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好文共賞~漫步
2010/09/03 20:46:51瀏覽321|回應0|推薦13

其實步行是一種溫柔的運動,你不必趕時間,時間也不會追趕你,你專注於腳下的呼吸,不管是在山上野地或都市,都是如此,這樣的步行,因為浪漫,所以才稱為「散」……

圖/吳孟芸
這幾年的生活,每一天的開始是從漫步為起點的,在天未亮的時候,起身穿衣,於是一天覺醒了,哪怕是很冷的寒天,習慣依然。

我自己如此以為,窩居於都會,只有這段時間是親近自然的,我選擇避開電梯,徒步下樓,腳上沉重的呼吸是一天起,感覺自己仍然活著的證明。

出門前翻了曆書,已經過了清明後的穀雨,按理,立夏馬上就到,詩中說:「立夏東風熟稻穀,遇上東風果成多,雷鳴甲子庚辰日,必少蝗蟲損稻穀。」但是,迎面的晨風仍然冷冽,這樣的春天只能說是節氣難料了,大樓前面是一整排的雨樹行道樹,去年立夏,這種樹的樹葉早已變黃,落滿街旁了,但是今年仍很青綠,可見夏天因為寒流而遲到了。

走過雨樹的人行道樹,前面是十字路,我選擇左轉,其實如同西班牙老話所言:「路有兩端,不管向左或向右,都有人等待。」但是向左是一片尚未開發的空地,上面是野草和不知名的野花,那是唯一可以不接觸柏油路的地方。當你的腳踏著泥土,才感覺真正的步行於焉開始,但是在都會區,這裡不是倫敦,對喜歡散步的英國人而言,即使是都市的公園步道也會刻意保留土路,如同保留自然的野味一般;對於散步,猶太人有更深的體驗,在猶太人的古籍中有這樣的一句話:「當你散步走過田野,帶著純樸虔誠的心接近自然,你所遇到的所有石頭,一切成長的樹和動物,都會發出靈魂的火光,這些火光會附在你身上然後被淨化,變成一種神聖的力量。」

如同現在,我通過這片野地,野花野草好像向我微笑,連頭上的風和呼吸的空間都有芳香的味道,那是大自然特有的香味。

其實,向左轉會離我將去的公園更遠一些,但是我寧願多走一點,不止是因為接近野地而已,從這裡到公園,會經過一整排的桂花樹,它總是讓我感覺一天是從愉悅中甦醒的。

我慢慢走,調整了步伐和呼吸,其實步行是一種溫柔的運動,你不必趕時間,時間也不會追趕你,你專注於腳下的呼吸,不管是在山上野地或都市,都是如此,這樣的步行,因為浪漫,所以才稱為「散」。寫《溫柔的散步藝術》作家史帝芬格雷說:「當你在山野步行到累了,你坐在山坡上或老樹下,或把腳伸開躺在小溪旁的河灘地,你終會發現大自然的大門正悄悄為你打開了。」而現在,每一天的開始,我們都希望用對的方法更接近自然一些。

公園前的阿勃勒行道樹已經盛開,黃色的花蕾懸吊著,我離開柏油路面,轉進一片小葉欖仁的樹林,如果是夏天的午後來這裡,已經是蟬音一片了,我可以感覺春雨後腳下鬆軟的泥土,想必那些蟬的若蟲還在我的腳底下蟄伏著,不知道還要歷經幾個春天,才能爬上枝頭鳴叫?聽說島國南方的蟬體型較小,稱為十三年蟬,十三年指的是在地底下若蟲的蟄伏期,然後爬上枝頭成為成蟬,發出第一聲鳴叫,這樣的鳴叫會淹沒一整座公園,從夏天到秋涼時節。台灣俗稱蟬為「暗埔啼」,意思是黃昏時候鳴叫。事實上,蟬的啼音不見得一定是黃昏,盛夏的午後時分已是蟬音大作了;倒是牠們的生命短暫卻是事實,從若蟲到成蟬先要十三年的蟄伏,但是生命卻度不過晚秋。十三年的黑暗只能換來一夏,其命多麼艱難啊!成蟬經過夏季的吶喊後,開始生育產卵,蟲卵在樹縫中因為風的因緣,會掉落土地上,再度潛入無邊的黑暗,等待另一個十三年的重生,隨季節來去,循環不已。北方也有蟬音,因為天氣較冷,蟬的重生一次的循環是十七年,這種蟬的體型較大,較黑,稱為十七年蟬。

