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青少年心理學--網際網路、資訊快速流通、性觀念開放對青少年心理的影響
2008/03/27 18:42:30瀏覽1322|回應0|推薦6

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讓現今社會的資訊得以快速的發展,知識的學習變得能夠隨手可得也變得相當的方便,但是網路上的資訊卻不一定是正確的知識。對於網路上的知識我們抱持的只能是參考性質的使用,對於其正確性還是要藉由師長或是書本才能確切的確認。雖然我們對於網際網路上的知識是抱持這種想法,卻不代表我們能夠完整的做到。現今社會的腳步增快,學生學習的東西變得較以往的還要多,當知識變得可以快速取得時,這正是學生想要的迅速,其正確性似乎就沒有查證的必要。也因為知識能夠快速的讓學生獲得,學校教師的專業能力的重要性就變得沒有過往社會的權威,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意願變得更低,他們認為既然

網際網路上能夠查到的知識爲什麼還必須浪費時間到學校學習。這往往是因為學生忽略了,網際網路上的知識的真實性。

過去的社會因為生活的種種因素可能導致學生選擇休學,學生往往會礙於家庭的生計因素沒有自主的機會要求繼續的求得知識。相較目前社會教育年限的增長,學生家長想盡辦法也要讓自己的孩子唸書的狀況可說是南轅北轍。正因為知識的學習變得較容易取得學生的學習心態也相較的改變了,過往窮學生認為難能可得的讀書機會似乎變得沒有這麼樣的重要。某些青少年不再把握自己讀書的機會,反而認為教育的年限是在浪費時間,任由自己放棄學業。青少年輟學、休學,或者認為自己不用唸書也能夠維持自己的生計,錯誤的價值觀念影響。

家庭的組合代表的不僅僅只是兩人相愛後的承諾,它也是兩人婚後的責任。但是我們可以看見統計,現在社會的離婚率高已經是傳統社會的兩至三倍。高離婚率下的社會導致破碎家庭的青少年對於愛情、婚姻產生不信任感,更可能會讓青少年認為如果婚姻是不可靠的那麼他們對於愛情也可以只是一種遊戲,不需要負任何的責任,只要雙方開心就可以了。由於這種遊戲的心態,青少年對於性的認知會認為只是兩人相愛後就可以有的行為,不代表所謂責任。

在資訊發達、性氾濫、離婚率高、知識更新快速、教育年限增長的社會之下,青少年的價值觀變得相當複雜,尤其現在的教育強調的是學生的自由人權。在不受約束下青少年的自我心態更加的增加,這也是導致青少年對於自己錯誤的行為受到矯正時會無法接受的原因。我們的社會給予青少年的權利太多太多,卻忘記告訴青少年實行這些權利之後的責任。放縱青少年對於自己的行為沒有負責的能力,這對青少年的心態有很大的影響。當青少年無法分辨自己目前的行為是否正確時,也將導致他們對於正確的選擇產生疑惑。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0216&aid=173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