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是中國電影的重頭戲
北大戴錦華教授西北邢小利主任如是說
登上美國世界日報部落格首頁
http://blog.worldjournal.com/pages/home
精采圖文和名家部落格
陳忠實先生 陳學超院長 張鳳2009在西安陝西師大演講後﹐即將出發白鹿原
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是中國版的百年孤寂﹐ 入選“30年30本
書”的名著。
對《白鹿原》的改拍電影﹐非常留神。前後讀到哈佛在認識的北大
戴錦華教授﹐和與協助陳忠實先生白鹿書院最得力邢小利先生~任
白鹿書院常務副院長。陳忠實﹐邢小利先生他們曾親領我往探白鹿原
和週邊名勝﹐且看看他們精湛的說法。
由王全安執導,張豐毅、段奕宏、張雨綺等主演,耗資一億的民族史詩
電影《白鹿原》近來備受期待。這部作品醞釀了6年,好本子和好導演
如今都在執著和沉靜中等待面世。
雖然電影《白鹿原》遲遲未公布上映日期,審查進度也已達半年之久,
但是目前已有近百位中國各界文化知識精英﹐ 觀看了影片3個半小時初
剪版。其中原著作者陳忠實、作家協會主席鐵凝、音樂協會主席趙季平
都稱電影《白鹿原》是建國以來電影界難得的大作品。而李銀河、崔
永元、崔健、洪晃等社會名人也對影片超高品質達成一致共識。繼各
界熱議《白鹿原》之后,北大教授、中國影評屆泰斗級人物戴錦華也
對《白鹿原》談出了自己的觀影感受。
戴錦華:我是感覺電影比原作清晰,比原作還要好。原作比較有80年代
遺風,比較是那种政治性的判斷。而電影削弱了國共兩黨衝突的因素,
著重表現的是這一百年是鄉村社會的生存原則被破坏和動搖的一個
過程,白嘉軒是一個极力想抵抗但是已經不可能,我覺得這個改變和
強化比較好。
戴錦華:影片總体相當好,唯一的遺憾就是橫不楞地出了個田小娥,
但是這個角色又完成的真是太好,分寸啊敘述啊都好,把田小娥又拍
得很有張力又有欲望。性別立場也好。就是也沒有說這個女人是禍水,
她很無奈也是被犧牲,也是沒有辦法。演員的表演都很好,沒有一個
讓你覺得不舒服。
整個看的過程中,真是覺得沒什麼可挑剔,唯一的疑惑的場面就是求雨
,因為很容易想起《黃土地》,《白鹿原》這部電影不必讓人想起這些。
戴錦華:我覺得与其說民族史詩,不如說民族長卷,或者叫百年長卷。
我喜歡這個電影故事本身和敘述的從容。就是你去看,你去經驗這樣的。
我喜歡電影削弱了原作想有太多說法的願望。
我覺得這部電影除非是特別心浮氣躁的,一般都會覺得挺好看的,每一場
戲都有抓人的地方,這個片子肯定是這些年中國電影的一個最有份量的
重頭戲了。
戴錦華:至于國際上怎么看待這部影片,現在我也很難判斷, 說老實話,
我比較喜歡王全安的地方就是他不賣一些特別符號性的東西。說到底
《白鹿原》是一個很中國的東西,就是外國人認不認得出來,我不是
特別有把握。他們對中國就是無知嘛,不給他比較便宜的東西,就不
大能理解做的出來。
戴錦華:我先前听說王全安去拍《白鹿原》了,我實在難以想像王全安
拍《白鹿原》能拍成什么樣子,結果拍得應該說太好了。我覺得他是很
淡然淡定的大家了,就不是非得端著要講什么,我不能想像他拍
《白鹿原》是因為小說《白鹿原》是一個很要講什麼的一個作品。
那天碰到几個外國著名的影評人,我問他們怎么看待王全安的電影,他
說他也喜歡王全安的片子,就差不多直接說王全安的電影不特別討好他
們,就是他沒有琢磨迎合他們的那個配方,他沒有順勢。其實,我真覺
得未必不是好事,因為你順著那個勁能得到一些東西,但是它也不是
永遠能生長的東西。我覺得王全安意識到了這個東西,他的這份克制和
明白在中國導演里十分少見,所以,他還有一直深入的拍下去的發自
自己內部的能量。我是喜歡王全安的這種態度。
***
《白鹿原》歷經坎坷籌備9年5換導演
去年的柏林和戛納電影節,華語電影“零入圍”。
所以當《白鹿原》作為今年柏林電影節最後“驚喜電影”
入圍的消息傳來後,國內電影界驚喜一片。
從陳忠實的同名原著改編開始,這部電影就命運多舛。
9年籌備,5換導演之後,2010年《白鹿原》終於開機,但
期間各種紛擾從未停止,導演王全安還意想不到地和女主角
張雨綺“閃婚”。
電影即將首度亮相,圍繞着它的話題依然多多。
1993年,西安電影製片廠就打算拍攝電影《白鹿原》,但
直到2000年,版權歸屬和導演還未能確定。
2001年,西影廠從原作者陳忠實手中買下版權,以為可以
開拍,但期間不僅有準拍證麻煩、投資方撤資,導演和演員也
一換再換,片方曾邀請張藝謀、李安,但遭拒絕,後來編劇
蘆葦推薦王全安,又遭投資方懷疑,蘆葦改任導演一段時間
後又換成王全安……
女主角田小娥的扮演者也從余男變成了張雨綺,男主角白
嘉軒由葛優變成了張豐毅。
據悉,今年8月電影成片後,陳忠實第一時間在西安觀看了初剪之
後長達210分鐘的版本。他表示《白鹿原》是這些年長篇小說改編
電影中最成功的一部:“白嘉軒、鹿子霖、鹿三、小娥、黑娃和孝文
,幾個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內涵都出來了。能把人物展現到這程度,
