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湖北作家呂志青看台灣的底氣
2011/10/19 03:51:13瀏覽1646|回應25|推薦126

               湖北作家呂志青看台灣的底氣

登上美國世界日報部落格首頁
http://blog.worldjournal.com/pages/home
精采圖文和名家部落格

登上鳳 凰 博 報~台湾博客首頁~~ 文化
                      ~人在美國首頁~~ 熱門文章頭條


    見到朋友們深得我心﹐大家都喜歡讀大陸文友觀察角度的
文字﹐所以﹐女作家之後﹐也來舖一段男性書寫吧﹗總有不同。

     呂志青  湖北宜昌市人。宜昌市作協副主席做過記者、編輯。
供職于宜昌市雜志社。1991年曾在北京魯迅文學院進修,其後
就讀于魯迅文學院与北師大合辦的研究生班。在《收獲》、
《花城》、《鍾山》、《人民文學》、《山花》、《中國作家》
、《青年文學》等雜誌發表中、短篇小說一百多萬字。出版有
長篇小說《玩偶》等兩部,人物傳記兩部,另有散文、文論
若干。共兩百多萬字。中國作協會員。一級作家。湖北作協簽
約作家。曾獲《新生界》三等獎,《長江文藝》2009年度完美獎,2003年中篇小說《南京在哪里》獲上海第六屆長、中篇小
說優秀大獎之中篇獎,2004年獲第二屆湖北文學獎。《南京在哪里》(載《收獲》2002、4)被花城出版社(謝有順選編)收
入《2002中國中篇小說年選》,被遼寧人民出版社(林建法選編)
收入《2002中國最佳中篇小說》。在《鍾山》上發表有《黑暗中
的帽子》(2009、1)、《一九三七年的情節劇》(2009、5)等
中篇小說。這是位我並不熟悉的優秀作家。

                    [ 湖北作家呂志青看台灣的底氣

    隨湖北省作協代表團在台灣待了十來天。回到家有做雜誌
的朋友問起感受,並讓我用一句話加以概括。為了不掃朋友
的興,想了想說:‘台灣的經濟起飛早於大陸,因此整體看
起來似乎有點「舊」,但「舊」得有底氣。也就是說是一種
經得起細看的「舊」。’

   的確如此。台灣新的建築並不是很多。但無論新與舊看上
去大都顯得比較精緻。其中也包括了風格的多樣化。比如
台灣的酒店每一家的裝飾和陳設風格都有很大的不同,並不
是一味地只在豪闊上做文章。大堂的總台也不是一式的齊胸
高的櫃台,有的分成幾段,有的較低矮,有的還在櫃台外面
設有木凳木椅,感覺上也較親切。比較起來,大陸的建築、
包括裝飾、陳設卻有著更多的一致性。審美上的差異其實有
著創作思想上的根源。

   在走馬瀨農場,我看到連護坡也做得十分講究,在石坎之
外另有木頭的裝飾架。在「船帆石」附近我看到一家普通的
海鮮店,牆上的黃色、天花板上的黑色木構架與女服務員的
紅圍裙形成了很協調的色彩對比。在阿里山我們看到了日據
時期留下的木結構火車站,從造型到製作都相當完美。小鐵
軌旁邊的紅檜木柵欄樸拙而精緻,一根根豎立的柵條以及柵
頂上的橫木都經過精心處理。用來固定橫木的不是鐵釘,而
是極為規整的木楔子,留在外面的平面印痕看上去圓圓的。
算起來這些木柵欄已有不少年頭了,有些舊了,但今天看上
去依然精美。

    比較起來,大陸的建築中粗糙之作不少,有的乍一看很豪
華,但卻不能推敲細節。記不清是不是在台南,看到某幢建築
上寫著「生活美學館」幾個字,似乎是一處為人提供通識教育
及其培訓的地方。後來得知台灣有個生活美學運動,其宗旨是
讓美進入生活,首先是進入人們的意識。而在大陸,最初是鬥
爭,現在則是穩定;至於生活美學,一直不是一個重要問題。
我相信在台灣,美之進入生活多半並非肇始於這個運動,而是
有著更為久遠的淵源,其中包括了多種文化的交融。

