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冠讓四月成了死月(刊登在世界日報「懷念與希望」專欄)
2020/05/21 10:54:27瀏覽723|回應0|推薦13

新冠讓四月成了死月

 

此文刊登在世界日報的【懷念與希望】專欄,如下⋯⋯

https://www.worldjournal.com/6948800

~~~

懷念與希望 / 新冠讓四月成了死月

 

朋友來了電子郵件,無奈地問:「四月是死月(諧音)嚒?怎麼這麼多人過世了?」他指的是熟識的人,而不是電視上日日更新的疫情統計數字

 

我不迷信,更不相信四、死是有聯繫的。但今年的四月份,僅僅華府作家協會(華府作協)的會員們就有四人辭世,按先後順序分別是:87歲的曹哲生、101歲的劉緣子、78歲的印鐵林、91歲的於梨華。我對其中三位倒算熟識,都有多面之緣

 

猶記得陳小青、賈明文、高霞與我代表華府作協去拜訪當時即將百歲的劉緣子老前輩,是禮貌拜會,是問候致敬,是請益學習,拜會中,親炙其「三樂主義」的生活哲學: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笑談她愛吃的紅燒肉、愛飲的紹興酒。月餘前還與印鐵林學長(臺大土木工程系)談著圍棋的策略與幽玄,言猶在耳;曾經也談文化、論戰略、評李敖、吟詩詞,就是不會談工程、工作;他的大作〈孤雁〉,他的詩句「月暗鹿移步,風歇殘葉安;東海胸中湧,幽人尚未眠」,仍在我腦海,孤雁已逝,或已不孤。去年夏天華府作協十二人在於梨華老師住處的大廳與她聚餐閒聊,那應是她最後一次還算公開的露面,她爽朗的笑聲,仍在耳邊響起;大夥輪流到她的桌子與她同桌共食、共話家常,也隨性一一談起於梨華的作品對自己寫作的影響,我讀得最少,很是慚愧。

 

往事歷歷在目,如今也只能懷念。

 

有人說,四月是一道坎,不少人跨不過去,尤其是病人、老者,尤其是這個世紀疫情正衝擊著全球的當下,無一國倖免,沒有人敢大意。四月是農曆三月,正是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暮春,它乍暖還寒,偶爾像黑洞一樣,老、病、弱者易被吸進去,有去無回。

 

小小的新冠病毒,迫使政府祭出了居家令,影響著人民的生活、工作、經濟、健康等方方面面,人類思緒方寸大亂、生活步調大變。但,無踪無影的新冠病毒,能撼動四時八節乎?四季如常,依然生生不息。

 

詩人也不相信四、死相聯。四月在詩人白居易的眼中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唐詩人李頎以「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送別友人。司馬光的「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范成大眼中的的四月「綠蔭一雨濃如黛,何處風來百種香。」送上蔭黛風香。歐陽修以「香滿袖,葉間梅子青如豆。風雨時時添氣候,成行新筍霜筠厚。」描寫了四月的景候。

 

詩人筆下,好一幅百花爭姸四月天,好一幅綠意充盈四月天,好一幅濃似青墨四月天,好一幅最美人間四月天。四月之美,盡在詩中。寫下〈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的林徽因 ,對她來說,四月天是愛,是暖,是希望。

 

已經邁入五月了,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希望疫情儘快控制住,期許人們多運動,勤保健,時時刻刻增強自己身心靈上的免疫力,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樂樂。

 

 

 [附件相片:日期:7/21/2019,攝影:金慶松]

 

一、華府郵報刊登一長篇於黎華的報導:「Chinese novelist told raw stories from a speckled blue desk 華裔小說家由一個斑點的藍色桌子上講的原始故事」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local/battered-by-upheaval-novelist-yu-lihua-told-raw-stories-from-a-speckled-blue-desk/2020/05/14/e25fa370-9519-11ea-9f5e-56d8239bf9ad_story.html

二、紐約時報一篇於黎華的報導

https://www.nytimes.com/2020/05/19/world/asia/yu-lihua-90-dies-writer-spoke-to-rootless-chinese-emigres.html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n8673&aid=13632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