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育社會學期末報告--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心理幸福之探討:與其他職業的比較
2007/06/29 11:20:12瀏覽1117|回應0|推薦4

選讀此篇社會學研究的原因

 

    教師許多言行舉止都可能會影響學生,老師壓力過大可能導致情緒控制不佳,以致行為發生偏差。每個人的心情狀況時時不同,往往心靈狀況會影響個人的行為。因此曾經有人說當一個人在氣頭上的時候會影響他的行為決定,而且往往會有許多錯誤的決定。研究教師幸福的理論可以幫助我了解教師在任何心理狀況的行為。關心教師的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或幸福情形是直接影響學生產生正面負面影響的主要因素。因此探討研究教師幸福的論述可以幫助我了解怎樣的教師心理狀況,可以學習如何在面對心理無法面對的現實困難因素時能夠了解解決之道。

    對於教師心理幸福的研究的學習可以幫助了解現狀社會的背景帶來的滿意度,任何理由都有可能影響教育者的心理狀態。如教育程度較高者因為會接觸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因而較有較大的網路異質性;另外,教育程度較高者,亦擁有較大的社會網絡、較多的社團參與和較頻繁的人際關係,這些都有助於心理幸福。另一方面,教育年數愈多者因向外發展,個人網絡不以鄰里關係為主,鄰里關係可能較差,而不利心理幸福。

此篇之主題說明

 

    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對教師而言是影響心理影響因素之一,其支持性必須有一定的程度,在處理事情上才能得心應手。若教師的社會網絡無法處理教師所遇到的事情,求助無門的情況之下容易影響教師的心理幸福。當教師的心理受到影響則會導致教師行為、思考的偏差,進而影響到教學品質。學生在老師容易受心理因素影響的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習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意願。

    心理幸福是一個多面向的概念,關於這個主題的研究必須要包含正負面向度 的指標。有關於心理因素的研究包含研究教師的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的研究包括教師個人的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與社會整合〈social integration〉的統合。其所形成的網絡異質性〈heterogeneity〉正是社會網絡的重要關鍵。

    一個人的心理健康與否不是僅限於『一個人沒有心理困擾或精神疾病』的說法,心理健康或幸福應兼顧正負面向度才算是完備。但是何謂心理失態?用外在的行為標準來衡量心理健康或幸福並不是一個健全的方法,因這樣的標準並無法直接反映出個人的內在感受。

重點摘錄

 

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工作、生活與心理狀況

 

    在中國社會,教育一向是被視為神聖的行業,尊師重道一職是我國文化的傳統,教師擁有崇高的社會地位。至今此思想仍深植人心,這從我國教師職業聲望一直都居高不效,便可見一斑。學者指出,職業聲望不僅關係到該項工作的吸引力,也會直接影響到從事此職業者的工作態度與效率,甚至也可能影響到心理幸福。而我國教師在備受社會禮遇與重視下,對其心理幸福應有正面影響。

 

    不過在某些以教師為樣本的研究,似乎不是那麼樂觀。蔡璧煌〈1989〉認為,由於我國教師一直享有崇高的社會聲望,教師們在社會期望中,縱然有委屈也少有抱怨,縱使負荷沉重也默默承受。郭丁熒〈2001〉的研究也指出,小學教師採取「防衛∕接受」因應方式之平均數僅次與「解決差距」,教師這樣的忍耐特徵,往往使教師壓力無法釋放。再從實務面來看,我國中小學教師必須帶上一班達三、四十人,教師還必須負擔一些與教學無關的雜項,工作相當繁重,以上這些都有可能會對心理幸福造成不利的影響。

 

    不過,即使教師工作或生活狀況不如預期的理想,但與其他職業相較,教師的心理幸福是否就居劣勢呢?在少數幾篇比較教師與其他工作與其生活狀況的全國性研究中,就有不同的發現。黃盈彰〈2002〉指出,中小學教師的工作滿意度幾乎都顯著高於其他工作者,原因在於教師有較佳的專業學術、道德評價、安定性及較低的工作例行性等工作特質。雖然工作滿意並不能完全代表心裡幸福,但仍為一項重要指標。

 

    上述觀點及發現的不一致,可能是某些研究為增進教師權益,因而較強調教師痛苦面,或者,即使教師的情形確實還有不是很理想的部份,但相較其他職業工作者而言已算是十分健全。基於中小學教師在許多特質上所具有的優勢,其心理幸福仍可能較其他職業工作者為佳。

 

社會網絡的理論意涵

 

    關於社會網絡的定義,依KnokeKuklinski的觀點,可定義一組連接著一組個體的社會關係,而非社會關係所連接的個體。傅仰止〈2002〉進一步指出,社會網絡研究分析的對象超越了個人,而轉向人跟人堅的關係或聯繫,既能顧及個人背景,更能將個人行動或特色納入社會結構層面來理解。

    蔡勇美與郭文雄〈1984〉認為,社會網絡觀念可分為三方面:一為結構性質,其性質包括:網絡大小、密度等。二為聯繫性質,其性質包括:強度、持久性等。三為功能,其性質主要有二:一是推舉或參考功能〈referal function〉,另一個是社會支持。

    HouseUmbersonLandis1988〉指出,社會網絡可分為結構與過程兩部份。就結構而言,一是社會整合,意指所接觸的個體總數或頻率;另一為網絡結構,意指可彰顯一組社會關係的結構特性,如持久性、同質性等。就過程而言,上述結構會透過以下過程,對心理幸福產生影響:〈1〉社會支持:指關係的正向品質,且有實際行動。〈2〉關係的強求和衝突:指負向關係。〈3〉社會規範的獲控制:指社會關係所具有的控制性或規範性作用。

