響所有資產的、不能透過資產組合而消除的風險。這部分風險是由那些影響整個市場的風險所引起的,例如:戰爭、政權更迭、自然災害、經濟週期、通貨膨脹、能源危機和宏觀政策調整。與之相對的是非系統性風險(unsystematic risk),又稱獨特性風險。

歐元區貨幣供給可分成M1、M2和M3三大類:

M1 :流通中的貨幣(紙鈔、硬幣)加上隔夜存款。

M2 : M1 加上二年期以內存款,和三個月期以內可通知贖回存款。

M3: M2加上附買回協議,和貨幣市場基金,以及兩年內到期之債務證券。

通貨膨脹 -錢的貶值,亦即 貨幣量 > 經濟體量 (過多的錢追逐過少的商品)

經濟發展->需求增加->經濟發展(人力有限,逐漸不足)

經濟發展->需求增,人力不足->通貨膨脹(物價變高)

物資變少(例如石油減產)->通貨膨脹(物價變高)->需求減->產量減->經濟衰退

最常使用的衡量工具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對經濟體而言 追求的是更高的產值  即更高的GDP

錢是經濟體中的媒介,儘量穩定就好。央行的首要任務就是維持物價的穩定

通貨膨脹 使得錢的購買力慢慢減少 (被轉移到新創造出來的錢上)(實質上是不斷進行中的財富再分配,對大家的財富進行微調-抑制大家儲蓄,鼓勵消費、賺錢)->更多即時的消費(非定存投資)、總需求上升、GDP上升

通貨緊縮… 消費減少、不想工作 (不易賺錢)->長期成通縮惡性循環(低欲望社會) 經濟衰退 (對環境破壞減少)

通膨和經濟發展總是一起的,但超高速通膨 (惡性通膨) 是經濟過熱而自燃,對經濟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因此適量的通膨(合理的區間如2-5%),對整個經濟而言最好。

通膨影響:

股市- 負相關(除了能源股表現佳-價格高),主要原因是政策(為因應通膨,多採取緊縮政策)

房地產- 正相關(價格高,保值需求)

導致通膨的因素:

1 需求拉動 -需求增加->產量提高、價格上漲->企業收入增加->消費增加,良性循環

需求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央行要刺激經濟,最直接的方式即促進總需求,大量印鈔發錢 (潛在產能是關鍵- 產能不足時,物價必然上漲。產能可由失業率得知,這說明了為何高通膨之前常伴隨低失業率。通膨與失業率呈負相關)

央行控制貨幣,可透過低利率、量化寬鬆等,但若錢仍在金融圈中來回,未流入實體經濟圈,或許股市大漲,仍不會有通膨效果。例如美國之前的量化寬鬆;2020年後財政刺激計畫的大量發錢,加上之前的低失業率,2022年引來了高速通膨。

2 成本推動 -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利潤下降->產品漲價->抑制總需求->產量下降,GDP下降,經濟衰退。例如現在的歐洲、日本的通膨 (能源危機)、俄羅斯的通膨 (西方制裁、盧布貶值致進口物價上漲)

3 過量的貨幣供給 -歷史上的惡性通膨幾乎都是政府無節制的印錢,常見於戰爭後,本為先求溫飽,但產能不足,物價上漲快速,更不想工作,惡性循環

4 大家的通膨預期心理 -預期物價上漲->商家調漲->企業收入增加,調薪->需求增加->超前消費囤貨,錢的流通速度變快

房地產  

股票 

基金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nglin77&aid=179778890

 回應文章

Lif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機器的運行
2023/08/25 12:3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FV7wdEX-Mo 

經濟機器組成:簡單的零件、無數次重複的簡單交易

這些交易由人的天性驅動,因此形成三股經濟動力:

生產率提高、短期債務週期、長期債務週期

交易 -買方使用貨幣或信用,賣方提供物品、服務、或金融資產

貨幣+信用=支出總額 (經濟的驅動力)

支出總額 / 總銷量 = 價格

同一商品的所有買方和賣方,形成市場。經濟即是由所有市場中的全部交易構成。全部市場的銷量和支出,就是經濟運行的所有資訊,不論是個人、銀行、企業、政府都是。政府是最大的買方和賣方,有中央政府(收稅、花錢)和中央銀行(special, 控制貨幣和信貸數量by利率、印鈔)

