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17 02:07:11瀏覽814|回應0|推薦0 | |
一個政策,先從一個讓人琅琅上口的口號開始,也好。雖然製造這樣的口號得花一點代價。 當然,政府鼓勵民眾多生育的背後,以目前台灣的低生育率,有其在社會上、在經濟上存在、或即將發生的隱憂。 不過,政府得多花心思想想,在口號喊完之後,若沒有其他實質的獎勵、補助,台灣的生育率會有多少增長。 但反過來說,若政府的確提出並開始執行鼓勵生育的政策,那麼民眾就不該有誰該多生、誰不該多生的偏見。 畢竟,生育與否,是個人的選擇,是一種人權,政府也無法強迫民眾生育。 有些人認為所謂社會的『菁英』份子應該多生育。但至少,我們不可有一種偏見,認為那些不歸類於『菁英』的社會階層應該少生、或不該生育,以免造成社會的隱憂。 因為,社會存在太多的因果論。這樣的因果論,認為『歹竹』難出『好筍』。 況且,對於『菁英』與否的區分,實在難有確切的定義。 生兒育女的代價,可以用金錢上的數字估算出來,而這往往也是具有『責任感』意識的人對於生兒育女第一個思考的問題,暫且不論個人的價值觀,例如對生活品質的要求。 不過,決定生兒育女,豈只是用金錢來決定? 政府能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至少是對納稅人表現出負責任的態度,好比最近面對死刑存廢的問題。這比起一個空轉的政府,這樣的政策運作,至少對台灣社會有實質的意義。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