電影應該是完成了它的使命。”
陳忠實同時表示,電影的不足之處在於“方言台詞裡的一些髒話和
表達情欲部分,可再做些刪剪,畢竟中國電影還沒有分級制度。”
陝西籍導演王全安之前曾表示,《白鹿原》也是他最難的一部電影
,改編技巧要求很高,很有挑戰性。但電影內容也很濃烈,情節刀刀
見血,戲劇上很飽滿。
《白鹿原》曾以220分鐘的時長在國內舉行過試映,當時
獲得了文化圈名人的一致好評。對於影片後期面臨的各種影響,
王全安顯得頗為無奈,但他始終堅信,“《白鹿原》可以讓我們
找到根,承認自己,原諒自己。”
《白鹿原》獲德國最佳攝影銀熊獎。
《白鹿原》的柏林之路可謂坎坷艱辛。首映前的最後一刻,
《白鹿原》還被遺憾地刪減至160多分鐘,結局也几乎完全被
拿掉。導演王全安此前曾說,“《白鹿原》即使只有40%的力道,
仍然具有殺傷力。”
果不其然,最終《白鹿原》的攝影師盧茨奪得了最佳攝影銀熊獎。
王全安在頒獎典禮後表示,“和盧茨合作了十年,他是實至名歸。
一直蒙着神秘面紗的電影《白鹿原》,在柏林揭開真面目了。
昨日,《白鹿原》的主創抵達柏林,作為今年唯一一部角逐金熊的
華語片,《白鹿原》於2月15日在電影節上亮相。4場放映的電影票
,12分鐘後所有的票被一搶而空。
***
邢小利主任﹕現為《小說評論》副主編和編審。兼任白鹿書院常務副院長,
西北大學中國西部作家研究中心副主任
***
《白鹿原》剩下“四成功力”仍擒銀熊。報導說:
柏林時間2月18日晚,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迎來閉幕式。中國唯一
參賽片《白鹿原》獲得最佳攝影銀熊獎,為中國電影取得新的榮譽。
《白鹿原》在柏林首映前最後一刻被刪減成160多分鍾的版本,結局
基本完全拿掉,導演王全安在發布會上說“《白鹿原》即使只有40%的
力道,仍然具有殺傷力”。現在從結果看,確實如此。《白鹿原》自
柏林首映后,引發兩极口碑。一方面國內外媒體對于電影的史詩气魄
大為震撼,對于張豐毅、張雨綺等主演的表演极為贊賞。另一方面,也
有很多人對于刪減後劇情不連貫、主題不清晰而感到困擾。很多外媒
看完片后表示,很多地方看不懂。閉幕式上《白鹿原》製片人張小可
替遠在阿拉伯的攝影師盧茨領取了最佳攝影銀熊獎,而導演王全安表示
,和盧茨合作了十年,獲得最佳攝影銀熊實至名歸。
邢小利先生引鳳凰網消息﹐再敘陳忠實先生的來電 ﹐繼續寫
﹕
電影《白鹿原》參賽柏林電影節,我一直很關注。2012年2月2日傍晚,
身在法國的長篇小說《白鹿原》法文本譯者邵寶慶先生(法籍華人)与
我通電話,要陳忠實的一些文字資料和照片,同時說到法新社報道的
電影《白鹿原》參賽柏林電影節情況,說報道中稱該片約長3個半小時。
我請邵寶慶先生將法新社報道翻譯後用電子郵件發我。約一個小時後,
我收到邵先生的譯文,我立即加了按語以《法新社:參加柏林電影節
電影片長約3個半小時》為題發在邢小利的博客上,次日又發在白鹿書院
網站上。我在按語中說:“最近國內一些媒体報道通過審查的《白鹿原》
電影時長為150分鍾,而該電影原樣片是3個半小時,如報道屬實,則
參賽的電影《白鹿原》為未刪節版。”邵寶慶先生譯自法新社的報道是
這樣的:
法新社2012年2月1日報道 柏林電影節主辦方宣布,中國導演
王全安的史詩性電影《白鹿原》最終加入參賽名單。至此,包括十八部
電影的名單已經准備就緒。
《白鹿原》這部史詩敘述的是中國幾代農民在共產主義中國成立前一個
半世紀中(原文如此)所經歷的動蕩。導演王全安于2007年已經憑其
《圖雅的婚事》奪得金熊獎。
《白鹿原》這部電影改編自陳忠實的同名暢銷書。電影節組委會主席
迪埃特‧考斯里克(Dieter Kosslick)在向媒体介紹電影節情況時說,這
部書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受爭議的小說之一”。電影節的舉辦時間是
2月9日至19日。
考斯里克詼諧地說:“鑒于中國歷史之恢弘,這部電影還是比較短的”。
然後說影片約長3個半小時。
王全安2007年獲獎的《圖雅的婚事》,講述的是在中國當代農民大批
離開農村的背景下,一個牧羊女和其兩個丈夫的非同一般的愛情故事。]
電影《白鹿原》按審查要求從三個半小時最後刪到二小時四十分鍾。
參賽柏林電影節最后一刻,再被審查并要求刪減,故事時間止于1938年
抗戰開始。這樣一來,本來寫到1949年的《白鹿原》的故事沒有了結尾
,人物也沒有了結局。古有金聖嘆“腰斬”《水滸》,今有電影審查“專家
”“腰斬”電影《白鹿原》。
向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和《白鹿原》電影諸位致敬。
***
此處相片﹐多為我家小兒子黃啟揚
Christopher Chiyoung Huang之作 翻版必究﹗
http://www.christopherhu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