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股海自在行-蔡明彰/選低基期股…賺錢密碼
2013/02/03 21:04:38瀏覽214|回應0|推薦0

 

【經濟日報╱蔡明彰】 2013.02.03 02:42 am

跌無可跌、再壞有限,低基期已成台灣共同符號。1個民意支持度僅20%的內閣,等於平均5位民眾只有1位對施政滿意,留下來作用不大,更換內閣雖談不上利多,但民調基期太低,死貓彈跳機率卻很高。

只不過要注意閣揆的賞味期頂多1年,馬政府第2任期的閣揆使用量恐龐大。過去鄰近亞洲國家民意支持最低的政府,一向由日本包辦,現在安倍內閣力行日圓貶值寬鬆政策,大獲民眾好感,民意支持度竄升至68%。於是,民意墊底的國家變成台灣,在這種輸人不輸陣之下,更換內閣是必然選擇。

去年GDP吹起「9降風」,主計總處被外界譏諷拿下金氏紀錄,受到教訓終於學乖,對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格外保守,第1次預測值僅3.09%,為所有預測機構最低者,顯然不願再犯過度樂觀的錯誤。隨出口成長第1度上修至3.15%,此時主計處仍是謹慎心態。到了1月31日確定去年經濟成長率1.25%,保1成功後,對今年才有信心,第2度上修今年GDP成長率至3.5%,調升幅度放大。

仔細分析去年第2季負成長0.12%,歸咎於油電雙漲及開徵證所稅,但第4季成長3.42%,歸功於股市從7,000點漲到7,700點,帶動民間消費成長貢獻GDP1.48%,可見股市漲跌是影響經濟的重大因素。目前台股價位還沒到8,000點,還沒有顯現證所稅開徵天險8,500點的負面作用,所以,對GDP的貢獻加分居多,但要小心第2季突破8,200點向8,500點推進,台股壓力加重對GDP將減分。

從外在因素,尤其歐元區經濟下半年復甦,及大陸今年GDP回升至8%以上,主計總處有機會第3度上修台灣今年GDP成長率,應有3.7%至3.8%水準,時間可能在4至5月間。

股市是經濟櫥窗,去年主計總處第9度下修GDP至1.05%,時間是10月31日,結果台股波段底部落在11月1日的7,050點,而7,050點就是本波起漲位置。同樣的道理,本波頭部就出現在主計總處最後1次上修GDP,若4至5月果真第3度上修GDP至3.7%~3.8%,台股估計在8,200至8,500點間做頭,緊接是一波向下修正風險。

可參考2011年台灣GDP為4.04%,全年台股平均指數8,187點接近8,200點,即台灣經濟成長率達到4%水準,台股合理價位8,200點。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不是沒有4%的機會,但證據不足,所以不必在8,200點以上再加碼買進股票。

選股也是低基期掛帥。過去2至3年電子股最火紅是蘋果供應鏈,但受蘋果雙i產品銷售不如預期,第1季恐砍單二至三成,股價處於高基期的蘋果概念股,不是農曆封關抱股過年的最佳標的。最快要等到4月底公布第1季財報,若財報優於預期且股價處於低估再介入不遲。

金融股近來有人民幣業務及金證會利多,取代電子成封關前大盤主流,這個主流角色在上半年都不會改變。

本國銀行獲利自2010年攀上高峰,當年1,832億元,2011年突破2,000億元,2012年高達2,400億元,整體國銀資產報酬率0.68%,淨值報酬率10.41%皆有進步。為何本國銀行連續3年獲利創新高,金融指數才微漲4%呢?最關鍵的是,金融股給予投資人的感受是死守台灣市場、缺乏想像空間。

其實,去年海外分行、OBU獲利大躍進,年成長六成,這樣成長性超過電子股,全年賺進800億元占整體獲利3分之1,證明國銀在海外已有收穫。如果透過大陸市場設點及開辦人民幣業務,讓金融股找到第二春,市場會提高合理本益比,屆時過去20年最低基期的金融股就蛇來運轉了。(作者是萬寶投顧總經理)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04088&aid=7277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