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8/11 17:18:25瀏覽3469|回應1|推薦9 | |
南法距離尼斯約三、四十分鐘車程,有個矗立在陡峭山丘頂上的石頭城,看起來厚重、古樸、乾燥的石造房子圍繞著山頂的教堂,層層疊疊沿著山坡往下延伸,直到到半山腰,石造城牆蜿蜒圍繞擁擠、高低錯落的房舍,從山下仰望,感覺像是「天空之城」。 這個名叫聖保羅(St. Paul de Vence)的小山城,是個名符其實的小村,可能連小城鎮都算不上,目前人口3500人左右,居民數是呈逐年緩步增加趨勢,1960年代更少,才約1500人;儘管居民不多,但現在每天的遊客超過居民人數十倍以上,這個小山城是法國名聞遐邇的藝術村。 成群湧入的遊客沿著也是石造、樸拙的石階,看過一家又一家畫廊,逛過一家又一家很具品味的藝品店,和有著細緻裝潢的商店;細心的看還可發現路上以小石子鋪成的「村」徽-向日葵圖案。說石板路窄窄的,是那種兩邊住民從窗戶伸出手來,都可以指尖相碰的窄,更不用說談話之聲相聞。 就跟台灣東北角海岸的九份有些類似,九份因開採金礦,而成燈紅酒綠、人聲鼎沸的「小上海」,金礦沒落後由盛而衰,沉寂一陣子,後因侯孝賢電影「悲情城市」勇奪坎城影展最佳影片,優美的山海景色,濃濃的藝文氣息,很多畫家、藝術家因此趨之若鶩,人潮再度聚集,由衰再盛,成為遊客摩肩接踵的山城;只是聖保羅的歷史更久,對世界藝術的影響也更大。 聖保羅屬於普羅旺斯(Provence),普羅旺斯一帶是地中型氣候,夏季炎熱乾燥,陽光耀眼,土地被晒得成極度乾燥的灰白色,乾涸的大地,怪石嶙峋的石頭山;植物倒長得茂盛,高高矗立的柏樹,太陽一晒就會散發出微微香味的薰衣草;葡萄樹長得翠綠,顯得生氣十足,棚架下蘋果綠色葡萄,結實累累,碩大飽滿,橄欖樹到處可見,是普羅旺斯典型的景觀。 事實上普羅旺斯這一帶有數個像聖保羅這樣的「天空之城」;一個是靠近亞维農(Avignon)的古德斯(Gordes)。1990年代,英國籍作家Peter Mayle 所寫的散文集「山居歲月(One Year in Provence)」,曾掀起歐美人士普羅旺斯熱,古德斯就是該書中文版封面的場景;另外尼斯附近往摩納哥路上, 矗立海岸邊懸崖上的艾日村(Eze Village);都是遺世獨立,高踞陡峭山丘的小山城,但聖保羅更具濃濃藝術氣氛,也成最負盛名的藝術村。 地中海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因此位在地中海西岸的普羅旺斯也開發甚早,其歷史可遠溯至史前時代,古希臘人最早在普羅旺斯地中海沿岸的馬賽建立貿易據點,接著拓展到沿海的尼斯,摩納哥,及內陸的聖雷米(Saint Remy,註1)等地建立幾個殖民地。羅馬人崛起後將此地建成義大利之外的第一個行省,西元476年西羅馬滅亡,北方的日耳曼人入侵,蠻族到處流竄,燒殺擄掠,普羅旺斯這一帶為求自保,紛紛建立堡壘化的城鎮。 當時在陡峭山丘建立像聖保羅這樣的堡壘,憑藉天險,易守難攻,被認為是較安全的;像所謂的鷹巢(Eagle Nest),意卽除了老鷹可由空中飛抵外,人類難以到達。 到了14世紀末,政治情勢的變化,尼斯改屬神聖羅馬帝國,聖保羅變成交戰國間的最前線,也成為戰略上的兵家必爭要地,一時劍拔弩張。1538年當時法國國王法蘭索瓦一世(Francois I )來到聖保羅,決定強化防禦工事,建築城牆;法蘭索瓦一世是法國歷史上公認最受民眾愛戴的國王之一。當時建的城牆現在仍大致完好,也有近五百年的歷史(註2) 到了20世紀初,普羅旺斯已無烽火煙硝味,當年邊界前線,戰爭隨時一觸卽發的緊張氣氛已經褪去,代之而起是寧靜優美的戀戀山城風光;小村四周山丘上長滿了美麗花草,葡萄和橄欖樹,純撲的鄉間景色,加上普羅旺斯本來就有耀眼的陽光,一年有三百多天的晴天,跟西歐和北歐各地,冬天濕冷陰暗的天氣比起來,令人一掃陰霾,心曠神怡;遂吸引無數畫家前來。1920年第一批畫家包括Paul Signac、 Raoul Dufy、 Chaim Soutine等人,開始在聖保羅作畫寫生;這些畫家我們一般不孰,但在法國卻也是赫赫有名,一時風起雲湧,帶動風潮;後來被公認20世紀的偉大畫家的畢卡索(Picasso),馬蒂斯(Matisse)等大咖也來了;但這個時候大部份都還是居住在法國的人。