    往深裡追究,台灣「底氣」的來源應是多方面的。在台灣的
十來天裡,我們也經過了一些鄉鎮,一座座小樓,大都顯得頗
有格調。房頂上都有一個銀白的儲水罐,在陽光下很是耀眼。
用金屬板做成的倉房,外面漆成灰色或土黃色。不時也能見到
一些歐式小洋房。幾乎沒見到破爛的房屋。水田裡生長著茭白。
間或看見一台裝載機在整修農田。周圍是椰子樹、檳榔樹,香
蕉樹則有黑的木支架。靠近路邊的綠籬上不時出現一些豔麗的
鮮花。

    在日月潭水社碼頭附近一家餐館裡,我們曾和來自彰化縣
二林鎮的一些農民有所接觸。他們的純樸中除了那種來自田野
的單純和自然,還有一種富足與平和。追究起來這種富足與平
和也許與台灣的土改不無關係。台灣的土改不是階級鬥爭式的
,台灣的工業化進程也與大陸利用工農業產品之間的「剪刀差」
來為實現工業化提供積累的方式判然有別。台灣今日農民的生
活狀態多半還與獨立農會的存在有關。據說99%的農戶都加入
了農會。由於強大的獨立農會的存在,不大會出現土地被強征、
農戶被強遷並且狀告無門之類的事。資料顯示台灣的人均收入
在世界發達國家或地區中大約排在第二十五位左右。大而化之
地說台灣可算是藏富於民了。
 
    在台期間也看了幾個寺廟。其一是龍山寺。去龍山寺的下
午寺廟裡擠得水泄不通。問了一下,那日正好是農曆三月初
一。據說每逢初一和十五大都是這般景象。殿前的空地上擺
了許多花籃,幾張巨形長桌上則是各種糕點和水果,無疑都
是信眾帶來供品。所有人在一齊唱經。神態極為虔誠。人實
在太多。有人因為難以擠進正殿就在正殿台基的下面,朝著
那石基跪拜。
 
    去淡水鎮那日正下著小雨。我看見個匆匆趕路的女子從
福佑宮門前經過時忽然停下來,站在門外,面朝大殿雙手
合十,默禱片刻又匆匆離開。顯然宗教生活已成了她日常
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中台禪寺則又是另一番景象。除了建築上的奇觀,更主要
的是他們在「學術化、教育化、藝術化、科學化、生活化」
等方面的驚人建樹。禪寺在台灣和海外的精舍已超過了九十
家。大量的佛教藝術珍品。尤其是除了佛學院,他們還能自
主開辦普通學校。從小學直到高中。校舍、設備、師資包括
教學理念都堪稱精良。禪寺的功用得到了極大的拓展。而且
如此宏大的建築以及其他設施均由民間投資。寺內常住僧人
亦超過了一千。由此可見台灣宗教之自由與興盛。
 
   在淡水鎮,面對那座用紅磚精砌的哥德式小教堂,我們又
起了別的感歎 - 關於加拿大傳教士馬偕的感歎。馬偕所創立
的一切,包括教堂、醫館和學校,至今仍在發揮作用;而他
本人則成了淡水人無比崇敬的外國人。有關他的遺跡也隨處
可見:他當年登岸的地方,他的租住處、故居以及他最後的
長眠之墓地。在某個街口有他的雕像,還有一條街道以他的
名字命名。由此聯想到我所生活的城市在那裡也曾有過一個
類似的人物,然而有關她的事跡卻早已湮沒無聞了。
 
    在大陸,關於宗教,不少人至今仍熱衷於引用馬克思的
「鴉片」之說。其實在「鴉片說」之外,馬克思還說過另
外一句話:「宗教是無情世界裡的感情。」實際上並不僅
僅只是感情,一個從信仰中生長、昇華出來的人物,他或
她會一直照耀別人的生活,其力量遠不是那些應時而生的
「標兵」和「模範」所能比擬的。而且並不需要特別的張
揚,不需要講演團和報告會,不需要熱淚盈眶,不需要
振臂高喊什麼響亮的口號。相反,它只是無聲潤物。只要
海風不息,細雨飄灑,那些陳舊的建築就會發出一種靜謐
的迴響。宗教對於人的精神生活是如此重要。事實上,
法律只能管住社會的底線,信仰才能引人無限向上
。台灣的「底氣」應與此有關。