想到泥土下方,有修練的蟲正進行十七年的漫長黑暗等待,我放輕步伐,以免驚擾了牠們。

我已經離開公園,向著海濱的方向前行,天已微微發亮,可以看到遠天的魚肚白,但是因為北方的沙塵來襲,所以天還是灰濛濛的,有肉眼難見的懸浮物飄散著,路上的行人增多了,其中一定有不少和我一樣晨起漫步的人吧!

終於看到海了,卻沒有往日的蔚藍,聽說,在末日降臨時,一切的腐敗是從大海開始的,人類正努力著要拯救自己所造成的地球汙染。二十年前以《克斯汀溪的朝聖者》一書獲得普立茲自然寫作獎的安妮迪勒如此描述末日世界:「我必須承認海洋是一杯死亡之水,而陸地則是一塊有汙染的祭壇石板,我們這些末日的存活者正在船隻的殘骸上擠在一起,靠著被拋在海中的貨物維生,我們是逃亡者,我們在恐懼中醒來,在飢餓中覓食,還帶著滿口鮮血入睡。」

這是安妮所預想的末日,就像今天的海洋被沙塵籠罩著,一點點透明都失去了,如同末日。

我走近海邊,沿著木麻黃防風林的小路,出現一群獼猴向晨起的人們討食。這片防風林宛然成了獼猴新的棲地,本來獼猴的棲地在更山裡的國家公園保育區,可能因為生態保育員嚴禁遊客餵食獼猴,這些失去野外求生技術的獼猴,只好離開保育區,向更低海拔的地區流離,至少此地距民宅較近,可以討到食物。向人類索取食物已經是獼猴的習慣,牠哪顧得你人間的法律。

生存是真正的硬道理。這句話說得沒錯,看到猴子,我倒想起日本的獼猴,宮崎縣的幸島有一群野生獼猴,以野生地瓜維生,過去猴子從野地取得地瓜,只是用手剝掉泥土就吃了,從未有一隻猴子在乎是否乾淨,有一天一隻年輕的猴子發現吃地瓜前先用溪水洗淨,吃來更甘美,這個動作不久就傳遍這座島了。當雨季停了,溪水乾了,猴子還會到海邊照樣洗地瓜。當幸島的猴子學會洗地瓜時,遠在兩百公里外的大分縣山上的猴子也開始一樣的動作,科學家找不到幸島猴子可能離島去教育大分縣猴子的可能,到底是怎麼樣的力量造成的?答案很簡單,良善的意念是可以在空中傳達的,所以,人也是一樣,當你起了一個善念的同時,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是和你一樣波長頻率的人,就感受到這樣的善念了,而且會付諸實行。猴子的故事還沒完,不管是大分或幸島,總有百分之十的猴子拒絕學習洗地瓜,島上的生態研究員終於作出結論,這些拒絕學習新事物的猴子,幾乎都是老猴子和握有權勢的領袖猴。你看,人類社會不也是如此嗎?

新的末日時代的社會向我們襲來,就像晨間飄散於空氣中的沙塵暴,我們是否應學猴子一樣,適應新的世界?

沙灘上的人越來越多,而我的散步總在都市邊緣的海邊停止,再循原路回到斗室,通常,這時候天色已經大亮,又是一天的開始。

【2010/09/02 聯合報】@ http://udn.com/

( 創作散文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naadi&aid=43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