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1/15 23:27:43瀏覽451|回應0|推薦4 | |
約莫十年前,我在部落格上寫了幾篇以「三十而立」為題的系列文章,銘記下自己走向三十關卡的當口. 轉眼十年了. 行將不惑之年,但,真的不惑了嗎? 從最近讀的兩本書開始談起吧. ⟪身為職業小說家⟫--村上春樹 村上的文學地位,在臺灣出版界也相當知名.縱使譽之所致,謗亦隨之,但他數十年持續產出,屹立不搖於文壇,光這一點就是難以抹滅的成就. 我從高中時期開始就是村上的書迷,雖然大學起不再瘋看村上,看到村上的書,心裡還是湧上一份熟悉的親切.想來從上個世紀末到現在,村上的作品進入台灣也逾三十個年頭了,每當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前夕,村上也是常被人提及的名字.這樣歷久而不衰的作家,到底有什麼訣竅? 在這本自傳裡,他有一章通篇敘述,他自己長期不斷的寫作功夫心法:(寫作)從頭到尾是個人的體力行為. 「我從成為專業作家之後開始跑步(從寫⟪尋羊冒險記⟫時開始),從此以後經過三十年以上,把幾乎每天跑步一小時左右或游泳,當成生活習慣」 「那樣的生活累積下來,我常常感到,自己身為作家的能力也逐漸一點一點提高,創造力似乎也變得更堅強、更安定了不是嗎?」 「我透過每天繼續寫小說,逐漸一點一點實際感覺到、理解到那個.心必須要盡量強韌才行,為了在漫長的期間維持心的強韌,必須增強並管理維持身為容器的體力,是不可或缺的事.」 要維持強大的精神力,要先維持強韌的體力,而維持體力的運動習慣,其實是需要意志力的貫徹.我想,村上以自我要求的精神意志力,透過體力的鍛鍊,持續的自我增強.說穿了,成功二字無他,惟勤而已. 正是這樣再簡單不過,卻又最不容易堅持的事,讓他持之以恆的筆耕不綴. 平凡,但其實很驚人,讓我深深佩服. 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接下來他舉的例子: 「有一位名叫安東尼·特洛勒普(Anthony Trollope)的作家,十九世紀的英國作家,發表了多篇長篇小說,當時非常受歡迎.他一邊在倫敦的郵局上班,一般只是因為興趣寫小說,終於以作家成功了....特洛勒普似乎是一位能幹的公務員,管理職位升到相當高的階級,倫敦街頭到處設有郵筒,也是他的業績....他非常喜歡郵局的工作,就算執筆活動怎麼忙,似乎都沒有想過要辭職當個專業作家.」 「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也一邊在布拉格的保險局做著公務員的工作,一邊在公餘勤快地寫小說.他也是一位能幹而認真的官吏,似乎很受職場同事的敬重.和特洛勒普先生一樣,他也是毫不馬虎的把本業確實做好,副業再認真寫小說的人.」 看到這裡,心下感嘆:有為者,亦若是啊!
⟪泥步修行:破惑、問道、安頓⟫--余秋雨 余先生當年洛陽紙貴的⟪文化苦旅⟫與⟪山居筆記⟫,是我青年時期的深刻印象,但當年我出於無知的傲慢,只讀出躍然紙上的優美文字,讀不出力透紙背之後的深刻意涵,y自大的認為:這不過就是一個譁眾取寵的美文作家,無需細讀深讀. 二十多年後,偶然在網路書評看到余先生這本新作,摘錄了他書中自我反省,對於仇恨的標準,才豁然開朗:非經一番寒徹骨,焉能有如此心胸、如此了然. 隨後買來細讀,發現讀到的是智慧的人生經驗,這人生體驗又淬煉於難得的刻苦與榮華,更是非凡卻又入世: 「修行的關鍵,不在於吸取,而在於排除;不在於追隨,而在於看破. 排除什麼?排除大大小小的「惑」. 看破什麼?看破大大小小的「惑」.」 「因此,修行之要,就是「破惑」.破了一個又一個,最後達到「不惑」.」 「不惑」,不正是我當下的人生關卡嗎? 這是我們從⟪論語⟫中所讀到的,孔子的人生命題,從此成為歷代華人的生命里程碑.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 余秋雨對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之說,細述了他的體悟: 「孔子所說的「立」,是指「立身」,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根基、有地盤、有專長、有成績、有形象、有公認的人.這不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標嗎?怎麼還要經歷漫長的十年,才能進入「不惑」呢?」 「仔細一想便能明白,人們正式從種種「立足點」上,生出無窮無盡的「惑」.無論是專業的立足點,權力的立足點,還是人際的立足點,財產的立足點,帶來大量的競爭感、嫉妒感、危機感、憂慮感.這一些「感」,其實都是「惑」.追根溯源,肇禍的是「立足點」,也就是「立」.」 「即便是最好的「立」,也是一種固化,一種佔領,一種凝結,一種對傳統邏輯的皈依,一種對人生其他可能的放棄,一種對自身諸多不適應的否認,一種對種種不公平機制的接受.這,怎麼能不造成重重疊疊的「惑」呢?」 「因此,由「立」到「不惑」,是一個極為艱難的過程.十年,還是少說了.只有自信如孔子,才敢這麼說.」 誠哉斯言!誠哉斯言!讀得我大汗淋漓。
從我三十歲到四十歲的人生,也的確歷經幾番轉折.一開始苦心追求留學之路,最後到新加坡國大走了一遭,發現這不是我要的,撤退回台重新開始;匆促之間為了溫飽,選擇了錄取機率最高、投資效率最高的海巡特考,苦讀了三個月,一舉上榜,開啟了公務員的職涯.但這份我不喜歡的工作,給了我穩定的收入,讓我得以結婚、生子、買房、養車,儘管期間一度因為捲入直屬長官的檢舉與官司,讓我身心俱疲飽受惡勢力所欺,萌生退意欲另起爐灶.然而人生的選擇就是路徑依賴,一旦走下去就越陷越深,因為轉換跑道的成本會越來越高.最後重返職場時貴人相助,讓我離開是非之地,隔年離開海巡,在不同的機關再出發. 三十之後,在家庭和事業上,我的確有了起步的立足點. 四十之前,我所經驗的,讓我體悟什麼是我不要的: 我不要在壓抑不自由的環境追求學術. 我不要在缺老師缺獎學金的困境下,只靠學校名氣苦撐追求不值錢的博士虛名. 我不要人生一直不斷試錯,沒有經濟基礎無以成家. 我不要當公務員一輩子只有工作跟長官,沒有家人的生活. 我不要在海巡跑外勤冒著生命危險,讓家人擔心受怕. 我不要在認真做事卻被當下人當狗一樣糟蹋的職場文化裡工作. 十年來,我或許破了一些惑,但還未能「不惑」. 因為,還有追求,還有比較,還有想要的未能拿到. 四十歲了,修行,才要開始.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