信貸(經濟中最重要的部份,最大且最變幻莫測) -借貸同時滿足借款人(購買或投資)和貸款人(利息)的需要。不同於貨幣在當下交易立即完成,當下只有彼此資產與負債的產生,清償後,交易才算了結。現實生活中,大部份的交易都靠信貸,例如美國信貸約50萬億,貨幣只約3萬億。

利率高時,借貸減少(因為昂貴),反之亦然。

信貸產生債務(貸款人的資產,借款人的負債)。

收入增加->信用度提高->借貸增加->支出增加(經濟的驅動力)。

信用良好的條件:償還能力(收入/債務 高) 和 抵押物

貨幣交易是 知識經驗累積->提高生產->收入增加->支出增加;但有信貸時,信貸增加->支出增加。這使得收入的增長速度短期內大於生產率的增長,但在長期並非如此 (生產在長期最明顯-是穩定的,但信貸則在短期最重要-借款時,消費>收入,還款時消費<收入,因此有波動週期,個人如此,整個經濟運行也是如此) 因此,經濟的波動,不在於人們的創新或勤奮(生產部份),而在於信貸的總量(借款時高,還款時低)。債務量的波動有兩大週期:5-8年,75-100年。

Life(chinglin77) 於 2023-08-25 13:42 回覆:

短期債務週期 -限制支出的因素只有信貸意願,信貸易於獲得,則經濟擴張,否則經濟衰退。通常由央行控制,一般為5-8年,不斷重複。

一開始為經濟擴張,因為憑空支出,生產不及,價格上漲,即通貨膨脹 (上式)

->央行調升利率,借貸減少(昂貴)且借貸成本變高

->支出減少 ->收入下降 ->價格下跌,即通貨緊縮 (上式),經濟衰退

-> (通膨不再成為問題) 央行調降利率,加速經濟

底部會愈來愈高,因為人的天性,人有借愈多,花愈多的傾向,而不喜歡償還債務,長期下,債務增加的速度>收入,因此形成 the following

長期債務週期  -近期看似一片榮景,因此借款條件放鬆,過度借貸消費 ->泡沫

償債成本愈來愈高,因為榮景,收入尚能支應,但到某個時候,償債成本的增速>收入 ->支出減少 ->收入減少 ->信用降低 ->借貸減少

->去槓桿化(利率已幾近於0),削減支出,收入減少 ->信貸消失、資產下跌、銀行擠兌、股市暴跌、社會緊張 ->惡性循環 (借款更難,更不易償債,借款人出售資產,資產價格下跌,抵押價值下跌,信用降低) 看似衰退,卻無法藉由調控利率挽回局面

Life(chinglin77) 於 2023-08-25 17:10 回覆:

去槓桿化方法:

削減支出 -又稱緊縮,包括個人、企業、政府

致個人收入減少,引起通貨緊縮

企業削減成本,裁員,失業率上升->中央政府需要增加支出

收入減少,也導致政府稅收減少

減少債務(債務重組) -擔心銀行無法返還存款而引起擠兌,個人、企業、銀行債務違約,嚴重的經濟收縮,即蕭條(原以為的財富消失)。同意債務重組(貸款人得到的還款減少或償還期延長或降低商定的利率),資產更快消失,導致通貨緊縮。

財務再分配(富人稅) -在去槓桿化過程中,政府的支出>稅收,預算赤字飆升。政府必須加稅或舉債->向富人增稅,貧富相互怨憤,社會動盪。國際也是如此,債務國和債權國之間尤其如此,可能導致(極端)政治變革,如希特勒掌權、戰爭。

發行貨幣 -人們心目中的貨幣,大部份是信貸,信貸一旦消失則非常嚴重。央行憑空發行貨幣,用它來購買資產和和政府債券,會刺激經濟,也會導致通貨膨脹->增加人們的收入,借錢給政府,提高資產價格,提高信用,降低總債務負擔。和諧的去槓桿化中(也需同時使用前三種方法,達到通縮和通膨適當的平衡),債務/收入比下降,經濟成長。


Lif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通膨
2023/08/24 16:50

高通膨,薪資卻不漲 

高通膨->升息->成本增加,需求減少,經濟衰退->失業率提高

Life(chinglin77) 於 2023-09-08 17:20 回覆:
初領失業金人數下降

表 需求增,意味可能通膨升

這樣就可能再升息

Life(chinglin77) 於 2023-09-16 12:27 回覆:

房貸利率係以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基準

日前惠譽意外調降美國債信評等,導致美國公債殖利率飆高,房貸利率現已升破7%

房貸利率躥升導致買家縮手

Fed 的暴力升息也導致房貸、車貸、信用卡和企業借款成本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