(註2) 20世紀50及60年代是聖保羅的黃金時代,來的人不只畫家,更多著名影歌星、詩人和作家等其他領域的文人及藝術家,也更國際化,訪客不再僅限法國人。 來的人有部份是頻頻造訪,包括和畢卡索同為立體主義啟蒙者的畫家布拉克(George Baraque),美籍著名雕塑家考爾德(Alexander Calder),被認為法國影史上最偉大演員,也是首度贏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法籍演員茜蒙·仙諾(Simone Signoret ),和她的義大利裔丈夫尤·蒙頓(Yves Montand),及法籍著名哲學家列維(Bernard- Henri Lévy)夫婦等人,列維也是「新哲學家(New Philosopher)運動」領導人。 另外有部份更乾脆移居到聖保羅,包括法國籍的詩人、劇作家賈克·普維(Jacques Prevert),美國籍的作家、詩人詹姆士·鮑德温(James Baldwin),和大名鼎鼎的超現實主義畫家,出生俄羅斯,法國籍的夏卡爾(Marc Chagall)等人,使得聖保羅儼然成為當時的文化中心。鮑德温和夏卡爾更移居聖保羅幾乎有20年之久;夏卡爾1985年在聖保羅過世,就葬在城牆外的墓園,對聖保羅的熱愛,不言可喻。 當時在城牆門口外一家名為La Colombed'OR的旅館,就是這些文人、演員及藝術家經常投宿或用餐的地方,也留下很多作品,現在都已價值連城,成為旅館的最大賣點;1951年茜蒙·仙諾與尤·蒙頓的婚禮也在這個「小」旅館舉行。(註3) 聖保羅由兵燹之地蛻變成藝文重鎮,儘管是名符其實的千年古城,但近代的藝術家,文人和演員,卻不斷帶給古城現代的内涵,建築外表儘管老舊,但新的思維,新的元素一直不斷加入,不會讓人有一般古城難以避免的殘破和蒼老印象,也許這也是聖保羅古城持續吸引很多觀光人潮的原因。 註1: 聖雷米(Saint Remy), 亞爾(Alres)附近,梵谷被發現精神有問題時,就是被送聖雷米的療養院,也是很多梵谷名畫的場景。 註2: 請參閱聖保羅官網 http://www.saint-pauldevence.com/en/history/facts 註3: 請參閱La Colombed'OR官網 http://www.la-colombe-dor.com/indexEN.html
▲聖保羅,古德斯,艾日三個「天空之城」及文中提及的普羅旺斯城市相對位置圖。 ▲由山下仰望聖保羅,的確很有「鷹巢」的感覺,山頂上最高的建築是教堂的鐘樓。 ▲摘自聖保羅官網的空拍圖。鏡頭最前面是城牆,近五百年前建的城牆還大致完整,出入口就在左右兩邊,窄窄的主要通道約從中間位置橫貫而過。(摘自聖保羅官網) ▲由聖保羅俯瞰山下城鎮,現在是人煙稠密,當年應杳無人跡。 ▲由房屋間小通道俯瞰山下城鎮。 ▲由房屋間小通道俯瞰山下城鎮。 ▲普羅旺斯另一個「天空之城」-古德斯,1990年代,英國籍作家Peter Mayle 所寫的散文集「山居歲月(One Year in Provence)」中文版封面就是這個畫面。 ▲聖保羅外圍道路及人家。 ▲這間其實是洗手間,只是門口種滿薰衣草,整個看起來就很有文藝氣息。 ▲往聖保羅城牆入口的道路,左邊這一排房子的最末端,看起來很不起眼,其實是大名鼎鼎的La Colombed'OR旅館,還可看到他們藍底金字的標誌。 ▲La Colombed'OR旅館的飛鳥標誌近拍。 ▲La Colombed'OR旅館的餐廳。 ▲聖保羅城牆入口,窄窄的,應該是防禦考量,避免敵人騎兵長趨直入,旁還有古砲。地上還可看到1950年代鵝卵石鋪成的向日葵「村」徽,跟古城牆倒似也配合得天衣無縫。 ▲鵝卵石鋪成的向日葵「村」徽近拍。 ▲城牆尾端的出口,不過看來防禦是前緊後鬆,因走道變寬了。 ▲中間通道尾端的出口,走道也變寬了。 ▲從入口到出口,通道兩邊有無數畫廊,藝品店及商店。 ▲小巷弄窄窄的,最窄處可能両邊的大人伸手出來,指尖都可碰到。 ▲覺得這個是聖保羅最美的階梯。 ▲這裡是原來聖保羅最大的噴泉。水通常是民生的首要考量,只是地勢暪高的,水來自何處? ▲另一處泉水源。 ▲山頂處教堂的鐘樓近拍。 ▲商店櫉窗品味都不低。 ▲夏卡爾(Marc Chagall 1887~1985)移居聖保羅19年,死後就葬在城牆出口外的墓園。 ▲城牆入口處外廣場的裝置藝術。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