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每逢佳節倍思親
2012/05/03 10:16:28瀏覽129|回應1|推薦16

時光飛逝,  又到了五月份的母親節,每逢佳節倍思親,雖然我是個

不聽母親話的女兒,但舉凡許多節日都會想念在天上的慈母。


 

母親生於1925年,當時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所以母親自小就接受正統的日本教育。在那個年代,能讀書的女孩,已經很不錯了。但外公還讓母親到鳳林鎮,讀到高等科。相當現在的國中程度,畢業後,母親本來可以當小學老師,但因為膽子小,不敢接受教職的工作。還好,外公經營一間大雜貨店,母親從八歲時,就經常在店裡當外公的幫手,所以十五歲,自高等科畢業後,沒膽量當走上講台,就當起外公最得力的店長了。

 

外公只有母親一個女兒,為了傳宗接代,在母親十九歲那,外公請親友物色,可以入贅的青年。好不容易,找到自稱是孤兒的父親,就這樣和父親成為夫妻。隔年就生下我和妹子雙胞胎姊妹,再隔兩年又生下大弟母親除了養育我們三姊弟之外,就是安份守己、認認真真、無怨無悔的當個好店長,把外公那間雜貨店,經營得蒸蒸日上,是村裡最大貨物最齊全的雜貨店。而外公當時忙於為民喉舌,為村民爭取許多公共設施。如自來水的裝設,電燈的架設和郵局、電信局代辦處的增設。

 

因為外公當時是花蓮縣縣議員還連任四屆。父親除了負責幫母親到花蓮市採購貨品之外,也要幫著外公忙著公眾事務,尤其每當選舉的季節,更是陪著外公在選區走透透。所以一切店裡的重任,全落在母親的肩膀上,還好外婆當時也是母親的得力助手。除了料理三餐,也會在店裡幫買做生意,外婆雖然不識字,卻能記下顧客買東西的賒欠帳目,這種能力讓我好佩服好讚嘆唷。

 

母親的數字觀念超厲害,可以說過目不忘。算盤也是打得既快又準確,記得當時政府推行公斤制,所有的磅秤都是公斤的刻度,但民間買賣還是採用台斤計算。母親當時的換算能力,無人可以比得上,雇用的店員常常要用筆算半天。母親只需要在腦海裡算一下,馬上知道幾公斤是多少台斤。最記得剛剛有電子計算機,可以拿來換算,但母親卻從來沒用過。因為,要按許多鍵盤才能有正確數字,有時還會故障。母親是個永遠不會故障的電子計算機呀!

 

記得每年的颱風季節,村莊裡在颱風要登陸時,村民都會湧入店裡,買鐵絲鐵釘和許多防颱的物品,店裡人潮擁擠,塞滿搶購的村民,母親一個人就扺得上三四個人,幫村民磅秤包裝,手腳之快以及稱斤稱兩,準確得讓村民信任心服,母親這種能幹和誠實做買賣的影像,永遠存留在我心底。

 

母親是標準的傳統婦女,遵從男主外女主內。所以讓父親負責到花蓮市的批發商進貨,因而許多間批發商只認得父親。只有經常來店裡收款的業務員,才知道母親是老闆娘。

 

這種單純的雜貨店店長生活,讓母親享有自己的樂趣,那就是帶著我和妹子,到花蓮市去觀賞許多日本電影,以及買漂亮的布料,請裁縫師縫製美麗獨特的衣裳。當時母親長得白淨細緻穿起美麗的衣裳,走在花蓮市區,怎麼看都不像是生長在農村的婦人唷!

 

想起母親那雙肉肉白淨的雙手,我還是那麼的喜愛和羨慕呀!還有看著母親白淨的手指在算盤上,靈活的撥著算珠的模樣,到現在還是那麼鮮明難忘!

 

母親當時那麼的信任父親,從來也不過問父親的事。父親除了幫忙批購貨品,還做些雜糧和砂糖的買賣。記得父親常常買好火車票,才向母親說,要到花蓮南邊或者西部出差,母親只是不高興的沉默著,最後還是讓父親遠行。

 

直到父親在生意上有了困境,向母親哭訴時,才知道自己的先生出了大問題。當時我卻聽到,母親要賣一些外公留給她的田產,幫助父親度過難關,但父親卻執意不肯接受。想不到就在1963年的五月底,父親自覺無法度過自己擴大經營的虧損,就喝下當時店裡賣的農藥,撇下母親及外婆和四個兒女,還有為數不少的負債。換算如今的金額可能是二千萬,這龐大的數字母親毫無怨言默默承受,當時母親只有三十九歲。

 

父親撒手而去,讓母親一人獨自扛起還債的責任,還有照顧外婆和扶養兩個弟弟,以及守住那間村裡最大的雜貨店,當時母親根本弄不清楚外公留下的田產,是哪塊地?只好帶著長工,仔仔細細的查看,而且從此換上傳統的農婦裝,向村裡的農夫學習許多農事,她學會各種農作物的栽種,想起當年母親曾在清晨四點多,到田裡幫忙西瓜授花粉的工作,這種農事,母親以前根本不懂得,但卻在父親過世後努力的學會了。

