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黃河攤邊馬老師的希望故事
2007/11/10 00:09:28瀏覽635|回應0|推薦3

         如果有一天,醫生突然告訴自己罹患了一種罕見疾病,它不會馬上要我的命,但是它會拖著我的身體就連最基本的維生都有問題。那我還有活下去的勇氣嗎?馬文仲,一個罕見疾病「進行性肌肉營養不良症」的鬥士,用逐漸萎縮的生命證明了希望是捧在掌心上接力似的一個一個的傳遞。

        黃河岸旁,一個小小的農戶。平靜的就是一般的農家村落,它是河南省長垣縣苗佔鄉的一個小村落--馬野莊。黃河,一個我們在教科書上曾經熟悉的地方。記憶裡似乎有著這麼一段話「黃河經年氾濫導致黃沙堆積,兩岸居民只能築堤擋住滾滾河水。居民們對黃河可是又愛又恨,愛的是黃河孕育了兩岸的農作物、恨的是黃河只要一氾濫兩旁的住戶隨即遭殃。」單純的描述描繪黃河,就足以說明了兩岸居民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影片裡,行雲流水的拍攝清清楚楚地表現出農民貧困生活。我想在這裡就是連一個手腳健全的人都要辛勤的工作才能換得三餐的溫飽,這麼艱辛的環境又要怎麼才能養活一個馬文仲呢?何況這一個「進行性肌肉營養不良症」疾病纏身的人還想蓋個希望小學,幫助莊裡無法繼續升學的學生。

        希望小學,是馬文仲的夢也是他的寶貝。他曾說:「我不能走路去教學生,但是孩子跑得比我快,可以到家裏來念書。」二十幾個年頭他們互相依存領著一個個的希望展現光芒,從一個學生、一個老師和一堆的旁觀者的源頭,漸漸的他們有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的學生。遠近馳名的人們都知道黃河岸旁馬野莊有個馬老師拖著殘疾的身體散發希望。但是隨著時間的催促馬老師的身體狀況愈來愈不好,剛開始的時候馬老師還能靠著小板凳自己到教室用竹棍夾著粉筆寫字,直到1993年他的手已經沒有力氣可以寫字。而現在連小板凳都沒辦法坐,只能坐在輪椅上勉強的教學。

        這樣的堅決要辦學的馬文仲深深的吸引著妻子古慶玉,一個湘江來的女子,不告而別放下家裡自己經營的生意就是想看看是不是真有這麼一個人在認真辦學,這一看就是離鄉背井的十幾年。事隔十幾年古慶玉再回到湘江的家,才知道原來當初自己的不告而別讓自己的老父多麼的不解,一個自己最疼愛的女兒怎麼就不辭而別的離開了。無消無息的十幾年,老父親不願離開當初那個和女兒一同經營的池塘生意的地方。

 他們的故事有點神話,可是卻都是真實存在的。而這真實在兩千年的四月三十日開始準備傳送更多的希望,上海的慈濟志工在馬野莊動土籌備一個更大的馬野莊希望慈濟小學。而今這座學校已經落成面積約九百六十平方公尺(約兩百九十坪),共有五年級(五年制)十間教室,可容納五百多位學生。馬文仲說:「孩子能快快樂樂地在明亮的新教室裏學習,對我們可說是一個新的起點。」但是我卻認為這是一個希望的根據地,準備發揚到各地。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0216&aid=136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