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化讀《古文觀止化讀》」(五)節奏
2018/09/01 12:21:32瀏覽666|回應1|推薦18

「化讀《古文觀止化讀》」(五)節奏

古人的文章詩詞不僅是用來看的、讀的,更是用來唸的、朗誦的,吟詩誦文,注重音韻,更強調節奏。文章的屬性決定了它的節奏。最能表現節奏的就是音樂了,寫作者可由歌曲中學習音韻節奏。

音樂節奏有長、短、高、低、快、慢、輕、重,歌曲音樂如此,詩詞古文亦如此。

就以蘇軾的〈赤壁賦〉[註一]為例。

「壬戌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赤壁下。」

刪除虛字之、於、之三字[註二],寫成「壬戌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赤壁下。」文章的意思未變,還更簡潔俐落,但增加了虛字,節奏變了,變緩了,配合文章的內容,旅遊的心情舒緩輕鬆,何急之有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明月之詩,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一葦之所如,萬頃之茫然。」

誦、歌、縱、凌:單音動詞,兩個一對,放在句首,形成頓挫,避免因流暢而生「滑」、急促。少焉:承上連下,兩字一句,形成節奏上的頓挫。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偶句「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很有音樂性,可3122,即三字(浩浩乎、飄飄乎)一拍,一字(如、如)一拍,二字(馮虛、遺世)一拍,二字(御風、獨立)一拍;亦可314,即最後四字(馮虛御風、遺世獨立)合為一拍。散句「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字數不一、句法不一,節奏錯落有致,音樂性更強了。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加入歌曲,有了歌聲,輕快活潑。於是:承上啟下,兩字一句,語氣一頓,與「少焉」相似,連接靈活。兮:啊,感歎。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加入樂器、樂音,為歌配音,蕭聲有音節,有音韻,有抑揚頓挫,展現完美的節奏,此段形式和內容完全融合。舞、泣:一對單音動詞,置於句首,形成頓挫,避免生「滑」、急流。加入對話,活潑生動。有美景、有歌聲、有樂音、有對話,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一問一答,互動交流。此段敍事兼抒情,「因情生文,為文造情」,與主調合拍。寫出大氣魄、大形勢、大空間、大場面,一句「而今安在哉」的大幻滅,見證歷史的無常、色無常。偶句散句交錯,節奏奔放之中有吞吐,彷彿大江東去。「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四字一句,一連四句,快板輕敲。也:順流而東也,固一世之雄也,頓挫,轉折有變化。

⋯⋯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此段也是偶散交錯,節奏或急或緩,有吞有吐,寄蜉蝣、挾飛仙。「侶魚蝦而友麋鹿」之後各句,皆是單音動詞置於句首,帥氣又率性十足。

[註一]:〈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爲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註二]:借題發揮一下,文言文中有不少虛字、常用字,常見、常說的就是「之乎者也」,羅大佑還將此譜成一首歌。其它的古文常用字如下⋯⋯

之乎者也

其焉蓋兮

嗚呼邪嘻

嗟吁曷噫

於夫哉耶

而然如矣

爾汝吾已

至故耳益

演講會後,安老師來跟我說,今天終於知道古文中的虛字,原來是為了節奏呀😝😜😝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n8673&aid=114803667

 回應文章

老魔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9/05 22:27
少了虛字的點綴, 文章會太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