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28 20:36:28瀏覽429|回應0|推薦1 | |
中國自古以來,歷朝開國皆面臨了驕兵悍將、權貴尾大不掉的現象,所以呂后殺韓信、朱元璋滅藍英、李善長,康熙滅三藩、蔣介石囚孫立人等等史不絕書,皆因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無權則榮華富貴不保。 所以長征老將老驥伏櫪,志在子孫。接班、接班、子孫接班,富貴長保,所以披著共產主義,馬、列思想的武裝大衣,捍衛中南海權貴中心,形成中國的特權階級。今天中國的富人能夠致富,背後隱約都有太子黨的影子,政改無疑的就是對太子黨的間接宣戰,因為蟻族的壓力、中產階級的壓力已逼著黨中央必須做一處理。 中國在鄧小平同志改革開放的大旗下,中國有了大國崛起的態勢,總體經濟也已凌駕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產階級增加了,人民的聲音就大了些,中南海的權貴也聽見了,所以不但高喊經濟發展,還保證政制改革。其中較有名的如政協遲福林,在他第二次改革書中提到改革的方式;他認為透過都市的興起,支撐起消費市場,同時進行人口素質的提升、教育的改革、福利的增進,就可以開始進行政治結構的改革。 我們知道支撐消費市場最大的條件,在於人民教育素質,一個高素質、高技術的人民可以創造利潤數倍、十倍甚至百倍之產品條件,以支持該國之幣值,形成高消費、高成長之消費市場。 藉都市容納農村人口以形成消費市場,正如同洞庭湖等具有調節長江之功能,而農村為國家最後之調節單位,中國政府一下家電下鄉,再來汽車下鄉,我們不知道再下鄉幾次就會農民過度貸款而造反了,所以遲福林的方案緩不濟急,不是短時間可以成功。不選擇正確的路徑,而繞遠路、走曲路,正是因為權力核心的共產主義武裝大衣脫不下來,所以政制改革必須慢慢來、必須權貴們有共識,才能公開幹、大步幹。 溫家寶在深圳演說中提到:中國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改革走到今天,已經無法繞開政治體制改革這道門檻。否則,所有的改革都將功虧一簣。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基本上深圳官方肯定溫總理的談話,代表其指標意義。表示中國在國際的壓力下已不可能如遲福林所希望的緩慢、穩定改革,溫家寶的深圳演說及聯大宣示,代表了中國政治體制即將有大變化,這變化對周邊國家是利、是害?對中國、對周邊國家都影響深遠。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