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04 01:03:26瀏覽1036|回應3|推薦47 | |
「四食」人生的迷思 文本 人的“本有”一期生命體,為了滋益由業所生的這個色身,皆依食養而得以存活,所以,佛以「四食」概括了有情的日常生活,此「四食」即是一段食,二觸食,三思食,四識食。 段食:是指三餐飲食,能滋養色身,維持人體需要的食物。即主養色身生理機能所需。 觸食:是指眼以色為食,耳以聲為食,鼻以香為食,舌以味為食,身以觸為食,意以法為食,皆能滋補人的身心,使人心生喜樂,情意愉悅,助長健康。即主修色身精神層面所需。 思食:思是指“思心所”,身行、語行、意行的造作都是思心所的發動,抉擇所念的人、事、物或情境等對象,念念相續,用意念、意志的累積滋養一個人的生命力,得以產生能量,這就是思食。即主動色身激發能想之量所需。 識食:識是知了,分辨,判斷。有情生命用識來抉擇愛、取等名色之經驗,由食欲品味到與愛欲相應,執著身心為我的愛取存有而活動,以延續性命。即主知色身之識食是一種待緣而生的無常現象,不能恆常存在,對生命產生一種認知作用。 人乃至最小昆蟲類的有情眾生,都許是為了「食」字而營營賣力,中國古老的文化即已透露出食的擬像交織。 所以古代的諺語有“民以食為天”,甚至帝王將相也不敢輕慢這條真理,譬如領兵出征,“糧草先行”是原初性的現實。孔子亦奉行:“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孟子則主張“口之於味有同嗜也”,同時還引用告子的話:“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即連無為之老子也認同:“五味令人口爽”。 令人詠歎的食文化,經過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使得我們舌尖上的勞動過程在享受「食」的滋益滿足之後,留下了對“東坡肉”的激情追求;也“點評”了金聖歎對“食”得癡言。野史傳聞清朝初年,順治皇帝剛駕崩,因案犯刑即將就戮的金聖歎背縛著雙手,叫劊子手附耳過來,低聲在他耳邊留下最後遺言:“五香豆腐乾與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道。” 刀起切落金聖歎對食的侈望..許是..亦或他對穿梭生死的一種了悟!另者,梁實秋在臺灣回憶上海大馬路邊販售的天福字熟火腿,用了蘊涵感情的兩句話:“佐酒下飯為無上妙品,至今思之猶有餘香” 。以佛曾說的「一切有情皆依食住」管窺千年華夏民族,足資普世眾生很難離開食的囹圄。 在反思食對生命的滋養因緣後,消費者拜物教的(fetishism of the consumer)原罪起於亞當和夏娃偷吃了禁果,人類藉由欲望和品味強力地操縱,一種創造性的文化高階之消費主體觀念在世界廣披散播開來,這些消費主體巧妙的,細緻入微的帶領追隨者進入到美食的奢華世界,魚子醬、鵝肝、燕窩、魚翅、熊掌、虎骨等等的生産、交換和消費的供給,無疑是舉箸下的生命殘害,更是人類階級化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譏諷。誠如魯迅批判的言論:“飲食問題,不僅可以反映社會的物質文明程度,也可以反映出一定社會之社會狀況以及暴露種種社會痼疾”。 衡諸心口相應的食念,在食物鏈中輪轉..若能了如生命是日的短,悟到痛轉薄去--我慢、我欲、我能..則漸起的慚愧心,會悅樂一切生靈的存有..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