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30 01:49:33瀏覽971|回應3|推薦25 | |
父親清楚的記載著他離開大陸的時間: 其實父親有很多選擇的。 父親高中時期,中原地區相繼淪陷,父親可以隨校南遷,過著如「齊老師」或「小童」一般的學生生活;抑或留在家鄉,跟隨大伯、二伯一起經營祖業;或是到延安、或是到西安。但父親選擇到了西安。 那年,年僅17歲的父親進入西安戰幹團第五期接受軍事訓練,因表現優異,尚未結訓即被留任為政治部中尉幹事,爾後又被選派至中央警校蘭州訓練班受訓(蘭訓班),畢業後至軍事委員會**工作隊任上尉隊附參謀及反諜報隊隊長,後併入別動軍第六縱隊,任指揮部少校參謀及該部一支隊一大隊三中隊少校隊長。 抗戰勝利後,父親任國防部保密局少校組長,1948年任保密局**組中校組長。那段期間,父親曾破獲匪案三十餘件、逮捕匪黨近百人,為保密局37年度最優單位。大陸曾來信,稱父親當時為**戰區軍統負責人。按當時保密局**省的站長為時任警務處長的**將軍,父親為執行者。 老家淪陷,父親被派任為**省政府調查室中校視察,隨省府遷至漢口、廣州,後併入黃杰將軍部隊。 在富國島期間,父親任管訓處中校政工隊長、政工幹部補訓隊指導員等,直至42年中來台。 父親記憶力奇佳,而且能左右開弓。蘭訓期間父親學習英文、俄文,於富國島期間學習法文及越南話,來台則學習閩南話,當他興致來時,總會冒出幾句應該已經不很標準而我們也聽不懂的外語;小時候,父親也會表演雙手同時書寫毛筆字的技法,讓我們開開眼界。不論吃飯、寫字、做事,不論左手或右手都難不倒父親,包括開槍。父親常和某位叔叔相互恭維誰的雙槍比較準。 父親可以選擇繼續留在軍中的,但他沒有。來台三年後,父親選擇了離開。 父親沒留下在大陸時期的任何照片及證件,但在他的遺物中,清楚的記載著,他人生每個階段的經歷。包括他來台後在空軍總部時所編撰的話劇劇本,可能是為了升等而寫的論文,及來台後與各單位聯繫的公文、任職令、任官令、聘書及書信等。來往書信中有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大教授、高中校長、國防部等軍警調單位的朋友們,我們真的不是那麼的清楚,與父親有關係的朋友還有多少?有些事、有些人,父親或許曾說過,但我們卻不曾在意、不曾記得。 家中藏有字畫頗多,這或許跟老家曾經營當鋪近百年有關吧!父親從小耳濡目染,見到喜歡的字畫就想辦法求或蒐集。家中還藏有「于右任」先生親筆撰寫送給父親的墨寶。 父親可以選擇從商的,但他沒有。他幫一位同在蘭訓班受訓的叔叔取得當鋪執照,並提供了部分的開辦費,在民國六0年代初期,取得這特許行業執照可不容易啊! 父親可以選擇到台北來任教,但他沒有。他多次婉拒鄧阿姨的邀請,始終待在南部的小鎮上,當一個小小的高中教員。 因父親關係,老家沒了,大伯被迫捐出所有家產、土地,最後還落得上吊自殺以自清,四叔則被迫參與朝鮮戰爭的自願軍。戰爭就是這麼的殘酷與無情。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但無辜的還是那些小老百姓及充滿愛國心卻被充當旗子的年輕人。 父親一生不願意麻煩別人,走的時候也是。看了父親留下來的手稿、文件及書信,再看看台灣現在的局勢及亂象,無名漸漸瞭解並體會父親在當時為什麼不留在軍中、不到台北了。父親曾說:當初在大陸同時受訓的同學,來台者恐不及十分之一、二;而從抗戰時期到國府遷台,中國出了四千多位將軍,能留下的又有幾何? 孤臣孽子難回天。有些事,是我們無法或無力改變的,與其抱怨、掙扎,不如順勢隨緣吧!無名於父親百日後 延伸閱讀:我想瞭解父親 多一點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