    台灣並不是沒有可批評處。我想如果深入下去,我們可能
會發現台灣的某些不足,甚至許多不足。但無論如何,台灣
目前所具有的成就已堪稱寶島。

   在台南文學館裡,有對於台灣文學主題的概括。其中一個
主題是「反殖與認同」。在我看來,在台灣,反殖與認同既
可以表現為一種對立,有時也可能表現為一種交叉狀態。也
就是說這幾種狀態都是可能存在的。拿反殖來說,阿里山的
受鎮宮的數次遷建,實際上就是對於日據時期推行皇化運動
、打壓台灣本土宗教的一種抵抗。另一方面,文化方面的某
些認同多半也是存在的。台灣的歌曲中有一些明顯受到日本
曲調的影響。日本的建築,包括由日本人設計的歐式建築,
也對台灣人的生活與審美發生過影響。我們看到在台灣博物
館(原為「台灣總督府博物館」)裡仍存有兒玉源太郎(日
本第四任台灣總督)和後藤新平(民政長官)的銅像。有關
的文字說明中也沒有什麼激烈之處。日據時期,日本人從印
度阿薩姆省引來茶種在日月潭地區試種繼而加以推廣,以至
今天的日月潭成了台灣阿薩姆紅茶的主要產地。對於這些,
台灣人並不迴避,從這裡也多少可以看出他們對於歷史的
一種冷靜而客觀的態度。

    在台灣的十來天裡,一行人差不多環島繞了一圈兒。當
大巴行至台東濱海公路上時,導遊遙指海平線上一模糊小團
對大家說那就是綠島。綠島曾是關押政治犯的地方。柏楊曾
被關押在那裡近十年。據說島上有柏楊立的「綠島人權紀念
碑」。關於綠島,不少大陸人都熟悉,包括旋律優美的〈綠
島小夜曲〉。當年不少大陸女生都很喜歡這首歌。上世紀八
十年代中期,台灣開放黨禁和報禁,逐漸走上了民主道路。
事實上離開了民主,任何地方都難以避免黑暗歲月。住在賓
館裡,不時看見電視裡有人對當局發出激烈的批評。黨派之
爭亦十分熱鬧,顯出一種政治生活的活力。

    在台灣,任何一個賓館裡都看不到煙灰缸。任何一個地方
也很難看到有隨手扔下的香菸頭。台灣的香菸,各種牌子之
間其價格相差不大,香菸也不夠有勁。煙盒上還有嚇人的圖
案,滿口黑牙和孕婦的大肚子。所有這些讓我感到台灣對於
香菸行業似乎採取的是一種令其日漸萎縮的政策,而不是把
它當作一種重要的稅源。在台灣也沒有看到太多的垃圾桶。
想想也很有趣,台灣如此乾淨,但垃圾桶卻不怎麼多。

    台灣人的表現也常有出人意料之處。在台灣文學館為我們
作講解的是一位義工陳一平先生本是某飼料公司技術部經理
。據我所知大陸的這類場所裡是沒義工的。這位義工不但為
我們盡心講解,還主動說若我們留下地址他可將自己搜集的
資料傳給我們。果然,一到家就看到了他傳來的電郵。除了
熱愛文學和公益,我想不出還有什麼其他理由會使他這麼做
。我以為一個人的生活境界如何﹖就是看他能否脫離開自己
的實際利益去做一點別的什麼事。我們此次來台是由夏潮基
金會接待的。帶團的張曉平始終無微不至。即便是在我們離
台之後她仍熱心為我們處理一些瑣碎的事情。從她身上我能
看出一個台灣人對於職業的基本態度,當然,還有友情。

    在日月潭伊達邵一個賣工藝品的小攤前,我聽到從音響中
傳出的一支歌頗有三十年代之風。旋律優美至極,又帶著回
首的滄桑。我很想知道歌名。店主是一位三十來歲的邵族少
婦,見我問起連忙從音響中取出光碟。由於不知道適才唱的
是哪一首,她建議我把那些歌名都抄下來。這份熱情使我頓
生感慨。你不買別人的東西還要麻煩別人,這種事在大陸恐
怕難以見到了。

