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22 08:07:23瀏覽2271|回應0|推薦22 | |
(一)一窺五十年代文學真實面貌 一九四九年以後,許多作家隨著國民政府來到臺灣,這可以說是臺灣文學大放光芒的發軔階段。這麼小的一塊土地上,居然一時聚集了這麼多來自四面八方的作家。在臺灣文學史上,此乃值得大書特書的大事。 由民國三十九年至四十九年(1950-1960)這段時期,臺灣社會生活日趨安定繁榮,作家在較為穩定的生活環境之下,努力開拓創作,或述念舊懷鄉之情思,或抒反共愛國之心聲,或記民族之動亂苦難,或寫臺灣文化之複雜面貌,不論在詩歌、散文、小說或戲劇等部門,都有極可觀可喜的表現,它不但延續了自由中國新文學的發展,也為日後枝葉茂盛、百花齊放的蓬勃局面奠定厚實的基礎。 然而這些五十年代的文學作品,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都看不到了,除非是常銷書(如張愛玲《秧歌》)或者很幸運的獲得重新出版(如吳魯芹《雞尾酒會及其他》),否則愛好文藝的讀者已無緣見識,即使大型圖書館也未必蒐集齊全。由此亦可知,關於文學史寫作,其資料蒐集之困難。 所以,一般讀者對於五十年代文學大多一無所知,細心的或許知道,五十年代文學主張的是積極的「戰鬥文藝」,至於詢及五十年代文學的真實面貌,則往往攤手搖頭。是以司徒衛《五十年代文學論評》(台北市:成文,1979年7月初版)的出版,多少彌補了上述的缺憾;司徒衛(本名「祝豐」)以謹嚴的態度,對五十年代自由中國文壇中,具有代表性作家的作品,詳加考察,一一論評,使年輕讀者得以一窺彼時臺灣文壇的絢爛與光采。 (二)褒貶兼而有之 司徒衛《五十年代文學論評》選了理論三家、詩五家、散文九家、小說二十六家、戲劇一家,包括葛賢寧、覃子豪、張秀亞、王琰如、朱西寧、彭歌、郭衣洞、白宇……等,共計四十四家的作品加以論評。由這份堅強、充實的名單,不難想像當時文壇的熱鬧、蓬勃、生氣與活力。唯其中尚無論及本省籍作家作品,足見當時臺灣文壇皆為大陸遷臺作家的天下,本省籍前輩作家如葉石濤、鍾肇政、李喬、鄭清文……等,還正在創作的道路上奮力前進。 《五十年代文學論評》的每一篇論評文字,多在二千字左右,雖然不似「作家論」那麼深廣有份量,但司徒衛本著客觀、嚴肅的態度,發表一針見血的見解,非但挖掘、褒揚作品的長處,介紹作家的特點,同時提出許多有力的針砭及寶貴的建議,使得讀者得以對自由中國五十年代文學有更深切的了解與正確的認識。 比如,論蓉子《青鳥集》,司徒衛指出,蓉子的詩多半是「哲理的」,思想的閃光,照耀得短短的詩篇晶瑩可愛,這正是「小詩」的特色。但也提到,《青鳥集》在簡潔明淨之外,還不免節奏的生硬與內容的晦澀。司徒衛批評作者,過於注重思想的含蓄,刻意地表現哲理的深奧,使得情愫不能充分而適當地伸展。 談及鍾梅音《冷泉心影》,非常欣賞鍾梅音散文中那一層深厚的人情味,說這人情味在亂離的歲月中,令人感動而又神往。司徒衛亦不忘指出,鍾梅音的文字由於過分受到舊詩詞影響的牽累,往往顯露出雕琢與刻畫的痕跡,缺少了生命的光輝。 又,關於張愛玲反共文學名著《秧歌》,司徒衛評曰,作者絕少正面描寫匪徒的暴虐,不同於當時一些反共文藝作品中,那些吃力不討好的描寫方法,或刻板而乏味的敘述方式。在描寫動作或心理上,作者一筆不苟,成功地塑造了二個人物,並能注意他們的轉變過程,而以匪共的糧倉被搶被焚,凸顯他們鮮明的性格。同時誇讚,《秧歌》之中可以見到西洋文學的影響和作者的創作才華,有一種優美的諧和與融合。然論評指陳,《秧歌》的時間性不清,在寫實的意義上,造成了一種可憾的疏忽。 由此可知,司徒衛沒有囿於個人喜惡,能拋去成見,了解作品的優點,客觀指出作品的瑕疵,褒貶兼而有之,多有創見。 (三)生活實踐與創作實踐 在優美的論評文字當中,也可看出司徒衛的文學觀。 他認為,文藝與時代、人生有著密切的關聯,文藝乃是時代生活的反映,他說:「關於生活實踐與創作實踐,我們認為這二者對于一個文藝創作者是同等重要,而且是同時並進的。」(論虞君質的《天才與人力》)又說:「作家必須生活實踐與創作實踐契合一致,然後才能產生形式內容並美的有價值的作品;才可能由『內在的真』的體會『發為外在的美』。」(論王集叢的《中國文藝問題》) 上述主張,文學創作離不開時代與人生,要求作家深入體驗生活,而後懷著與時代精神息息相通的心情,來描繪時代與人生,所有的文藝創作者當奉為圭臬。除了內容的要求,司徒衛也重視文學作品形式的完美,他在評論蓉子《青鳥集》時,提出「作品的內容,如何藉助高明的寫作技術以求得最妥貼的形式表現」這個問題,自然也是文藝創作者所不可忽略的。 (四)了解臺灣五十年代文學最佳入門書 除此之外,司徒衛《五十年代文學論評》還附錄了〈論書評〉以及〈泛論五十年代的小說〉,前者旁徵博引,為有志文學批評者必讀,後者則說明了五十年代小說的演進、特色、趨勢,是經過細心綜理的珍貴史料,乃全書壓卷之作,幫助讀者進一步認識五十年代小說的精神面貌,實具有其重大意義。 如果想要了解臺灣五十年代文學,毫無疑問,此書堪為最佳入門書。當然,《五十年代文學論評》也為撰寫臺灣文學史者,提供了十分珍貴有用的史料;而有心從事書評者,司徒衛《五十年代文學論評》更是不可遺漏的典範之作。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