    歸納上述的學者的看法,社會網絡意指所有社會關係的總和,有結構面向的網路結構與行動面的網路功能,不同的網絡結構會影響到網絡的功能。

    一個人的社會整合程度反映在其所參與的社會互動頻率上;網路異質性,指的是個人熟識對象所布及的職業項數;而鄰里關係是指受訪者的社區人際關係品質。

社會支持的功能

 

1.物質的:工具性支持、幫助〈人際關係〉

2.情緒的:情感支持、關心、表達〈情感依附〉]

3.尊重的:肯定、價值觀的支持、了解〈自我存在價值證明〉

4.訊息的:建議、認知支持、指導〈認知相同〉

5.友伴的:正向的社會互動〈群居生活〉

    社會支持包括工具性、訊息性和情感性的幫助,可是多數的社會支持與心理幸福的研究多將焦點集中在情感性支持。因此,多數研究都指出,社會支持對心理幸福具有正面影響,因而無法釐清各類支持對心理幸福的單獨影響。不過,從工具性支持的內容來看,往往能對工作、錢財等壓力具有降低作用,故亦可能對心理幸福具正面影響。

    社會整合愈強,社會支持越多。社會支持的提供或感受卻必須藉由社會整合方能運作;整合不一定能產生支持,但可能性依然很大。鄰里關係,雖不能代表支持行動,但較佳的鄰里關係,仍較有機會獲得支持。至於網路異質性,對心理幸福的影響則鮮少提及。網路異質性愈大者,因所熟識者工作的職務種類愈多元,愈可能接受到不同形式的幫助,也愈可能提高其心理幸福。

作者主要的結論

 

一、結論

1〉中小學教師的憂鬱感最高

     中小學教師的平均憂鬱感為所有職業中最高的,原因是中小學教師多女性且未婚比率偏高,使其憂鬱感偏高,所幸中小學教師的社會接觸亦是所有職業中最多的,這有助於緩和教師的高度憂鬱感,否則其憂鬱感將更高。

2〉中小學教師的成就感亦最高

     中小學教師的平均成就感亦為所有職業中最高的,部分原因是因中小學教師參與學校舉辦的活動比率最高、社會接觸最多、網路異質性最大、鄰里關係較好。此外,中小學教師離異比率最低、中小學教育年數最高,且個人收入亦偏高,這都會提高其成就感。

3〉中小學教師的疏離感偏低

     除農林漁牧人員外,中小學教師是所有職業中平均疏離感最低的,然與其他職業差異皆未達顯著;此外,中小學教師離異比率最低,亦有助於降低疏離感。另一方面,中小學教師未婚率偏低,且中小學教育年數最高,這會提高疏離感。基於上述,與其他職業相較,中小學教師對疏離感有正反兩面作用,再加上中小學教師樣本不夠大,故平均數上也就無法與其他職業達顯著差異。

二、對教育實務的建議

1〉落實兩性平權的互相觀念

     研究結果顯示,為數眾多中小學教師,憂鬱感是所有職業中最高的,值得關切。其主因是女性比率偏高所致,女性憂鬱感之所以偏高,通常是因必須同時承擔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故身為丈夫者,應跳脫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窠臼,幫助職業婦女處理家務與教養子女的工作;而學校行政當局,亦應多了解並滿足女性教師的需求,比如說設置托嬰班,或配合排課等,使其無後顧之憂;就長遠來看,各級學校教師亦應將此觀念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自小就能對兩性平權有所體認,未來方能創造出兩性互助的美滿家庭。

2〉鼓勵並協助學校舉辦社區性活動

     研究發現顯示,社會接觸愈多,可降低憂鬱感;參加學校舉辦的活動、社會接觸愈多、網路異質性愈大、鄰里關係愈佳,可提高成就感;而鄰里關係愈佳,可降低疏離感。大體上,中小學教師在上述網絡結構變項上都佔優勢,儘管如此,中小學教師除在成就感大都顯著高於其他職業外,在疏離感並未有顯著優勢,而憂鬱感則仍為最高,故進一步改善中小學教師上述網絡結構,仍是一個可努力的方向。比如說,學生與家長可多與教師保持聯絡,給予教師正向回饋,而教育行政當局亦應鼓勵並協助學校舉辦活動,如運動會、讀書會以及各種研習班等,如此當可進一步中小學的網絡結構,進而提高其心理幸福。

心得感想

 

    任何人的社會背景都不相同,造成的社會網絡、社會支持等。有關心理幸福的研究將可以幫助了解現在社會狀況之下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了解之後可以進而幫助教師在教學方面可以掌握自己的情緒,才不至於因個人的環境因素影響到學生的教學環境,減少學生因為對教師的反感而產生的對學習有所卻步的狀況。

    在個人的學習歷程中常會有某些教師的行為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個人覺得要能教師的行為模式是一個很重要的契機,對於學生而言。國中小的學生年紀是心理狀況尚未發展完全的人格時期,因此亦受他人的影響造成行為偏差。教師的任何眼光都有可能是改變學生學習狀態的原因。

    根據上述,個人覺得教師應注意本身的心情,避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心態、避免教師的個人行為無意間影響到學生的學習。也許教師的無意間行為是一時間的起意,但仍可影響到學生的未來學習動機,甚至更嚴重。

    在台灣的教育環境的確會使教師產生巨大的壓力,造成教師壓力無法釋放的情況出現。因此個人心理調適以及國家政策的施行都是教師必須密切注重問題,縱使外在無法瞬間改變,但至少必須控制教師個人心理情緒,避免造成學生改變學習動機的意願。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0216&aid=1056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