 

母親以父親為天,所以父親決定的事,從來也不曾反對過,印象中父親常怨嘆,自己沒有同姓氏的子女,深怕身後沒有子孫傳香火。因為母親招贅,外公也沒為父親著想,等到我和妹妹,讀到初中三年級,就決定收養小弟。當時就到花蓮南邊的村莊,把出生才四十九天的小弟,抱回家中,讓母親扶養。也從了父親的姓氏,村民常常向母親說,收養的小孩,一定是父親在外面和情婦生的。母親卻一點也不會吃醋和生氣,反而向村民表示,這樣不是很好嗎!能扶養先生的骨肉,最合適了。讓村民啞口無言,這就是母親識大體和寬容溫柔的美德。

 

父親欠下那筆大債務,經過將近十年,才一一還清。母親沒有賣掉一塊地來還債,而是努力的工作,努力的經營雜貨店,這是我們四個子女無法學到的堅忍和刻苦精神。

 

母親除了肩負起一家之主的重任,還常常幫助村民。我們家住在火車站附近,村民大多是農人,他們的收入只靠農作物的收成。平日需要的食品或日用品,可以向母親的雜貨店賒賬,等收成了或賣掉家中飼養的黑豬,才拿來還清帳款。如果家中突然有人生病,都會急急忙忙到店裡,向母親借錢,搭火車,到花蓮市,找醫生看診。母親立刻就伸出援手,且不會記在心裡。這種助人為樂的善行,在母親過世十三年後,還被村民牢記心中。

 

因為妹子常回到村裡,看看母親留給我們的田地,有時想向正在收成的村民,買些花生或玉米。當妹子說出母親的名字時,村民都會熱誠的送給她,還說起,母親曾經如何的幫助她們的往事,而這些善行,我們卻都不知道呀!

 

母親在五十八歲那年,聽從大弟的話,也為了大媳婦不喜歡住在農村裡,將那間村裡最大的雜貨店,轉讓給遠親。收回花蓮市區那棟外公留下來的店面房產,和兒子媳婦搬進去住。母親從繁忙的雜貨店老闆兼農婦,變成掌管廚房的家庭主婦。每天要花心思如何做出美味的食物,讓家人享用,她還真有些手忙腳亂。

 

因為母親從來就沒有下過廚,經營雜貨店時有外婆幫忙掌廚,後來外婆中風,就請來阿姨幫忙。廚房的工作比起雜貨店賣東西難多了呀!當年都快六十歲的母親,卻為了要煮三餐傷腦筋,但母親卻是不服輸的人。她老人家聽收音機或看電視的美食節目,竟然學會許多讓我懷念的餐點,如雞捲、炒米粉和四神湯、雲吞湯等等!

 

從農村搬到市區居住的母親,還是念念不忘村莊裡濃濃的人情味,母親經常會自己搭車,回到那間大雜貨店和村民話舊,聽村民說些值得慶賀的情事,或弔唁某個老友的辭世。

 

母親像一棵老樹,被移植到水土不服的園地,那種心中的失落和不快樂,讓她老人家的身體,漸漸出現病痛。後來就常常為了醫治快承受不了的病痛,搭車到台北診治。記得有一年,我還拿著小板凳,陪她搭火車到台北醫病,因為母親當時的雙腿,已經不能走很遠的路,需要隨時坐下來休息。所以我就帶著小板凳,讓母親走出月台後在車站大廳裡,就可以坐下來休息。看著母親晚年,受到病痛的折磨,我的心有如刀割的痛楚,真希望母親身上的疼痛能移到我的身體。

 

我的兒子是母親第一個孫子,也是她老人家唯一帶過的孫兒,雖然是外孫,但卻讓兒子享受她老人家的慈愛。兒子年幼時,每晚非得外婆陪著,才肯入睡呀!當母親突然仙逝,我的兒子也從洛杉磯搭機,回到花蓮奔喪,在離大弟家很遠的路上,就跪爬著大聲哭喊著阿嬷!阿嬷!兒子傷心痛哭的模樣,我永遠記得,這也是兒子第一次經歷親人去世的傷痛呀

 

母親仙逝都已經十三年了,但那年母親告別式,當時趕去參加的親友和村民多得讓我驚訝,幾乎每個人都以最悲戚難捨的心向母親告別,那是因為母親在生前,寬容待人,熱心行善,留給親友村民的不捨和感恩,母親您是我們心中永遠的典範,您更是我心中永遠的慈母,永遠難忘,永遠懷念!

 

在母親仙逝十三年的日子裡,每當我讀著詩經: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都讓我感到無比的愧疚和遺憾,因為當母親還有說有笑,還無時叮嚀我們子女要待人寬容時,我卻未能做到她的期望,也沒好好的孝順她老人家,如今只能坐在電腦桌前,寫下對母親無限的懷念和感恩。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34120&aid=6413603

 回應文章

靈婆心語 人生待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難忘
2012/05/03 16:54

難忘的母女親情

母親的堅強認命

改變了命運

為家庭奉獻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