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06 16:56:04瀏覽9941|回應6|推薦63 | |
南庄曾有一段「黑金」歲月,這個因礦業發跡的苗栗山城,有小上海之稱,自從煤礦停採後,南庄便沉寂了下來,數十年時間,南庄無人聞問,直到近幾年才打開塵封之門,讓人們重新認識山城的風情,而南庄老街最能代表過去的繁華歲月。 提到南庄老街,一定聯想到桂花巷,這條寬約兩米的小巷子,大約只容二個人並排走,朱紅色磚牆褪了色,卻不失其味道;穿梭於迷宮似的巷弄裡,細細品味著斑駁的老故事。 桂花巷望文生義,許是種了眾多桂花而得名,但是這一路走來,卻只見到一、二盆,為何聞不到桂花香卻叫桂花巷?原來早先這是一條無名小巷,因巷口裡一家叫「桂花巷」的老麵店,當地人習慣在此聚會聊天,久而久之就把桂花巷的名字叫開了。 這條小巷無關小說或電影,卻吸引了無數遊客。桂花巷也成為南庄老街的代名詞。 每到假日,狹窄的巷道總是擠滿遊客,前仆後繼,人潮從後面推著走,那種被潮浪淹沒的感覺很不舒服,完全失去優閒逛老街的情趣。所以想要在假日走訪桂花巷,一定要早上來,過了中午後,大有可能在入口處就擠不進來了。 這幢木造的建築,是建立於1935年的老郵局,非常具有特色的歷史古蹟。在卸下郵務工作後,成為「南庄人文植物會館」,裡面陳列客家傳統印花布作成的工藝品。 印花布在四、五十年前的客家庄很常見,用途也相當廣泛:被單、衣服、頭巾,嬰兒揹帶等等,都以花布製作。但隨著時代進步,日用品漸趨多樣化,花布亦漸漸從客家人的生活中消失。這些美麗的工藝品重新賦與了花布新生命。 老郵局前方有一段大約30級的石板階梯,名為「乃木崎」,相傳是明治30年(1897年),日本的乃木希典將軍來南庄視察,由於當時「永昌宮」前的小道不方便行走,因此捐錢興建這段石階,居民感念其仁心,遂以乃木將軍姓氏命名,「崎」則是階梯的意思。 乃木崎的階梯頂端一棵李樹開花、結果了,是花「瘋」了?還是我眼花了? 乃木崎通往「永昌宮」下方的山門。巍峨的山門令人肅然起敬。 永昌宮為地方居民信仰中心,創建於日據時代,民國24年因地震倒塌,後來才遷建現址。 位於文化街上的南庄國小,創立於民國前14年,真正一所百年樹人的學校,校園保持得非常乾淨,幾乎看不出老學校的陳舊。 這棵百年老楓樹是許多南庄學子共同的記憶。老楓樹生了蟲害,依舊孜孜不倦地守護著新生的下一代。 假日寂靜的校園,因一群玩躲貓貓遊戲的孩子們而活潑鮮鬧了起來。 南庄國小對面的一間日式老宅,記得二三年前來,這裡還是圍牆高聳、與世隔絕,如今也抵擋不住這股「南庄熱」的大風潮,打開了一邊的圍牆,做起了小吃店的生意。 隔著矮牆,探看另一頭的院落,果然是庭院深深的富貴人家。 一片綠樹濃蔭中,獨發現一棵銀杏,葉子正由綠轉黃之間,好個意外的驚喜。 除了桂花巷,南庄還有另外二條老街,中正路上的二層木造房樓,大都是70年以上的歷史,這裡的老街風味其實比桂花巷還濃厚。 幾乎每家都開門做生意,賣起當地的農特產,布店算是其中較有特色的,南庄農會曾經有打造「花布一條街」的構想,不知因何而作罷。 中山路上最老的建築應屬南庄大戲院了。 早年南庄因煤礦而繁榮,戲院是礦工工作之餘,最愛消磨時間的地方,看看這些琳瑯滿目的電影看板,可想像當時戲院車水馬龍的景況。 今年6月才重新整修開張的「南庄大戲院」,依然保留原有的放映設備,不過已變成遊客上門用餐的附加「權益」。 當地居民利用灌溉水圳上鋪設洗衣石板,稱做「洗衫坑」。乍看與一般排水溝沒有兩樣,這些「水溝蓋」的石板卻是過去當地婦女的洗衣板。在沒有洗衣機與自來水的時代,「洗衫坑」可是婦女們每日必定聚集的地點,一邊洗衣服,一邊交換情報,許多消息來源就從這裡迅速發布出去,所以又有「八卦中心」之名。 南庄雖然還保留著古樸的一面,但在大量遊客瘋狂湧入之下,刺激了當地居民的價值觀,新的商店如雨後春筍冒出來,似乎又回到數十年前的繁華景象,卻失去了老街的古意風情。 記住眼前的景物,再過些時候,山城的風貌又會改變了。 資訊來源:南庄觀光旅遊網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