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要太注重口味與口感,否則下車得早。
2008/04/05 20:59:06瀏覽1369|回應1|推薦4

了解味道的來源,才知道好吃,是會吃死人。不要太講究口味。外面的好吃料理,九成以上都是很缺德的。

首先,了解味道如何來的,才能不被味道,牽著鼻子走。

1、蛋白質:胺基酸 (提供 鮮味)

2、脂肪:脂肪酸 (提供 /濃味)

3、醣:簡單糖 (提供 甜味) 

這三種味道來源,如果粒子体積越小,與舌頭接觸交涉面就越廣,味道就越叫人喜好。而可怕的是,粒子越小,身体也就越難以代謝,所以基本上,食物不應該太好吃。以前沒有那麼好吃,現在變好吃了,都是害人的。(廣告說:親愛的,我把雞精變好吃了…)

蛋白質: 胺基酸 (鮮味)

這是最要命的好味道。鮮味只要放得重,人一輩子脫離不了那個味道。(例:味精,自從發明後,誰能沒有它?)

胺基酸,有必要與不必要兩種: 身体所需要的,叫作必要胺基酸。它的粒子大,不好吃,而且很貴,但因為人體自己無法合成,所以必須攝取。相反的,不必要胺基酸(),危害人體,卻好吃得不得了,又便宜,可提煉出鮮度,可以說俗又大碗。所以常常被用來做成加添味道的「鮮味劑」。

常見的「鮮味劑」:各種味精、蠔油、雞粉、香菇精、魚露、柴魚、雞精、高湯塊、烤肉醬、醬油(化學醬油),各種速食麵的調味包等等。

其中蠔油不含蠔、雞粉沒有雞、魚露也沒有魚。它們不會壞,也不發霉,因為連細菌也不敢吃。

它們是什麼? 它們都是不必要胺基酸,好吃的廢棄物,對身体毒,很不容易代謝,所以食用以後,吸水性強,身体中毒,會非常口渴。

在外面吃東西,愈是鮮香甜的口感,愈產生口渴,愈造成身体不適。所以,吃東西時,可以先叫一碗飯吃下去,等血糖等一切上昇,飢餓感減低時,再吃其他東西,以免吃過量的食物,反而傷害身體,造成負擔。

在台灣,九成的餐廳,是不熬湯,只用雞粉、鮮味劑的。餐廳飯店每一家都看過以後,我可以告訴你:外面一切的餐廳,如果不用雞粉、鮮味劑,就要結束營業了。某些鮮味劑加水,它的味道更勝於純雞湯,你知道嗎?

如果不用上述的鮮味劑,你會煮菜嗎? 如果不放味精,你還吃得下嗎? 中華美食要好吃而不口渴。頂級廚師的挑戰在這裏,你能好好用心去想怎麼煮嗎?

必要的胺基酸貴又不好吃。對身体好。粒子大,身体必須先消化再吸收。

不必要的胺基酸便宜又好吃。對身体差。粒子小,身体會先吸收,再想辦法消化,代謝非常困難。但便宜,所以普及性高。真是集一切好處於一身,只是會吃死人。


延伸閱讀

吃食物,不要吃「食品」。 未加工的叫食物,加工的叫食品。

吃出免疫力

三不五食的觀念

未來經濟趨勢~財富第五波=保健產業新趨勢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gwenchi&aid=1755785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要改進了
2008/04/13 18:21

嗯,我也都吃很 重味道

我男友就不會

難怪他就是這麼瘦

謝謝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