   台灣的官民關係也較和諧。一次在士林街逛夜市突然看見
有小攤主收攤奔跑,一問,是躲避收費的管理人員。有人問
陪同我們的台灣作家有沒有管理人員動粗的現象?答曰,極
為少見。走到了士林夜市街的盡頭,有人想小解。陪同我們
的台灣作家說可到街心花壇對面的台北警察局士林分局裡去
解決。說著帶著幾個人去了那裡。門前幾級台階上左右各立
一宣傳牌,上面畫有一男一女兩個小娃娃,形象天真可愛。
完全沒有警局的森嚴之氣。警員也態度和藹。後來與台灣朋
友談及此事,朋友說儘管可去警局上衛生間,但一般還是不
去,怕警員以為出了什麼事緊張起來。這種說法頗耐人尋味:
進警局是警員緊張而不是老百姓緊張!

    政府的一些建築也並無奢華之氣。比如我們到過的士林分
局,門廳不大,衛生間亦狹小陳舊。我猜台灣在行政開支上
多半會有嚴格限制,不時聽到有人議論政府即將開工的某個
工程,「那要花不少錢囉!」這類談論說明台灣人已經具有
較強的公民意識了。

    凡此種種都成就了台灣的「底氣」。當然台灣並不是沒有
可批評處。我想,如果深入下去,我們可能會發現台灣的某
些不足,甚至許多不足。但無論如何,台灣目前所具有的成
就已堪稱寶島。這個被大海環抱的島嶼有著廣闊的視野,在
近岸的地方是雪白耀眼的海浪線。

                                         呂志青    湖北   May 31, 2010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ngphong&aid=5754121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巴代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文學館
2011/11/02 20:07
我在那裡擔任週二上午的「展場志工」意思是,撿拾起參觀民眾不小心遺留的垃圾以及擺放弄亂的設備。的確,台灣文學館讚啊!

史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喜歡
2011/10/29 02:50
看對岸作家的“大陸眼看臺灣心”。可惜,這位老鄉沒去“阿嘉的家”去摸底。

不能正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在上海待了快九個月
2011/10/28 06:12
相較之下,若台灣少點政治紛擾,人文化的發展定會更加進步。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觀察
2011/10/25 12:54

觀察入徽,

作家之眼,

的確與眾不同。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恩如此良觀
2011/10/25 11:44

臺灣四面環海  

海風吹來的自由氣息

就這樣慢慢浸透一代又一代

真感恩如此的良觀 

的確   能愛自己弟兄的愛不算什麼

能愛自己所不愛的人之愛  才算是真愛

很多不知名的臺灣人在默默付出真愛



洪明傑〔洪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的底氣
2011/10/25 09:46

這樣的交流是很好的

促進彼此的了解  減少一些隔閡

當然我們還有努力的空間

財富平均   生活平實  精緻  ......


山城歲月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旁觀
2011/10/23 22:05

者清

只要不談政治

台灣處處好風光


山城歲月敬上

Empty Travel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人就有典範
2011/10/22 11:08
所以
仕不可以不弘毅 有人文活動就有典範
禮失求諸野
現在的日本都還保有中國古代的"誠"
即使有些是過度形式了
然而人類的精神與價值
不都存在這個"誠"的生命態度嗎 ?
平常道不行的生活細節
民間信仰與文化裏 走過去 又回頭合十默念
確實是無需文字或是社會賢達需要的大生疾呼
的動人的人文精神珍貴定格

Ying藏寶格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好像是真的這樣
2011/10/21 11:14

作家平實地描述了許多我們熟悉的臺灣景物,

奇異的是:平常置身其間,不加思索,

經他點明,才恍然大悟:"好像是真的這樣!"

(1)我自己也如作家所說:

匆匆經過寺院,卻還要在門口

雙手合十,立定祈禱一番.

像是電影裡的一個背景路人,(會心一笑!)

(2)作者指出臺灣的文化脈絡多樣並蓄,

外來與本土交織共存.抱持感恩與包容.

我一驚:"好像是真的這樣!"

(3)還有熱情分享的義工,"好像也是真的這樣",

因為身邊真有很多人是如此發光發熱!

(4)作者是客氣嗎?還是真是這樣?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故鄉最美
2011/10/20 14:28

臺灣什麼都美,

唉!!

除了政客的嘴臉.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changphong) 於 2011-10-20 19:34 回覆:
感謝回應鼓勵﹗頗有同感﹗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