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什麼是「虎姑婆」?
2013/03/21 14:05:13瀏覽8110|回應0|推薦30

民間故事「虎姑婆」流傳的歷史相當久遠,早在清代就有其文本了,不只是大陸地區,「虎姑婆故事」在台灣各地也幾乎家喻戶曉,包括宜蘭、台北、桃園、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澎湖等地,都有大同小異的版本,這些故事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地吸納地方特色,進而成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

直到今天,「虎姑婆」不只是童話,它也是小說或童歌的題材,如東方白大河小說《浪淘沙》第二部「淘」第六章,即以「虎姑婆」為題,主角丘雅信就讀「淡水女學」的同學「黑羊」於中秋夜,用台語跟大家講了「虎姑婆」的故事;九歌版《九十四年童話選》年度童話獎作品楊隆吉〈虎姑婆的夢婆橋〉,引用了「虎姑婆」童歌:「很久很久的故事,是爺爺告訴我,在好黑好黑的晚上,會有虎姑婆。不哭不哭,不要哭,再哭的孩子咬耳朵;快睡快睡,趕快睡,不睡的孩子咬指頭。記得記得,要記得,摀著眼睛說,虎姑婆別咬我,我是乖乖睡覺的好兒童。」其內容非但不可怕,反而饒富趣味。無論如何,「虎姑婆故事」之普受歡迎,由此可見一斑。

「虎姑婆故事」的版本很多,較為大家熟知的是:有一位母親在回家的路上,被虎姑婆吃了。虎姑婆變成「姑婆」的外貌來欺騙留在家中的一對女兒,那一晚,姊姊也給虎姑婆吃了,機靈的妹妹獲知虎姑婆的詭計,偷偷爬到樹上躲起來,虎姑婆發現了,就一直啃那棵樹,想把樹啃倒,以便吃到妹妹。妹妹臨機應變,告訴虎姑婆,不必這麼大費周章,讓她先吃過樹上的炸麻雀,就自動爬下樹來,而且她吃飽了也才比較好吃。只不過,她還缺少一鍋滾油來炸麻雀。虎姑婆聽了,馬上去屋內準備了一桶油,煮沸後用繩子吊上樹給妹妹油炸麻雀。麻雀很快炸好了,香噴噴的,這時,虎姑婆嘴饞,再也忍不住了,要求妹妹先丟下炸好的麻雀給牠吃。妹妹答應了,虎姑婆很高興。妹妹要虎姑婆閉上眼睛,嘴巴張開,好將炸麻雀丟下去。貪吃的虎姑婆不疑有他,照著話做。妹妹一看虎姑婆閉眼張嘴,認為機不可失,立刻把熱油從樹上倒進牠的嘴裡。虎姑婆慘叫一聲,活活被燙死,現出了老虎的原形。

故事挺有趣,可是,為什麼這樣一個警惕小孩子、深具教育意義的民間故事,不是別的名稱,而是叫作「虎姑婆」呢?台灣地區不產虎,由此不難推知,此一類型故事是由中國大陸移民所流傳過來的。虎是凶猛的動物,也是百獸之王,而且「虎」屬十二生肖,在民間信仰中,本具活潑、健壯、威猛的正面形象,民眾對之崇敬有加,於是有所謂「虎爺」的信仰。可是,對肖虎以外的人而言,肖虎者一般被認為煞氣、陰氣較重,因此產生了關於肖虎者沖煞、防沖與防煞的禁忌,例如台灣婚俗中忌「白虎探房」,認為「白虎傷胎,黑虎吞胎」,若「白虎探房」,有可能造成新人不孕,或者夫婦不睦;甚至於家中不可掛虎圖、置虎物之類,以免招來不幸。此外,自古以來,白虎是鎮守四方的靈獸之一,民間每以「虎頭牌」掛置門楣用來壓煞,貼「虎符」來鎮宅,個人配虎爪形的玉器,孩童則戴虎帽、穿虎頭鞋來避邪。古史小說中,常有白虎星下凡轉世的情節,此對家庭言,是刑剋父母及兄弟姊妹;對國家言,乃是大亂來臨的凶兆。以上在在證明,老虎的形象已由正面的「去邪納吉」轉為負面矣。

至於「姑婆」一詞,在台灣也往往偏向負面。在閩南語中,當我們將之唸成「姑婆仔」,指的是「祖父的姊妹」,此乃稱謂上的用法;如果單純唸成「姑婆」,指的是「年老而未出嫁的女性」,亦即「老處女」的意思;而「老處女」通常給人「壞脾氣」或「個性怪異」的特定印象。有關「姑婆」一詞,在台灣為何衍生出「老處女」的用法?或許澎湖地區的「姑婆嶼」可以提供解答。當地有這樣的傳說:一位姑娘因戀愛受阻,家人要將她許配他人,她便躲到無人的小島不肯回家,至死未嫁,以示對愛人的堅貞;後來她兄弟的子孫有時前來探望,都稱她為「姑婆」,漸漸地,這個原本無人的小島就被稱為「姑婆嶼」了。

民間故事「虎姑婆」,台灣人通常將之唸成「虎姑婆」而不是「虎姑婆仔」,表示此非「扮成姑婆仔的老虎妖怪」,而是理解成「一個凶猛、愛吃人的老處女(或巫婆)」。無論如何,民間故事變化多端,是一種集體創作,有著口傳性及短暫性的特色,常為適應新的文化背景而修改,所以「虎姑婆」類型的故事,別的地區或稱「老虎媽子」、「狼外婆」、「熊外婆」……等,不一而足,在台灣則多稱為「虎姑婆」,如上所述,可謂其來有自也。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cpou&aid=7411575